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丹陽市行宮中心幼兒園)
折紙活動是適應幼兒身體和心理發(fā)展需要的、具有傳統(tǒng)特色的藝術活動。它既能滿足幼兒好奇、好動、愛探索、愛模仿的心理特點,又能促進幼兒觀察、注意、想象、創(chuàng)造、動手、思維等能力的發(fā)展。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生動的語言、游戲式的學習模式、有效的互動方式等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感受折紙游戲的無窮樂趣。
幼兒所折的物體往往來源于生活經(jīng)驗和意象的積累。在學習折紙過程中,需要他們認真去觀察,怎樣對邊折,怎樣對角折,怎樣拉折,怎樣翻轉(zhuǎn),一個幾何形體怎樣連續(xù)變化成一個形象的物體。幼兒在制作與玩的過程中,對物體面與面之間的關系,前后、左右、上下、里外之間的關系以及等分和數(shù)有一定的了解。
既然折紙藝術活動有如此多的好處,那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幼兒園折紙藝術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蒙臺梭利曾大力提倡環(huán)境帶給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有許多教育家都說過“環(huán)境即教育”。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我認為有兩點需要注意。
1.給幼兒提供欣賞空間
將折紙作品懸掛或粘貼在幼兒視線可及的地方,給幼兒視覺上的感知和刺激;可以將折紙作品分成不同的步驟圖,形象地告訴幼兒如何來完成一件作品,讓幼兒能自己動手有步驟地參與;可以讓幼兒參觀一些折紙作品,從而對折紙的特點、色彩之間的美感、造型的互動和蘊含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以此來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2.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
在折紙時,除了為幼兒提供剪刀、形狀和色彩各異的紙外,還要準備充足的輔助材料。如,可折疊的半成品材料:廢舊掛歷、報紙、包裝紙等;成品材料:折好的物體(可讓幼兒拆開重折);彩色水筆、膠水、顏料、毛線、布料等材料,并放置在幼兒便于取放的地方。讓幼兒根據(jù)需要來選擇材料,美化作品,更有利于他們在探索過程中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
給幼兒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創(chuàng)作空間,不給他們施加壓力,做到手、眼、腦、嘴四個解放。讓他們用眼睛來隨意觀察感興趣的事物,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與伙伴們進行無拘無束的交流,并自己進行創(chuàng)造。
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和機會,運用多種手段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在活動過程中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因此,我們要拓展自己的指導策略,讓幼兒積極自主地參與到折紙活動中去。
創(chuàng)設造型富于變化、布局和諧美觀的折紙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動手創(chuàng)作的欲望。如,池塘里的小魚、烏龜、青蛙;花叢中的蝴蝶、蜻蜓;海洋里的快艇、帆船等。在教學時,教師運用講故事、猜謎語、唱兒歌、變魔術等多種形式導入主題。如,折小兔時,先讓孩子猜謎語:“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短尾巴,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庇變涸诓轮i的同時,加深了對兔子形體特征的理解,也激發(fā)了幼兒的折紙興趣。選擇折紙內(nèi)容時,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例如:汽車、輪船、小貓、兔子、鋼琴、燈籠,使幼兒既感到親切又有造型的欲望。
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幼兒在活動中更容易掌握和接受要領,而且能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例如:在幼兒學折小船時,對“兩邊向中心折”這句話不易理解,教師可風趣地說:“大灰狼來了,請你幫小白兔把門關緊,兩扇大門要和中間的線對齊關下去,可別歪了,中間也不能留有縫,要不然,大灰狼就會進來把小白兔吃掉?!庇谑?,幼兒顯得非常小心,認真地把兩扇大門合了起來,并且與中心線也對齊了。時間久了,只要教師一說把大門關緊,幼兒立刻知道是兩邊向中心折,而且折疊得很整齊。
為了使幼兒提高自學能力,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紙。如,……表示折疊線、——表示中心線、↑表示向上折、↓表示向下折、→表示向右折等。通過練習,讓幼兒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引導幼兒按圖示步驟折疊,為幼兒自主折紙奠定良好的基礎。
每周安排1~2 節(jié)集體教學的折紙活動,教師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恰當?shù)姆绞綉?,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如,在幼兒學折“東南西北”時,由于折紙步驟具有重復性,有的幼兒很快就掌握了翻轉(zhuǎn)后向中心點折的技能,這時,教師就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上來進行演示。
創(chuàng)設幼兒自主折紙的區(qū)域,投放幼兒喜歡的折紙作品和作品的步驟示意圖,讓幼兒自主學習折紙,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同伴之間的互動。幼兒間的互動更具有平等性,更能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折紙活動還可以貫穿幼兒生活,與節(jié)日、活動等相結(jié)合,促使其對這些節(jié)日、活動有更深入的了解。
將幼兒折紙與節(jié)日文化完美整合,賦予折紙更多的內(nèi)涵。如元旦、國慶節(jié)、兒童節(jié)等,幼兒動手折美麗的花朵、心形卡、燈籠等點綴環(huán)境,或送給媽媽、同伴。幼兒在折紙中感受節(jié)日的氣息,在節(jié)日氛圍中潛心折紙創(chuàng)作。
可以利用家長群、家園聯(lián)系欄等介紹班級折紙活動的開展情況,爭取家長配合。如,學習了折百合花,讓幼兒在家里教家長折,把折好的作品帶來裝扮、美化教室環(huán)境。請家長參加班級組織的親子折紙比賽活動,既能培養(yǎng)幼兒的折紙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又促進了家園交流,增進親子情感的交流。
我覺得通過折紙活動,不僅要讓幼兒獲得淺顯的折紙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yǎng)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為幼兒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