郭雯璇
摘 要: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廣播電視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過廣播電視的信息傳播,人們可以對各種國內外新聞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消除信息的閉塞感,同時,廣播電視也肩負著傳統(tǒng)信息以及維護社會穩(wěn)定性的重任,把各種國家政策和中央精神通過廣播電視進行傳播,有利于政府部門更好的開展管理工作。廣播電視的新聞采編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采編工作需要應用一些技巧。本文對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幾點淺見。
關鍵詞:新媒體環(huán)境;信息傳遞;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4-00-02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網絡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滋生了許多的新型媒體形式,這些新型媒體形式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給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帶來了許多的挑戰(zhàn)。面臨當前嚴峻的新聞媒體形勢,廣播電視新聞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抓住新媒體環(huán)境帶來的重大機遇,注重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降低新媒體形式帶來的沖擊。下文對此進行簡要闡述。
一、把握電視新聞主流方向,注重新聞采編人員素養(yǎng)
廣播電視新聞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廣播電視新聞的質量關系到新聞的收視率以及播放效果,實際上,影響廣播電視新聞質量的因素眾多,包括人員因素和方向因素。新聞采編人員是廣播電視新聞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在當前的廣播電視領域中,有許多的新聞采編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思想過于守舊,沒有認識到當前新媒體環(huán)境帶來的嚴峻形勢,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環(huán)節(jié)存在許多的問題,受到人員因素的影響,廣播電視新聞質量不佳,吸引力不強,無法贏得觀眾的眼球,與新媒體相比更是缺乏競爭力,基于此,加強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培養(yǎng),是當前廣播電視領域亟需完成的重要任務,廣播電視電臺在新聞采編人員的招聘環(huán)節(jié),要對人員思想的先進性進行考察,同時,對于在崗的新聞采編人員,要定期地開展培訓工作,不斷強化人員素養(yǎng),為新聞采編人員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讓新聞采編人員可以接觸更多的先進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人員因素對廣播電視新聞質量產生的影響,在先進思想的帶動下,新聞采編人員會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提升新聞吸引力,使廣播電視新聞在諸多的媒體形式中占據一席之地。另外,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環(huán)節(jié),還需要把握廣播電視新聞的主流方向,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人云亦云,必須要堅持傳統(tǒng)正念,充分發(fā)揮出廣播電視新聞的重要作用。現階段,人們的審美水平在不斷提升,對廣播電視新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也不能故步自封,需要精準地把握新聞的輿論導向,充當輿論喉舌,把當前的各種正確的主流思想進行有效的傳播,逐漸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的影響力,消除各種新型媒體形式給廣播電視新聞帶來的困擾。
二、充分發(fā)掘電視新聞事件
廣播電視新聞主要是指當下發(fā)生的一些熱點事件,這些事件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反思空間,可以反映出一些事物,從正反兩個方面,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讓人們對當下的社會形勢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影響下,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為了消除新媒體給廣播電視新聞帶來的影響,就必須注重廣播電視新聞的吸引力,讓人們對廣播電視新聞更加認同。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環(huán)節(jié),需要對電視新聞事件進行深入挖掘,不能僅停留在新聞的表面,要挖掘出廣播電視新聞的潛在價值,利用新聞來傳遞能量和精神,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廣播電視新聞的重要作用。在新聞報道環(huán)節(jié),必須要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不能脫離實際,出現假大空的現場,任何一句新聞用語都要進行反復的斟酌,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對事物進行評價。廣播電視新聞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夠合理的應用,可以維護社會穩(wěn)定性,使人們保持正念,協(xié)調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反之,如果廣播電視新聞沒有得到合理的應用,很容易引發(fā)嚴重的后果,尤其是在新媒體形勢下,信息傳遞速度非???,錯誤的輿論產生的消極影響是無法預估的。比如當前流行的詞匯“網絡暴力”,就把許多人逼上了絕路,甚至引發(fā)了許多自殺事件,這就是不客觀的言論引發(fā)的后果,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負面的言論產生了一致性。基于此,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必須要秉持著一個負責的心態(tài)來面對這項工作,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要透過表象看本質,對新聞進行深入的挖掘,在透徹全面地了解新聞內容以后再進行播報,廣播電視新聞的真實性必須要得到保證,真正發(fā)揮出廣播電視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性,幫助人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當前的新聞播報中,許多媒體對新聞的播報形式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這樣就失去了新聞的吸引力,廣播電視新聞如果想要脫穎而出,就要在采編工作上入手,使廣播電視新聞內容別具一格,與其他的媒體存在一定的區(qū)別,給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廣播電視新聞才能更加具有吸引力。
