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罡 楊思成 梁劍虹 馬健雄(通訊作者)
(1 桂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廣西 桂林 541001)
(2 廣西金海堂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 南寧 530313)
金菊感冒片(以下簡稱“本品”)由金銀花、野菊花、三叉苦等十味組成,收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七冊),標準文號:WS3-B-3259-98,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臨床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咽痛,咳嗽痰黃等癥。本品國家標準[1]在藥材鑒別方面僅做了理化試驗進行定性鑒別,不具專屬性,藥品標準有待完善。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藥品質(zhì)量,增強藥品質(zhì)量可控性,本文對本品組方中的野菊花等三味藥材進行TLC 鑒別。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2600 型);超聲清洗儀(S10H~S900H 型);金菊感冒片(批號:160205);野菊花對照藥材(批號:120995-201405,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三叉苦對照藥材(批號:121682-201301,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崗梅對照藥材(批號:121152-201403,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分別取本品和陰性對照樣品10g,研碎成粗粉,用石油醚(60~90℃)60ml 溫熱40min,冷卻后過濾得濾渣。取濾渣,溫熱除去溶劑,用甲醇100ml 回流40min,冷卻后過濾,取濾渣用適量水溶解后進行聚酰胺柱層析,依次用水、甲醇各60ml 洗脫,將甲醇洗脫液蒸干,殘渣用適量甲醇溶解后的溶液作為野菊花供試品和陰性對照溶液。另取野菊花對照藥材10g,按照上述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依據(jù)TLC 法(2015 年版藥典四部通則0502),吸取供試品、陰性對照以及對照藥材溶液各5μl,點于同一用1%NaOH 堿化的硅膠G 層析板上(CMC-Na 為黏合劑),用乙酸乙酯-甲醇-水(90 ∶15 ∶5)作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后噴1%AlCl3 乙醇溶液,于105℃高溫烘烤3min,再噴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高溫條件下烘烤至斑點顯色清晰。結(jié)果顯示,在TLC 色譜圖中,野菊花供試品與對照藥材的主斑點顏色和形狀相同,陰性對照色譜無干擾。
分別取本品及陰性對照樣品10g,研碎成粗粉,加入氯仿40ml,超聲40min 后過濾,將濾液蒸干,濾渣用適量甲醇溶解后作為三叉苦供試品溶液和陰性對照溶液。另取三叉苦對照藥材10g,依前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依據(jù)TLC 法(2015 年版藥典四部通則0502),吸取供試品、陰性對照以及對照藥材溶液各5μl,在同一塊硅膠G 層析板(CMC-Na 為黏合劑),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50 ∶50 ∶10 ∶1)作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后晾干,在紫外光燈(365nm)下進行檢視。結(jié)果顯示,在薄層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三叉苦供試品與對照藥材的主斑點顏色和形狀相同,陰性對照色譜無干擾。
分別取本品及陰性對照樣品10g,研碎成粗粉,加水60ml,回流40min,冷卻后過濾,濾液用乙酸乙酯30ml 進行萃取2 次,合并萃取液,濃縮至約2ml,濃縮液作為崗梅供試品溶液及陰性對照溶液。另取崗梅對照藥材10g,依前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依據(jù)TLC 法(2015 年版藥典四部通則0502),吸取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5μl,在同一塊硅膠G 層析板上(CMC-Na 為黏合劑),用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 ∶4 ∶1)作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后晾干,置濃氨溶液上熏蒸,在紫外光燈(365nm)下進行檢視。結(jié)果顯示,在薄層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崗梅供試品與對照藥材的主斑點顏色和形狀相同,陰性對照色譜無干擾。
中藥是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dǎo)下用于預(yù)防和治療疾病的重要物質(zhì)手段,中藥質(zhì)量標準是中藥在生產(chǎn)、檢驗和質(zhì)量評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標準操作規(guī)程。在我國,中藥質(zhì)量標準的國家標準包括《藥典》和部頒標準,國家標準是對中藥產(chǎn)品進行質(zhì)量控制和評價的最基本法則。由于中藥成分的復(fù)雜性,給中藥制劑的質(zhì)量標準的制定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致使很多中藥產(chǎn)品的國家標準都相對簡單,不能全面反映藥品質(zhì)量[2]。本品國家標準“鑒別”項僅用氯化鋇和香草醛進行理化定性鑒別[1],較為單一,可控性不強,故增加方中野菊花、三叉苦、崗梅的薄層色譜鑒別,專屬性強,分離度和重現(xiàn)性好,能較好地對本品進行質(zhì)量控制。
中藥復(fù)方制劑所含成分復(fù)雜,層析條件的確定難度很大,我們在研究了相關(guān)文獻的前提下[3-5],經(jīng)過反復(fù)摸索最終確定層析條件。本實驗只對野菊花、三叉苦、崗梅進行鑒別,其他藥味的鑒別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另外,薄層色譜法只是確定了各藥材的斑點特征,至于各斑點所代表的具體化學(xué)成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