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賢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最基本環(huán)節(jié)?!比欢?,自認為是“老教師”的我,有時卻在這基本環(huán)節(jié)上有些磕絆。古今文人作文章時皆是有情而訴,有感而發(fā),“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像杜甫這樣的大詩人更是“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語不驚人死不休”。每一篇文章,甚至每句話、每個詞都傾注了作者的無限心血。對于一個語文教師來說,怎可辜負了作者的一片苦心!但如何將這片苦心也讓學生知曉,卻是難上加難。
我讀《紫藤蘿瀑布》一文時,體會到宗璞對于手足情、生死謎的深切感觸,宗璞先生把真摯的情感傾注在那片紫藤蘿當中,我們唯有“披文以入情”“潛心會文本”“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方能真正走進作者的心靈,帶領學生做文本的真正的知音??!于是,我不敢怠慢,反復研讀課文內容,設計教學過程,修改課件,但仍捉襟見肘,又不知問題出在哪里。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緣分,我看到了一張極為漂亮的紫藤蘿瀑布的照片,一叢叢花流在陽光下閃著晶晶點點的光芒,引人注目。也是這張照片讓我豁然開朗:如何提高課堂趣味性,做到寓教于樂是極其重要的。讓學生回到生活中去,更是重中之重。
于是,我布置學生回家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一種植物,并用照片或者文字記錄下來,照片配文字更好。我還特地建了一個小群,用于師生交流。學生上傳的成果令我驚嘆——初次完成的習作就充滿了生活氣息,甚至有的學生拍攝了紫藤蘿的照片,還配上了自己的解說。這些都讓我感到,語文課,真的可以活起來。這節(jié)課,真的活了。
有了這些資源再來備課,就有了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如何將生活與課堂聯(lián)系起來?我將照片、文字整理好,確定了四個主問題:宗璞先生看見的是什么景?她是用什么方法描繪這些景物的?她對紫藤蘿又有哪些感受?她的感受用了什么樣的話來描述?
課堂異常活躍,學生踴躍發(fā)言。那花是多美的花?。『⒆觽兊哪樣质嵌嗝赖哪?!最后,我要求學生學習宗璞的寫法,修改自己的表達,描述自己的感受。
再來看看這些文字,美得像一幅幅畫一樣——“它又高大又粗壯,渾身上下布滿了皺紋,摸上去十分粗糙。它向星空訴說著自己的心事,說著說著不禁抽泣了起來,身體也在顫抖著……”“在茫茫大海,它是弱小無助的落單鳥,在尋找自己的隊伍;在靜靜等待第二天朝陽時,它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坐在冰冷的龍椅上看著自己的大好江山……”
我被孩子們的文字感動著,孩子們也被自己的文字震撼了。他們?yōu)樽约旱奈恼铝粞?、點贊,言語中,有對同學的贊賞,有對文筆的贊嘆。我想,只有營造出一個充滿生機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真正讓師生體驗教與學的愉悅。而滋潤語文課堂的“活水”,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學生的生活體驗。讓我們的課堂與生活連接起來,讓課堂內容觸動學生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如此,語文課堂教學的春天就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