三、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環(huán)節(jié)融入創(chuàng)新理念
(一)廣播電視新聞采訪方式的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保證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失去了創(chuàng)新力量的行業(yè)會逐漸變成夕陽產業(yè),失去發(fā)展活力,對于廣播電視新聞來說,創(chuàng)新同樣重要,加速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創(chuàng)新,可以有效地吸引人們的眼球,使人們對廣播電視新聞滲透出來的思想更加認可,充分地發(fā)揮出輿論的重要作用。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方式尤其重要,需要在這方面不斷加速創(chuàng)新,采用多樣化的廣播電視新聞采訪方式,使廣播電視新聞更好地適應當前的媒體環(huán)境。新聞采訪要求新聞人從自身專業(yè)角度出發(fā),利用觀察、傾聽等多種方式進行采訪,可見,新聞人基本功對于電視新聞有重要影響。傳統(tǒng)的新聞采訪方式有追蹤采訪、同步采訪、等候采訪與隱性采訪等。在實際的廣播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調整采訪方式,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對工作人員的心理素質要求很高,新聞媒體人員必須要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在新聞采訪環(huán)節(jié)采用過渡與結合的方式,問題必須具備全面性的特點,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發(fā)掘,保證新聞采訪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摻雜任何個人主觀因素,采訪內容要真實有效,以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新聞采訪中出現的一切元素,避免廣播電視新聞出現質量問題。
(二)借助新媒體優(yōu)勢
當前的媒體形式與傳統(tǒng)的新聞媒體存在很大的差異,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必須融入多樣化的元素,充分地借助新媒體的力量,來實現高效的新聞傳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廣播電視新聞經久不衰。各種新興媒體的出現,給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但是也帶來了諸多的機遇,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懂得借力,借助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實現更加高效的廣播電視新聞傳遞,利用網絡優(yōu)勢,使廣播電視新聞在短時間內進行大范圍的傳播。另外,廣播電視新聞需要注重與新媒體之間的結合,開啟信息共享模式,利用新媒體的便利性,全面收集新聞線索,大幅度提升廣播電視新聞質量,開啟輿論引導功能,使廣播電視新聞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三)新聞策劃的創(chuàng)新
新聞策劃是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中的重要工作內容,策劃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了廣播電視新聞的播放效果,所以,加強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chuàng)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chuàng)新工作,主要體現在了采編語言方面,采編語言的選擇必須要與時俱進,而且對新聞的策劃工作要具有特殊性,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開展這項關鍵性的工作,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的影響力,擺脫新媒體形式給廣播電視新聞造成的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新聞?chuàng)撝浾摵砩嗟闹匾饔?,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性,在國家的治理和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廣播電視新聞發(fā)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F階段,受網絡影響,出現了大量的新型媒體形式,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改變,迎合當前的時代發(fā)展趨勢,注重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chuàng)新,同時,加強自我學習,不斷地強化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素養(yǎng),打造優(yōu)質的廣播電視新聞,傳遞正能量,維護社會穩(wěn)定性。
參考文獻:
[1]錢程.“互聯網+”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新特點及應對策略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35):158.
[2]趙然.提升廣播新聞采編人員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策略探微[J].傳播力研究,2019,3(35):173.
[3]王宏.新時期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J].傳播力研究,2019,3(32):130.
[4]劉琦.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提速與創(chuàng)新[J].新聞傳播,2019(21):80-81.
[5]張艷.淺析“互聯網+”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特點及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31):117-118.
[6]余岱杉.融媒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業(yè)務的應對及創(chuàng)新策略淺談[J].新聞前哨,2019(10):55-56.
[7]孫文翰.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chuàng)新路徑探索[J].傳播力研究,2019,3(21):119.
[8]張煒聰.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chuàng)新途徑[J].傳播力研究,2019,3(19):123.
[9]湯雯琛.試論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chuàng)新途徑與方法[J].傳播力研究,2019,3(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