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堅,嚴 妍
(1.廣西貴港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產(chǎn)科,廣西 貴港 537100;2.廣西貴港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婦科,廣西 貴港 537100)
慢性盆腔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腰腹部疼痛、白帶增多、月經(jīng)紊亂以及不孕,會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給予及時的治療。本文針對中醫(yī)外治法治療慢性盆腔炎展開綜述。
外用藥主要是指于患處外敷的一種中藥制劑。龐娟[1]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外用藥的藥性能夠通過皮膚滲透至肌里,達到消腫散結、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以及增強免疫的效果。賴璽杰[2]等人的研究中指出,經(jīng)皮給藥,能夠有效減少肝腎功能受到的損害,避免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出現(xiàn)副作用。
徐勇[3]等人的研究中指出,中藥熱敷法屬于中醫(yī)外治法中最有特色的一種方法,將煎煮好的中藥液趁熱外敷于患處,藥物能夠通過皮膚直接達到疾病部位,并在最短的時間內發(fā)揮藥物功效。
江海麗[4]等人的研究中指出,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方式主要是通過利用腸黏膜直接將藥物完全吸收。陳遠群[5]等人的研究中指出,通過采用中藥保留灌腸法能夠促使藥液通過人體的直腸滲透子宮陷凹,促使盆腔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使局部藥物濃度有所增加,繼而促進炎癥吸收,具有顯著治療效果。
吳春玲[6]等人的研究中指出,針灸療法主要是通過人體不同的穴位實施針刺從而發(fā)揮治療效用。農(nóng)夏欣[7]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單純采用針灸治療或是針灸聯(lián)合中藥方式治療盆腔炎均具有顯著效果。
張冬雪[8]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推拿療法屬于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采用不同手法以及特定的肢體活動在人體的部位以及穴位實施操作,從而達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一種治療方法。Alessandra Perutelli[9]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推拿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主要是由于能夠達到行氣活血、散寒止痛以及疏通經(jīng)絡的效用。Bi H[10]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推拿通過對人體的神經(jīng)遞質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脊髓上中樞水平、脊髓水平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而產(chǎn)生鎮(zhèn)痛效用。
潘曉微[11]等人的研究中指出,穴位敷貼療法主要是將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說作為依據(jù),將藥物研成粉末,并利用蜂蜜、水、醋以及酒等凝固狀的油脂進行混合,制成丸劑、軟膏以及餅劑,或是將中藥湯劑熬成膏藥,或是將藥粉涂抹于膏藥上,直接貼敷穴位以及患處,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的一種治療方式。戚桂彬[12]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在慢性盆腔炎治療過程中,在口服藥物的基礎上實施穴位貼敷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居秧琴[13]等人的研究中指出,穴位敷貼方式與傳統(tǒng)中成藥聯(lián)合使用治療慢性盆腔炎,能夠使各項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緩解,同時減少輕疼痛感,并達到改善濕熱蘊結體質的目的。
車衛(wèi)紅[14]等人的研究中指出,采用中藥灌腸方聯(lián)合雷火灸穴位灸法、永磁旋振治療儀三聯(lián)療法對慢性盆腔炎實施治療具有顯著效用。中藥保留灌腸方如下:丹參、赤芍、川芎以及蒲黃各30g,三棱、莪術、枳實、皂角刺、當歸、透骨草以及五靈脂各15g,乳香、沒藥各10g。李捷旋[15]等人的研究中指出,中藥保留灌腸藥方中,丹參、赤芍以及當歸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效果;三棱、莪術、乳香、沒藥、川芎均能達到活血行氣、消積止痛的效用;五靈脂、蒲黃能夠起到化瘀止痛的效用;枳實、皂角刺、透骨草均具有顯著行氣止痛的效用,同時能夠達到消積、除濕的目的;將上述藥物聯(lián)合服用,促使活血化瘀以及行氣止痛的效用加強,氣血通,則不痛。麥立鑫[16]等人的研究中指出,雷火灸屬于一種將經(jīng)絡學說作為操作原理的純中藥處方療法,包含20余種中藥材,藥力強,且滲透組織較深。蔣紅[17]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在雷火灸的火頭上產(chǎn)生的熱量能夠達到活血利竅以及舒筋活絡的效用,通過對人體各項機能進行調節(jié),繼而達到幫助疏通經(jīng)絡、扶正祛邪的目的。鈕紅麗[18]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永磁旋振治療儀的主要治療原理是利用中強磁場、磁振寶、機械波以及低頻聲波產(chǎn)生的物理效應,直接對輸卵管、輸卵管周圍組織產(chǎn)生作用,從而對局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一定的改善效用,促進新陳代謝,有效改善生殖系統(tǒng)局部免疫功能,繼而消除慢性炎癥,緩解炎癥導致的不適感。侯愛貞[19]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永磁旋振治療儀能夠使局部組織細胞活性得到顯著增強,進而對局部免疫功能產(chǎn)生增強效用,激發(fā)機體自我修復功能,徹底清除炎癥滲出物,促使炎癥導致的粘連得到解除。劉婷[20]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永磁旋振治療儀作用于人體時,能夠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得到降低,同時提高疼痛閾,達到消除疼痛以及緩解疼痛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中醫(yī)學領域中,慢性盆腔炎可劃分為“不孕”“婦人腹痛”“帶下病”等病癥范疇,主要的病因是勞倦過度、經(jīng)絡氣血受阻、氣血失和以及臟腑失調,因此,中醫(yī)在治療該病時大多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以及軟堅散結止痛為主。中藥灌腸方、雷火灸穴位灸法、永磁旋振治療儀聯(lián)合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