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育才學校 李蓉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以自然實驗為載體,注重引導學生實驗探究。事實證明,化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性很強,比如農業(yè)、環(huán)境、醫(yī)療等多個行業(yè)都離不開化學。因此,其在應用過程中必然牽涉到計算題,只有通過精準的計算,才能得到可靠的數據。由此,將數學知識應用到中學化學計算題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積極性。
學生的化學成績直接影響其中考成績,對于中學生而言,化學學科需要他們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而化學計算題在化學教學中占據一個較大的比重。經過相關統(tǒng)計顯示,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普遍較大,多學科學習,課業(yè)負擔比較重,在解化學題目時經常會覺得無所適從。此外,化學計算題題目周密性較強,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有專注的精力來應對,因此,需要保持大腦清醒,才能在解題的過程中呈現系統(tǒng)的思維,得出正確的答案。
我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認為學生要想解答出化學計算題,必須使用化學的計算方式,教學方法單一、刻板,缺少靈活變通,不僅教師教學吃力,學生也會產生學習倦怠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當前,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趨勢下,教師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學生普遍產生倦怠感的環(huán)境下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如果在這個時候適當地引導,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中學的數學公式與化學計算題存在相通之處,許多數學公式是可應用到化學計算題當中的。比如,教師在教學《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這一課程知識的時候,其課程本身與許多關于計算和計量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將數學計算公式引進來。實踐證明,數學計算公式的邏輯觀念要比化學更加周密,學生使用起來更加便捷。比如數學的“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一種二元混合的計算方式,又被稱為二元一次方程組,其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應用普遍。比如在學習《化學物質中的量之比》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公式,這個過程不僅豐富了教學方式,而且還加深了學生對化學試題的解題認知,實現學習目標。
實踐證明,數學知識可以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使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加簡便。數學的解題思路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的紐帶,在化學計算題當中發(fā)揮著應有的作用,教師應當認識到數學知識在化學計算題中的應用。而差量法根據化學物質產生反應之后的質量變化,列出化學方程式,找準物質反應之間的紐帶,從而計算出反應物質的質量和百分數。比如,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共同稱量之后進行加熱,直到混合物的質量不發(fā)生變化之后再稱量固體物質的質量。如果發(fā)現質量減少,應當根據變化前后質量的數據,得出差值,計算機碳酸鈉的質量,得出各個物質的百分比。
守恒法是根據物質守恒原理,解決在化學反應中一些元素物質的量的求解問題,從而逐漸得出物質含量推斷,推斷出化學公式。同時,還可以根據電荷的知識,對化學計算題的化學方程式進行配比。比如在計算原電池中通過電荷量的轉移,計算物質的量濃度。如果不使用守恒法,學生就會使用化學方程式的解題方法,這個計算方式煩瑣、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錯誤。而適用電荷守恒法,只需要根據化學計算題中的不變量,就可以簡化計算方式,提高解題效率。
數學知識在中學化學中的應用可以使學生的解題更加簡便,思路更加清晰,避免煩瑣的計算方式,降低使用化學公式出現錯誤的幾率。事實上,數學知識與化學知識在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教師只需要因勢利導,將數學知識科學合理地應用在中學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自然可以提高中學化學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