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西,何忠全,鐘登華,黃騰飛,劉 歡,魏 軍,郭云建,干雪梅
(1.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成都市郫都區(q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和林業(yè)局,成都 郫都 611730)
生菜又名葉用萵苣、包生菜等,是一種喜冷涼的菊科萵苣屬蔬菜,具有生熟兼用、生長快速、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的特點。因其脆嫩,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膳食纖維素和微量元素等,具有藥用、保健和食用等價值[1],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生菜在全國廣泛種植,特別是春秋兩季種植面積較大。夏季生菜錯開了生菜上市高峰,散葉生菜種植效益較好[2]。但夏季種植生菜,面臨溫度高易抽薹[3]、病蟲害危害重等種植難度大的問題,在全年蔬菜供應上難以保障。本文根據(jù)多次重復試驗和研究,總結(jié)出一套夏季露地散葉生菜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為穩(wěn)定生菜供應提供技術(shù)參考。
選取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適應性廣、耐熱不易抽薹、耐儲運的優(yōu)質(zhì)散葉生菜品種,如意大利生菜等。
選擇土壤肥沃疏松、有機質(zhì)豐富、排灌方便的田塊作為育苗床。苗床土壤宜pH值在6.0左右微酸性土壤。苗床與大田比按1∶20~30準備。每667m2苗床地底肥選用有機菌肥200kg、餅肥100kg和15kg復合肥,將土壤旋耕后,土壤達到細碎、地面平整,苗床按1.4~1.5m開廂起壟,廂溝寬約30cm、深20cm左右。播種前,苗床澆足底水,待水下滲后,在廂面上撒上一薄層過篩細土,即可播種。播種時,將處理種子摻入少量細沙土或有機肥,拌勻后撒播。撒播后可覆1層約0.5cm左右的薄土,忌播種過深。有條件則可選用苗床穴盤育苗,按每667m2需12000株準備。夏季露地苗床注意用遮陽網(wǎng)遮陽降溫防雨,用空谷殼或鋸木粉防雨濺和保濕。待苗床的生菜苗有5片真葉左右即可移栽定植。
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塊種植生菜。前茬為生菜的田塊,則清潔好田塊,將廢舊薄膜和生菜病殘體帶出田塊外集中處理。每667m2底肥建議施用有機菌肥200kg、油餅200kg、復合肥15kg,生物菌肥10kg,酸性土壤還可加上酸性土壤調(diào)理劑100kg,深翻整地,田土達到細碎、平整,然后按1.4~1.5m開廂起壟,廂溝寬約30cm、廂溝深20cm左右,做好周圍邊溝,確保能排能灌,大雨后不積水。廂面覆上黑膜,準備移栽。
在生菜苗移栽前1~2d,選用甲霜靈錳鋅與嘧菌酯藥劑噴霧苗床,帶藥移栽。大田土壤濕度達到80%左右即可選健壯無病生菜苗帶土定植。株行距為(20~25)cm×(20~25)cm,每廂栽5行,栽苗12000株/667m2左右。生菜栽植的深度以埋住根,不埋心葉為宜。移栽后及時澆定根水,并在廂溝中灌水,以保持定植后土壤濕潤。夏季溫度較高,需搭建遮陽棚,蓋上遮陽網(wǎng),避免陽光直射將幼嫩生菜苗曬死。
生菜移栽后,廂溝內(nèi)保持濕潤。生菜為淺根系蔬菜,土壤水分含量少,生菜缺少水分,品質(zhì)差;水分過多則容易誘發(fā)軟腐病等病害。因此,在蔬菜定植后應根據(jù)緩苗后天氣、土壤濕潤等情況適時澆水,采收前5d停止?jié)菜?,以提高生菜品質(zhì)。
夏季生菜底肥施用較足后,生長期短,則可以不追肥或視田間長勢情況,進行根外追肥1~2次即可,葉面肥宜選用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
夏季生菜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黑斑病、菌核病、病毒病、薊馬、蚜蟲和蛞蝓等。
選用優(yōu)質(zhì)抗耐病的品種和無病種子,培育壯苗,帶藥移栽;合理密植,盡量避免與菊科作物連作或重茬,生菜基地減少茄科類蔬菜種植,以減少菌源和蟲源;多施有機肥和菌肥,適量補充中微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調(diào)理好土壤酸堿度,增強生菜植株的抗病能力;科學灌水,防止土壤干旱或積水;用遮陽網(wǎng)遮陽,減少日灼等。
在生菜生產(chǎn)區(qū)域,按每2hm2左右安裝1盞太陽能頻振殺蟲燈,并配合安插黃板或黃板加上薊馬等性誘劑,誘殺薊馬、小綠葉蟬等害蟲。
釋放天敵,如寄生蜂和瓢蟲等;創(chuàng)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條件,并選用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藥劑以保護天敵。
在生菜苗移栽前,用72%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和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1次。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可選用40%三乙磷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用100g/L懸浮劑氰霜唑(科佳)20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g/L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黑斑病可選用30%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菌核病和灰霉病防治可選用腐霉利或乙烯菌核利。軟腐病可選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37%噻唑鋅懸浮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的防治需要提前防治薊馬和蚜蟲等害蟲的基礎(chǔ)上,選用8%寧南霉素水劑60mL/667m2、或鹽酸嗎啉胍、阿泰靈等進行噴霧防治。蚜蟲防治可選用除蟲菊素水乳劑、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吡蟲啉等;蝸牛、蛞蝓等可用6%四聚乙醛顆粒劑防治。薊馬防治可選用吡蟲啉、吡蟲·蟲螨腈等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適期是病蟲害發(fā)生初期,選擇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的藥劑[4],藥劑使用應合理混用,交替使用,注意安全間隔期,在收獲前15d停止施藥。
夏季溫度較高,生菜生長較快,當外圍葉片略高于心葉的時候即可采收。一般從移栽到收獲時間需40d左右。根據(jù)市場需求,在天氣晴朗無露水時進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