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慶麗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思考人類和自然該如何更好地和諧相處,也由此思考我們教育的宗旨和意義究竟是什么。最好的教育往往來自經(jīng)歷和體驗,所有危機都是絕佳的教育契機。筆者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讓學生思考生命意義、發(fā)展社會情感能力、了解自然法則、樹立學習榜樣的機會。這場關于生命的教育,也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尊重生命、呵護生命、激揚生命的重要意義。
從教育的本質(zhì)來講,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它不僅僅是大眾認知中關乎生死的教育,更是對生命自身使命與意義探尋的教育。它的終極目標是讓每一個人都知道“我是誰”,并且找到自己獨特的生命價值。生命教育要教會學生感知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綻放生命。生命教育要引導學生完整地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引導學生不僅關注自身生命,還要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引導學生不僅要有惠澤人類的生命全局觀,還要懂得人和其他物種需和諧共存的道理;引導學生不僅要關心今日生命的享用,還要關懷明日生命的發(fā)展。
責任是指職責和任務,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zhì)的重要指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責任內(nèi)涵不斷得到拓寬,當前的疫情之下,賦予了“責任”日益豐富的時代內(nèi)容,中國的抗疫,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向全國人民展現(xiàn)了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全國人民則向社會展現(xiàn)了負責任的公民形象。
那么,生命教育和責任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筆者認為,責任是實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施教者擁有負責任的初心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才能主動創(chuàng)新,并采取豐富多樣的教育形式,讓受教者真正理解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和外延。在當前“停課不停學”居家學習階段,我們需要充分擔當教育責任,教育學生懂得承擔社會責任,需要指導家庭承擔家庭責任,三措并舉,才能真正把生命教育落到實處。
生命教育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個生命本身都是其個體生命與周圍生命個體和所處環(huán)境的共存。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fā),讓我們再一次深刻意識到生命的珍貴,意識到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當每個人都直面危機感之時,才會深刻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可貴。但我們也看到:我們的白衣天使舍生忘死馳援武漢,成為最美麗的“逆行者”;我們的社區(qū)志愿者、快遞小哥、公安干警……大家都在戰(zhàn)“疫”第一線,保衛(wèi)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皯?zhàn)疫有我”,對此,學校立刻著手研發(fā)德育課程,推出系列微課,讓學生對生命的可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帶領同學們參與青島廣播電視臺與武漢電視臺少兒頻道聯(lián)合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動——“遠方的你,加油”。每位同學都錄制了祝福武漢的小視頻,獻出自己小小的愛心?;顒咏Y(jié)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一份小小的愛心居然有這么強大的力量。
疫情期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學校課堂對生命教育確實存在不足,于是我們推出了“同心戰(zhàn)‘疫’ ——共鑄愛與責任的中國力量”系列主題網(wǎng)絡德育課,在課上,師生共同分享抗擊疫情最前線的醫(yī)護工作者和志愿者們的感人故事。六年級的同學們還編輯了電子相冊號召全體同學向英雄致敬、為祖國加油。同學們設計了宣傳海報、制作了視頻短片、演唱了戰(zhàn)疫歌曲……在這個時刻,大家都有了深刻的感悟:生命教育才是人生中重要的課程。只有實施科學有效的生命教育,受教育者才會更加懂得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才會更有動力去學習必備的生存技能以保護生命,才會更加注重養(yǎng)成健康生活和積極鍛煉習慣,以更好地延續(xù)生命。
沒有人在社會上可以獨善其身,每個人都要有融通協(xié)作的意識。我們引導學生們?nèi)ビ^察有哪些職業(yè)是用生命來救治生命,用生命來喚醒生命,用生命來守衛(wèi)生命,用付出來成就他人,用犧牲來保衛(wèi)國家,讓學生們認識到這樣的職業(yè)非常值得尊敬。
