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小學部 嵇 磊
計算能力是一個人在生活、工作與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項能力。在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在增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上,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學習效率。教師要不斷地研究與實踐,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氛圍,采用小組競賽與游戲教學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以外,還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與口算能力,增強其計算能力。
在計算教學的日常訓練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積極地參與各種計算游戲與競賽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增強其計算能力。比如,在實踐中,教師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開展比賽活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小組進行命名,例如光頭強隊、蠟筆小新隊與喜羊羊隊等。在競賽過程中,要將題目劃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一是必答題,如“12+5=”;二是搶答題,如“15÷5=”;三是附加題,如“16÷2+3=”。接下來,教師利用積分制的形式,對學生最后的分數進行評定,分數最高者即為獲勝的小組,獲勝小組會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而且還會拍照留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游戲競賽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其更加喜愛計算、善于計算,掌握科學的計算技巧與計算能力。
為了增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學生的計算準確性,那么教師就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合理地開展估算教學,引導學生在解答計算題的過程中,遵循“估算—計算—審查”的基本流程,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反省與自我檢查能力,幫助學生找到個人在解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對此進行深入的思考與認真的驗算,使得結果更加準確、科學。比如,在組織學生計算“5.6×7.2”這道題時,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估算,使得學生知道大概的數值,了解結果是幾位數,在此基礎上,學生在后續(xù)的計算中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失誤,提升計算的準確性。因為這道題是兩個一位小數的乘法,所以結果肯定是兩位小數,2×6=12,所以結果的最末一位數是2,通過估算,然后再進行計算,這樣就會提高計算結果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計算技巧,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計算教學中,口算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用的一項技能。如果學生具備較強的口算能力,可以為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更加高效、準確地完成計算任務,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的四則混合運算學習中,教師首先要指導與引導學生掌握20 以內的口算加減法、表內乘法與除法,提高口算的準確性與熟練性。在小學數學計算課程的每節(jié)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3~4 分鐘的口算練習,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與方法提高口算練習的有效性。例如,對于“3×6=”“5+14=”“16÷2=”等,可以采用直接筆答的方式,即要求學生準備一張口算紙,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特定數量的口算題目,題目的數量要循序漸進,從少至多。另外,還可以采用視算、聽算的方式,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在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增強計算能力。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教授學生科學、有效的審題方法。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出聲讀或者默讀的方式準確地把握題干,了解題干中涉及的數據運算的符號與順序,準確地把握計算的方法,然后再通過預想的思路完成計算過程。教師要了解學生審題的認真程度,可以隨時提問,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除此以外,教師也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及時地指出學生計算書寫存在不規(guī)范的地方,而且要做好正確的示范。要結合學生作業(yè)格式的優(yōu)劣評選出優(yōu)秀學生,為優(yōu)秀學生提供一定的獎勵,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書寫的關鍵性。在情況必要時,教師也要組織開展數學作業(yè)的格式大賽,組織開展數學板書大賽等,從而提高學生對書寫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的數學規(guī)范性,并且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存在的粗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總之,新課改中明確指出,在數學教學中要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其可以快速、正確地完成解題過程,另外還要采用多元化、靈活的方式與方法,掌握科學的解題技巧。因此,每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斷地研究與探索,尋找科學、有效的方式與方法,逐漸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得學生在計算過程中不但可以保持較快的速度,而且可以保證計算的準確率,又快又好地完成計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