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欣悅,楊 勉,李光躍
(四川旅游學院,成都 龍泉驛 6101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以來,各地掀起鄉(xiāng)村建設高潮,其中鄉(xiāng)村旅游成為時下的熱門旅游產業(yè)。城市居民時下更愿意去鄉(xiāng)村旅游,與自然景觀空間近距離接觸。很明顯,在鄉(xiāng)村景觀空間中鄉(xiāng)村景觀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對于鄉(xiāng)村自然景觀的呈現,人文藝術的展示,當地風俗的表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與意義。中國鄉(xiāng)村景觀的體驗式設計從最初單純模仿古代帝王庭院或避暑山莊模式到如今追求注重游客體驗需求的模式,都是體驗式景觀在中國鄉(xiāng)村景觀設計中逐漸被重視的佐證。
體驗式景觀依附于游客本身需求發(fā)展而來,著重點在以人為本。體驗式景觀以游客體驗為中心進行景觀設計,通過刺激游客觀感、提高游客參與性或使游客情感與當地文化產生共鳴等方法提高游客的體驗性,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給不同游客個性化的體驗感受。而鄉(xiāng)村小尺度空間則是鄉(xiāng)村空間中分散廣、面積小、數量多的一種空間形式。本文探討的小尺度空間是指(10m×10m)的空間。
目前我國鄉(xiāng)村空間設計與改造開始向文化挖掘、整體規(guī)劃、設計改造的模式靠攏,但設計改造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文化挖掘不夠,設計與規(guī)劃大著重于整體的、大尺度的空間,往往忽略了面積小、分布散的小尺度空間等。這就導致部分鄉(xiāng)村小尺度空間未被利用或利用不恰當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鄉(xiāng)村空間的整體性、連續(xù)性。例如: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桃花故里景區(qū),景區(qū)內雖有較為明顯的文化底蘊作為基礎,并且整體規(guī)劃了景區(qū)內景點與農戶分區(qū)空間,且將文化與當地特色融合。但是,景區(qū)內的小尺度空間比如庭院空間,公共小尺度空間的文化體驗打造被忽略。一些重要景觀節(jié)點的小尺度空間未被利用或放置雜物,這就形成了體驗感較差的且易被游客發(fā)現的灰空間,降低了景區(qū)整體的連續(xù)性以及美觀性,讓整個鄉(xiāng)村規(guī)劃設計減分。
體驗式景觀將人與景觀的關系拉近,不僅體現在滿足游客感官上的體驗需求,更表現在將當地地域文化特色、獨特歷史傳承以景觀的形式外顯出來,滿足游客情感上的體驗需求。體驗式景觀設計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不同地區(qū)擁有不同的文化氛圍、不同的歷史傳承,所以外顯出來的地域特色也是不盡相同的。對于這些擁有獨特文化歷史特質的地區(qū),我們應該針對性分析、全面性理解、創(chuàng)新性設計,這樣有利于創(chuàng)造出獨具當地特色的景觀。對于當地的文化與歷史,應該挖掘出當地文化特色中的代表,并加以修飾。不應盲目地采用,簡單的復制,而應通過不同的手段、不同的形式來進行表達,要使所設計的景觀與游客、村民產生情感上的聯系與交流。并且要注意區(qū)域的文化主題性,以1個或2個文化主題作為脈絡串聯區(qū)域內景觀,增強區(qū)域內景觀的聯系性,提高區(qū)域內景觀完整性,讓游客或村民身處其中時沒有抽離感或突兀感。
要使游客能全然沉浸景觀之中,就必然要以游客角度出發(fā),將游客的感官、心理、情緒作為景觀設計的關鍵點。互動分為2種,1種為參與式的感官類互動,另1種為游客與景觀之間產生心理共鳴的互動。前者要注重互動性的多樣表達,表達形式要多元且新穎,讓村民和游客都能在此景觀中感受到樂趣,并長久地發(fā)展下去;后者追求心理上的交流互動,景觀設計觸動游客情感上的思緒,給游客反思與思考的契機,游客經過心理上的深化與再創(chuàng)造,得到自身獨一無二的觀感體驗。[1]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體驗式景觀的互動體驗也要做到多元多樣化。時代在進步,唯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可以持續(xù)吸引游客的觀光。從傳統景觀出發(fā),找尋新的表達形式,探索創(chuàng)新點。將科技融入景觀中創(chuàng)造不同于傳統景觀的觀賞模式。如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奇幻光影森林,融合虛擬現實、AR、人機交互、移動流媒體、系統集成等新技術,通過光影效果營造“山海經”式的光影森林,讓游客有不一樣的體驗,實現現實與虛幻、光影與真實、傳統與科技的奇異碰撞。
小尺度空間作為鄉(xiāng)村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設計小尺度空間有以下要點。
功能是景觀的基礎,藝術是景觀的升華。我們不能脫離了功能談藝術,這樣是沒有根基的;我們也不能只談功能而忽略藝術,這樣是平庸的。要做到功能與藝術的統一。將功能性加以藝術手法修飾美化,提升整體美觀性,保留或加強功能性。[2]
小尺度空間因其面積較小,往往分布于鄉(xiāng)村整體中的各個部位,較為分散。所以小尺度空間之間要加強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聯系性,避免該小尺度空間風格與形式與其他空間不符,造成景觀脫節(jié)的現象。
小尺度空間的類型也應該豐富化,不能只存在置物或休閑這種單一的形式。小尺度空間要根據它所在位置的外部環(huán)境進行分析,規(guī)劃確定該小尺度空間的性質或類型,從而加以設計。