通過學校開展的新冠肺炎疫情空中大課堂,學生們懂得了疫情期間不出門、少出門,就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通過以“踐行責任——致敬祖國”“迸發(fā)活力——科學防控”“提升品位——助力成長”三個篇章為主要內(nèi)容的“在戰(zhàn) ‘疫’ 中成長——‘居家學習’”活動,學生們懂得了“愛國”的重要意義、“科學”的深刻內(nèi)涵、“生命”的和諧共生,使學生們真正意識到生命除了實現(xiàn)自我價值,還要關注他人的價值,更需承擔社會責任。
好的生命教育,還要讓人學會敬畏自然。因為生命不分性別,不分國界,不分物種。人類常自認為是萬物之主宰,但當人不尊重大自然的時候,也會相應地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學校為此發(fā)出了“保護野生動物,共建美好家園”的倡議,號召全校學生開展以此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契合當下疫情的研究性學習使大家深刻地意識到: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不能失去平衡,失去平衡后都沒有贏家。只有每一個社會公民自覺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會讓我們每一個生命更加健康而美麗。
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最重要的不是教師通過網(wǎng)絡平臺控制學生打卡學習,也不是家長操心如何把孩子在家里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而是應該讓學生們學會自己安排和自我教育。這段非常時期為大部分家長們提供了一段難得的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時間,讓家長們深刻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為進一步加強家校合作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延期開學給孩子們提供了大量自主學習的時間,這也正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好時機。根據(jù)學校的閱讀計劃,我們相繼開展了“讀書正當時”“親子悅讀時光”等活動。一方面,學生在老師開具的讀書單中選取適合與家人共同閱讀的書目,或邊讀邊議,或賞讀朗誦,或賦詩誦讀。另一方面,家長們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紛紛拿起家中多年積累的書籍,與孩子一同分享自己的悅讀感悟。
親子悅讀營造了和諧的家庭氛圍,也讓居家防疫生活變得豐富充實。家長們意識到,只要給予孩子們更大的自主權(quán),他們就會體驗到自己做好計劃進行學習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就會更加珍惜和善于利用空閑時間來自我學習。
為使孩子們在居家學習期間保持強健的體魄,學校錄制了豐富的體育及游戲微課供家長和學生們使用。鼓勵家長們利用家庭空間與孩子一起打卡運動。同學們在確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了“悅動21 式”居家鍛煉“秘籍”中的各項練習:高抬腿、開合跳、俯撐交替擊掌、交替摸腳、跑步、仰臥起坐、自由體操、瑜伽等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提高身體素質(zhì),抵御病毒侵襲,確保身心健康。
多種形式的體育與娛樂活動,既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又升華了親子關系。呵護生命、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在居家運動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家長們的以身示范有效培養(yǎng)了孩子們自律、自強的意識。
教師不能總是抓住學生的手不放,否則當他們走出校門將不知所措;家長不能總替代孩子的想法為其安排,否則直到孩子大學畢業(yè)還是不知道自己路在何方。
筆者認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責任,在于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做事。為使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更有意義,學校啟動了“勞動助成長,抗擊疫情在行動”系列主題活動。比如,做好一次家務勞動,進行防疫衛(wèi)生掃除;“除夕餃子宴,溫情送戰(zhàn)士”祈福,祝愿白衣天使順利完成使命;開啟“心植希望”——學生居家勞動技能大展示,引導學生以低碳環(huán)保的形式自主研發(fā)勞動種植,親手培栽家庭“新綠”;“居家勞技我展示,傳承勤勞好家風”學生居家學習美食烹制技巧,展示廚藝天賦;“家務勞動全方位,知行合一促成長”學生居家勞動技能大展示,引導學生“寓勞于學”,全面掌握居家勞動技能,人人爭做“居家勞動小達人”等等。
在防控疫情的緊要關頭,學校從國情、校情、學情出發(fā),推出各類勞動教育小項目,大力提倡居家勞動教育,在學校的引導和家長們具體的指導下,學生們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勞動最光榮、勞動最高尚、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家務勞動,為學生的品德發(fā)展鋪設了底色。
