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卓瑪
(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蒙醫(yī)醫(yī)院,青海 烏蘭 817199)
失眠是最常見的臨床主訴之一,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各種身體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的困擾,失眠的發(fā)病率急劇上升,不能滿足個體最基本的睡眠生理需求,而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質量。流行病學證據(jù)表明,失眠不僅是眾多意外事故的促發(fā)因素,也是精神疾患,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常見合并癥狀和促發(fā)因素,同時還是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自殺等精神障礙的早期臨床癥狀,加強對失眠的及時預防和治療,有助于促進人群健康和社會發(fā)展。
蒙醫(yī)學認為失眠是人體“三根七素”失去相對平衡導致的持續(xù)性睡眠障礙。近年來,我科通過蒙醫(yī)民間方法小茴香治療失眠應用到臨床上治療60例失眠癥患者,取得了奇特療效,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蒙醫(yī)臨床上根據(jù)此病的本質分為赫依型失眠、希拉型失眠、包日型失眠。根據(jù)此病的積聚部位分為心源型失眠、腎源型失眠、白脈型失眠。
赫依型失眠:證見失眠多夢易醒,頭暈,眼花,耳鳴,多打哈欠,手腳抖動。脈空虛,舌苔薄而干燥,尿清而泡沫多;希拉型失眠:證見睡眠不實,易夢易驚,心煩,嘴干,口苦,皮膚鞏膜黃染,發(fā)熱,頭痛,食欲差。脈系數(shù),舌苔黃而膩,尿色黃而氣味大;包日型失眠:證見少眠易醒,面容紅紫,額頭及眼眶周圍疼痛,手腳心發(fā)熱,消化不良,脈滑有力,舌苔紅,尿黃而氣味濃;心源型失眠:失眠多夢,心慌不安,易驚醒,記憶力減退等;腎源型失眠:頭暈耳鳴,腰腿酸痛,遺精,性功能減退,手腳心煩熱等;白脈型失眠:頭暈眼花,頸肩后背部疼痛,煩躁不安等。
對符合標準的60例近兩年在我科接受治療的失眠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女28例,男32例,年齡25~70歲,病程2月~15年,赫依型失眠27例、希拉型失眠14例、包日型失眠19例,都有不同程度侵及心、腎、白脈。
2.2.1 蒙藥小茴香散約1 g~2 g加適量的芝麻油攪拌均勻后敷于涌泉穴處,外用紗布包扎固定,每日一次,貼服24小時后去除,療程根據(jù)病情定,一般1-5天起效,平時注意調整好心態(tài)和生活習慣。
2.2.2 典型病例
馬某,男,48歲,漢族,2019年04月08日就診,患者有失眠癥史一年,在各大醫(yī)院就診吃藥睡眠無改善。每晚服用安定兩片也未能安睡,服藥后能睡0.5~1小時,但易驚醒,多夢,心悸,頭痛,全身不適,睡眠無明顯改善,后來停用安定,進行按摩,針灸等治療能睡1~2小時后還是沒有睡眠,伴隨上述癥狀,煩躁不安,脈象空虛,舌苔紅而干燥,尿清而氣味淡;分析此病系赫依型失眠,影響了心神功能紊亂,給予小茴香散涌泉穴外敷一天,能入睡3~4小時,后半夜驚醒,外敷第二天正常入睡,外敷第三天正常入睡6-7小時,伴隨癥狀改善,停用小茴香外敷治療,一個月后隨診睡眠狀況良好,伴隨癥狀消失。
(1)臨床痊愈:治療后睡眠恢復正常,伴隨癥狀消失,隨訪三個月無復發(fā)。(2)顯效:恢復正常睡眠,伴隨癥狀改善,隨訪三個月無復發(fā)。(3)有效:睡眠質量較治療前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及伴隨癥狀有改善。(4)無效:睡眠及癥狀無改變。
本組治療時間最長7天,最短1天,按上述標準評定,治愈48例,顯效10例,有效2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對赫依型失眠、希拉型失眠、包日型失眠、侵及心、腎、白脈等失眠均有明顯效果。
本組治療后1年內(nèi)的復發(fā)率2.6%。
失眠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可繼發(fā)于軀體因素、環(huán)境因素、神經(jīng)精神疾病等因素。失眠患者由于長期睡眠不足,導致情緒煩躁、疲倦、甚至身體免疫力下降,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減弱,促發(fā)各種疾病,記憶力減退、頭痛,植物神經(jīng)紊亂,經(jīng)常失眠使人過早衰老,縮短壽命,可引起老年癡呆癥,意外事故等諸多危害,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應用蒙藥小茴香外敷治療失眠癥,快速有效的解決了患者的各類睡眠問題,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方法簡便,患者容易接受,見效快,療程短,且無后遺癥和并發(fā)癥,無毒副作用,遠期療效更理想,從而較好的促進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研究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