5.1.1 直接感受——感官性體驗式景觀 感官性體驗式景觀不僅是視覺上帶來的體驗,更是在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給游客帶來全方位多維度的美的享受,給游客最直接的感官體驗。在小尺度空間中,感官性體驗式景觀的設計方法主要有:一是通過運用特色植物來營造景觀,選用觀花觀葉植物和香味植物在視覺、嗅覺上給游客帶來體驗。在小尺度空間范圍內合理處理植物與硬質的關系??梢郧擅詈侠淼剡\用當地有特色或有歷史淵源的植物與游客情感產生共鳴。二是聲音景觀也是營造小尺度空間景觀性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聲音的再現喚起游客心中的思緒。這里的聲音可以是自然界的鳥叫、蟲鳴、風聲、樹葉沙沙聲、水流聲,也可以是當地農耕聲、小孩子的嬉笑聲、人們的閑談聲、叫賣聲、音樂聲,更可以是能體現當地村落經典特色的聲音,如:民族手工藝制作聲、駝鈴聲、特色民族歌聲等。三是觸覺作為感官中需要解除才能有所感受的感覺,是十分具象和直接的。在鄉(xiāng)村小尺度空間中可以通過材質的凹凸或者不同材料的選取來表現。將五感融合一起,讓游客有全方位的體驗。
5.1.2 活動感受——參與性體驗式景觀 參與性體驗式景觀著重在游客與景觀的互動中給游客帶來愉快的體驗經歷。在小尺度空間的景觀營造中,參與性體驗式景觀要確定受眾人群的選取,不同位置的小尺度空間最適宜人群是不同的,根據不同人群的分布情況,合理規(guī)劃小尺度空間的性質與參與性景觀形式。參與性體驗式景觀還要注意整體環(huán)境氛圍的共同營造,小尺度空間不應與大環(huán)境脫節(jié),要將整體環(huán)境的氛圍融合進該小尺度空間中。如:成都斑竹林景區(qū)將田邊農舍與院子這樣一個小尺度空間設計為具有農村特色的農耕工具收藏館,增加了游客的體驗性。參與性體驗式景觀形式也應多元多樣,可以是適合兒童娛樂的互動式游樂項目,可以是具有農耕文化的互動體驗,更可以是充滿當地地方特色的參與性活動。
5.1.3 心理感受——文化性體驗式景觀 文化性體驗式景觀是一種抽象化的,卻能與游客內心產生共鳴的,最易讓游客回憶起的一種景觀打造方法。文化性體驗式景觀就是通過景觀的營造帶領游客穿越古今,感受經典,與時空對話。尤其是鄉(xiāng)村小尺度空間的設計要確定鄉(xiāng)村的特性與當地的特色,挖掘當地人文藝術與歷史傳承,找到當地文化上的獨特或動人之處,以此為主題進行景觀營造。鄉(xiāng)村小尺度空間的文化性體驗式景觀可以通過再現生活生產的形式打造,引起游客兒時回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與聯系。但單純的復制是很古板的,可以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元素提煉出來進行藝術加工,這里的元素可以是村口的大樹、流過的溪水、兒時的娛樂活動、田間的農作、屋頂的瓦片等一切不經意間的記憶碎片,通過藝術的手段以及不同的形式來打造。對于有歷史傳說的古村落來說,小尺度空間可以將當地歷史融入場所設計中,以故事性的形式來展現,更加引人入勝,更具有傳播性與引導性。而有特色地域文化的或有民族特色的鄉(xiāng)村小尺度空間則更需要宣傳當地特色文化。提煉當地文化或民族元素并且形成一種文化符號,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與藝術表達將其貫穿于小尺度空間設計中。讓游客的記憶深刻,提起該文化符號,想到的就是這個村落,提高了鄉(xiāng)村的文化獨特性與主題性。
5.2.1 植物的體驗式景觀設計 植物作為室外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軟質元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調節(jié)小氣候、減少粉塵、美化環(huán)境。在小尺度空間設計中因為尺度較小,植物設計一是要注意其體量與人之間的關系,要使人在其中不會顯得有壓抑感,少使用有刺植物,確保游客安全;二是可以適當運用當地鄉(xiāng)土植物,這樣既可以確保植物的正常生長又可以保留當地特色;三是根據五感體驗,將植物的色彩、香氣、質感融入設計中。
5.2.2 景觀小品的體驗式景觀設計 景觀小品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在小尺度空間中要注重其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調統一,還要注意景觀小品的安全性以及其尺度與比例的合理性。依據不同小尺度空間的性質、形狀、人群的需求來對景觀小品進行合理美觀的設計。
5.2.3 鋪裝的體驗式景觀設計 鋪裝作為一種平面的景觀要素也同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鋪裝給游客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小尺度空間中,使用較大尺度的鋪裝會在視覺上擴大空間,給人空曠之感。還要注意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鋪裝過渡。[3]
體驗式景觀讓游客從觀賞方提升為景觀的一部分,使游客與景觀的聯系更為緊密更為多元。將體驗式景觀運用于鄉(xiāng)村小尺度空間設計中,可以增加游客的體驗感,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提高景區(qū)經濟收入,促進鄉(xiāng)村旅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體現當地特有地域性與特色文化性,帶入體驗式景觀的小尺度空間在小地塊上發(fā)揮作用,以小見大地影響大環(huán)境,靈活地彰顯各地特色農村文化底蘊,收集與恢復歷史記憶,能起到傳承歷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