疫情的發(fā)生,提醒我們要樹立大教育觀,即“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學??唇逃薄=逃淖饔门c價值不僅是積累人力資本,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yǎng)成社會文明風尚,具備科學知識與現(xiàn)代公民意識。這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我們教育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書本知識,更包括了人類文明與道德教化的傳承。教育的方式和渠道不僅是課程與課堂,更包括經(jīng)歷和人生。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zhàn)役中,全國各地的醫(yī)護人員奮戰(zhàn)在第一線,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感人至深。學校挖掘身邊素材,通過線上校長講堂,將一個個抗疫英雄與學生進行分享:危難之下,德高望重、老當益壯的鐘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挺身而出,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院長知難而進……什么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些最可愛的英雄們用科學求真的態(tài)度和精湛高超的醫(yī)術救治著身邊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命的事跡,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我們引導學生們從現(xiàn)在開始思考,自己的興趣和優(yōu)勢是什么?未來想從事何種職業(yè)?想成為怎樣的人?自己的生命價值是什么?這些問題不一定馬上能夠找到答案,但他們能夠帶著這些思考去成長,就是此刻的生涯教育價值。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教師重要的職責與使命就是立足當下,精心做好網(wǎng)上授課,用心指導孩子居家的學習與生活,不斷提升每一個學生的生命質(zhì)量。
1.“黨旗”為學生提供生命的保障
學校黨支部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第一時間成立黨員干部沖鋒隊、黨員應急保障隊兩支突擊隊,號召全體黨員心中有黨旗,戰(zhàn)“疫”沖在前,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黨支部科學施策,抗疫做到“六精”:精準摸排、全校落實;精心宣教、全員覆蓋;精細防控、全面消毒;精備物資、全力儲備;精致課堂、全新悅動;精巧溝通、全程跟進,確保疫情防控和居家教學兩不誤,將工作措施精準落實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h旗”賦予了我們神圣的職責,在這非常時期,我們以實際行動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生命保障。
2.“變身”為學生點燃生命的激情
“停課不停學”,老師們是百變大咖,一會兒成為網(wǎng)紅主播并身兼導演、編劇、攝影、攝像數(shù)職,準備學習內(nèi)容,錄制學習課件,排版學習任務單,在錄播的課程中,為孩子們示范說明,在直播課程中,又為孩子們現(xiàn)場答疑解惑;一會兒,搖身一變又成為計算機高手,用PPT、Word、Excel,制作幻燈片,寫教學心得,做統(tǒng)計表格,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一會兒,又變回了老師,批改作業(yè),糾正錯誤,一絲不茍。疫情讓教與學的方式不斷走向融合與混合,學校也將“線上導學式”教學作為研究重點,通過“四導三評價”方式,即“在設疑中導學”“在自學中導學”“在解疑中導學”“在精講中導學”,通過“線上及時評價導學”“線上作業(yè)評價導學”“線上總結(jié)性評價導學”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與學方式的轉(zhuǎn)變點燃了學生生命成長的激情和居家學習的興趣,更讓學生和家長感受到老師的責任擔當與濃濃的師愛。
3.STEM 學習為學生拓展生命的智慧
為使孩子們居家學習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而有趣,學校在居家學習期間開展了“抗疫情”跨學科STEM系列項目式學習。學校STEM 研發(fā)團隊的干部、教師攜手合作,進行課程開發(fā),圍繞“科海戰(zhàn)‘疫’,居家也精彩”主題研發(fā)了“走出焦慮,擁抱陽光”“戰(zhàn) ‘疫’ 中的口罩”“口罩大作戰(zhàn)——防疫立體宣傳手冊”“我的疫情防控日——防疫裝備”“人工智能 ‘溫度計’ 的制作”五個項目,以在線STEM 項目式學習的形式,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開展單個項目或多個項目的學習,鼓勵學生遷移學科知識和操作技能,在動腦動手中展開設計制作。學生通過體驗研究,在設計、制作、展示等過程中,不僅綜合學習運用了跨學科知識,還加強了親子互動,通過項目學習積極參與家庭防疫活動。以疫情為真實情境的跨學科項目學習的開展,引導著孩子們從人文和學科并重的角度去關心身邊的疫情發(fā)展,去理解學習的真正含義,不斷提升自己生命成長的智慧。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有教育精神的學校、有教育智慧的老師、有教育情懷的家長,都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從這堂生命大課中獲得豐富的教育體悟和深刻的思想淬煉。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每一個都如此不同,每一個都如此重要。他們對未來充滿無限美好的憧憬和夢想,他們依賴老師的引領與培育,依賴父母的信任與培養(yǎng),依賴社會的支持與肯定。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讓我們共同擔負起這份崇高的責任,讓責任為生命教育賦能,讓每一個生命幸福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