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占榮
(卓尼縣草原工作站,甘肅 卓尼 747600)
324箭舌豌豆是在甘南牧區(qū)栽培飼草料的主要草種,在當地種植歷史悠久,且種植面積大、分布最廣泛,在牲畜舍飼和冬春補飼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自提倡退耕還草以來,加大了開發(fā)和種草的力度。大面積推廣種植324箭舌豌豆及其他豌豆,且324箭舌豌豆抗旱、耐旱、耐瘠薄,品質好、產草量高、適口性強,深受廣大牧民群眾的歡迎,該品種是卓尼縣高寒陰濕地區(qū)種植面積最大的主栽草種,其品種生長期長,當地高寒陰濕地區(qū)不能結籽成熟,但產草量可觀,單產可達2 700~3 000 kg/0.067 hm2。為了指導廣大牧民群眾在單位面積內最大限度地提高產草量及為其他農業(yè)條件類似地區(qū)提供借鑒,現將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卓尼縣完冒地區(qū)地處東經 103.05°~103.14°,北緯 34.44°~34.53°,海拔 2 900~3 800 m,降水量在 520~600 mm,蒸發(fā)量1 488.8 mm,無霜期百天以下,≥0℃的活動積溫19 884℃,年均溫3.2℃,此地山大溝深,氣候復雜,屬典型的高寒陰濕地區(qū)。
卓尼縣土壤的pH值一般呈中性偏酸,黏土質地,地形以山前緩坡地為主。土壤剖面分層明顯,淋溶性強,淀積物一般有石灰反應。肥力中等偏低,養(yǎng)分以“少氮富鉀缺磷”為特點,土壤以碳酸鹽類為主,因此324箭舌豌豆能適應上述土壤條件。
撒種淺耕耙平這是高寒牧區(qū)最為普遍的耕作方法,特點是符合山區(qū)作業(yè)條件,有播種兼整地施肥的作用,不施底肥,以種肥為主。不利因素是過深,出苗不齊種子用量加大。要注意耕作深度以3~5 cm為宜。
深耕撒種耙平在經營精細的較平地塊使用較多,有利于節(jié)約種子和提高產量,但山區(qū)丘陵地不宜采用。
一般以農家肥為主,基肥或種肥均可。各種廄肥、草木灰和土肥都可施用,每0.067 hm2施1 000~1 500 kg。如施化肥,以每0.067 hm2施過磷酸鈣7.5 kg、硝銨2.5 kg效果為好。切忌因肥力過高而造成徒長倒伏。
播量要比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高,有時要成倍提高,這是因為條件嚴酷,發(fā)芽率降低且死苗不可避免,還因為群眾的自然畝(1畝=0.067 hm2,下同)比標準畝大。正常情況下以每0.067 hm2播 10~15 kg為宜。
出苗20 d內要鋤草松土,干旱區(qū)為求保墑,只鋤草不松土,而高濕地區(qū)的松土至關重要,是因為降水多,土壤易板結,松土可改善透氣性。苗期易受豆蕪菁危害,用農藥樂果施治,效果更佳。箭舌豌豆在結莢前是草食野生動物的美餐,因樂果有強烈的氣味,可使破壞者敬而遠之。
作為優(yōu)良飼草,產量是衡量牧草好壞的主要指標也是衡量經濟價值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324箭舌豌豆在花期產草量最高,其次是節(jié)莢期,一般情況下青草在開花期刈割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