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臺商投資區(qū)第八實驗小學 吳輝瓊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時期,由于學生剛剛離開家人的懷抱,開始集體生活,故而這個時期是為學生奠定良好基礎的一個最佳階段。但是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思想也較為簡單,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情緒變化十分不穩(wěn)定,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如厭學、自卑等。因此,小學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心理健康,通過應用心理情景劇,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使學生能夠快樂、開心地成長。
心理情景劇是以團隊的形式來解決心理問題的一種方法,通常是讓來訪者將自己的困惑或者是焦慮采用情景劇的方式呈現出來,由心理咨詢師點評,并進行治療。而來訪者在經過咨詢師的指導之后,繼續(xù)將情景劇表演下去,直至能夠對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有所幫助。近年來,我國教育學家與心理學家根據心理情景劇的原理,構建出了校園心理情景劇。相對于傳統(tǒng)的心理情景劇而言,校園心理情景劇起到的作用是宣傳教育心理健康知識。在校園環(huán)境中,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由學生將生活經歷再次演繹出來,并根據學生所出現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導自演,觀看者進行體悟,能夠讓二者從中得到啟發(fā)。
近年來,我國離婚率遞增,導致大量離異子女的出現。據相關調查表明,離異家庭學生所出現的心理問題遠遠超過正常家庭的學生。由于父母離異之后,學生生活在再婚家庭或者是破損家庭中,不能得到正常的母愛或者是父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夠看到部分離異家庭的學生性格比較憂郁、自卑、孤僻,甚至有的學生還存在暴力傾向。而留守兒童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也較為嚴重。大多數留守兒童是由家庭中老人進行照顧與看管的,父母長時間在外打工提供經濟來源,然而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學生得不到相應的管教與關愛,促使留守兒童出現自閉、叛逆等心理問題。此外,由于家長缺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很少能坐下來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也不重視學生的內心世界,只關心學生成績是否優(yōu)異以及物質生活是否得到滿足,導致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愈發(fā)嚴重。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教師與學校面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希望最終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故而,對于學生而言,除了要成績優(yōu)異,還應當具備健全人格以及良好心理。因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應用心理情景劇,不再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加強塑造學生形成健全人格以及良好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應用心理情景劇,讓學生能夠在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到心理健康知識。比如,對于大多數學生所存在的網癮問題,在設置情景時,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通過角色扮演這一方式,讓學生對以下幾個情景進行表演:(1)父母激烈反對學生上網、批評學生的場景;(2)學生在約見網友之后所發(fā)生的糟糕事情,如被人騙錢等。應用心理情景劇,讓學生能夠切身感受網癮所帶來的危害。另外,教師還應當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在對待每個學生時應以平等態(tài)度,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促使學生能夠自愿將自己的內心困惑表達出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在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心理健康知識制作成PPT 或者是教學視頻,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心理處于良好狀態(tài)下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促使學生能夠明白心理健康對于自身的重要性,從而關注自身心理健康。
近年來,國家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重視度越來越高,除了現有的心理輔導、宣傳欄、知識講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外,應用心理情景劇也是一種有效的、全面的干預方法,能夠幫助教師解決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所遇到的心理問題,確保學生心理處于健康狀態(tài),避免其心理出現一些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