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冠達 鄭秀珠
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其較高的致死率及致殘率已經(jīng)成為臨床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疾病之一。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老齡社會的不斷形成,心肌梗死伴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在不斷升高,所以在疾病進展過程中及時對患者的生活不良方式進行干預,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早期對疾病惡化,包括心力衰竭、猝死的認知[2],提升患者應急處置能力,對于患者的預后以及生命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本研究針對本院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對二級預防用藥的知曉程度及用藥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7 月~2019 年6 月在本院治療的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500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2 例,女188 例;年齡39~71 歲,平均年齡為(69.33±2.19)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患者129 例,中學學歷患者122 例,大專學歷139 例,本科及以上學歷110 例;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BMI) 為(24.63±2.31)kg/m2;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69±2.31)年;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倫理委員會論證通過。納入標準[3]: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②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急性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臟病、原發(fā)性心肌病等非冠狀動脈狹窄所致的心臟病;②腦血管??;③肝腎功能障礙;④自身免疫性疾??;⑤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急性發(fā)作;⑥2 型糖尿??;⑦活動性肺結核或惡性腫瘤患者;⑧已發(fā)生心力衰竭者;⑨年齡≤18 周歲者;⑩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分析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對二級預防用藥的知曉程度、用藥現(xiàn)狀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
1.3 觀察指標 ①二級預防用藥情況。對患者住院時以及出院后的阿司匹林、ACEI、β 受體阻滯劑、他汀類藥品、鈣離子拮抗劑的使用情況、用藥知曉度以及停藥率進行調(diào)查。②用藥依從性較差的原因。分別對造成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不佳的原因進行分析,包括遺忘、用藥品種過多、藥費昂貴、藥物療程不了解、癥狀改善不明顯以及不良反應。③分件用藥依從性與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藥物種類及病程的單因素及多因素。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和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二級預防用藥情況及用藥知曉度分析 患者二級預防用藥出院后停藥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鈣離子拮抗劑、ACEI、他汀類、β 受體阻斷劑以及阿司匹林;住院時的使用從高到低依次為ACEI、阿司匹林、他汀類、β 受體阻斷劑、鈣離子拮抗劑。見表1。
2.2 用藥依從性較差的原因分析 造成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的原因從高到低依次為藥物療程不了解、癥狀改善不明顯、遺忘、藥物昂貴、藥物種類較多以及不良反應。見表2。
表1 二級預防用藥情況及用藥知曉度分析(n,%)
表2 用藥依從性較差的原因分析(n,%)
2.3 用藥依從性單因素分析 依存性較好與依存性較差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用藥情況以及病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用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分析 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用藥情況以及病程均與用藥依從性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3 用藥依從性單因素分析(n)
表4 用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過藥物或非藥物治療過程中造成的心肌組織再灌注中及時有效對患者采取二級預防,對于患者的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其中,藥物治療是二級預防的重要措施。
在對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常聯(lián)合多種藥物進行治療,包括ACEI、阿司匹林、他汀類、β 受體阻斷劑、鈣離子拮抗劑,從本研究結果來看,患者二級預防用藥出院后停藥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鈣離子拮抗劑、ACEI、他汀類、β 受體阻斷劑以及阿司匹林;住院時的使用從高到低依次為ACEI、阿司匹林、他汀類、β 受體阻斷劑、鈣離子拮抗劑。國外有研究報道[4]顯示,在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ACEI、阿司匹林、他汀類、β 受體阻斷劑、鈣離子拮抗劑的使用率依次為93.6%、79.3%、78.5%、74.3%,與本研究相互印證。通過對患者的用藥知曉率進行分析,患者對于阿司匹林的知曉率相對較高,分析認為,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醫(yī)生的健康教育及患者之間的交流成為患者的主要影響因素。通過對患者用藥依從性較差的原因進行分析,造成患者依從性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藥物療程不了解、癥狀改善不明顯、遺忘、藥物昂貴、藥物種類較多以及不良反應,其中以療程不了解、癥狀改善不明顯為主要原因,提示在對患者未來的治療中建議醫(yī)護人員及時加大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讓患者充分了解治療的整體方案,在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改善后及時告知患者的治療必要性。通過對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多因素進行分析,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用藥情況以及病程均與用藥依從性呈正相關(P<0.05)。由此提示,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醫(yī)生可以根據(jù)患者年齡在60 歲以上、男性患者、文化程度較低、家庭收入較低、病程較長、口服用藥較多的患者均要進行特別對待,對患者的用藥過程需要多加調(diào)控,通過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升其用藥依存性。在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其用藥品種較多,在以往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患者的用藥總數(shù)在3 種以上,再增加一種用藥時患者的停藥風險增加3.62 倍,與本研究相互印證。而以往的研究中,當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的病程在5 年以上,每增加一年以上患者的停藥風險增加2.86 倍[5],由此提示,隨著患者病程的增加其依從性越差,可能由于患者長期用藥后其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自行停藥有關。
綜上所述,心肌梗死伴高血壓患者對二級預防用藥的知曉率普遍較低,院外自行停藥比例較高,造成此類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的臨床用藥標準以及相關知識缺乏,在日后的健康宣教中可將以上指標作為臨床宣教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