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一
提要:以贏輸作判斷,大多數(shù)主動型基金是不值得信任和托付的,買基金不如買指數(shù)ETF。
螞蟻集團A+H的IPO一波三折。最難堪的還不是螞蟻集團自身,而是以打新、發(fā)行價為名義招徠的一批新發(fā)基金。這批新基金雖然買入螞蟻金服股票的金額最多不得超過10%,但在新股不敗的暗示下,幾百億元的基金,在網絡銷售的鼓噪中,幾乎是秒殺。
曾記否,獨角獸概念風生水起時,以這個名義發(fā)行的基金,也是爭搶難買。但市場推出了幾只獨角獸后,至今也沒有類似概念的股票應市。這些基金只能一改初心,混同于一般基金,但肯定不會退錢認錯。
螞蟻集團IPO將成為年內最重要的IPO,目前投行給出的估值為2800億~3000億美元,此次A+H的IPO,集資達300億~350億美元,不僅超越沙特阿美的全球最大集資290億美元紀錄,上市后的總市值還將超過美國最大零售銀行美國銀行的市值,3倍于美國老牌銀行花旗銀行的市值,螞蟻集團一上市就是巨無霸。
螞蟻集團以什么價格IPO,上市以后必然充滿著不確定性,憑什么打新買入螞蟻集團的這批基金,一定就是贏家呢?在太平洋彼岸,華爾街已不太給這類主動式基金機會了。自追蹤指數(shù)的ETF問世后,每年能打敗這類指數(shù)基金的主動基金,已不足三成,連續(xù)5年、10年保持贏家的主動式基金,幾乎難以尋找。
90歲的股神巴菲特給自己家人的財富遺囑,則是用90%的資金買入標普500指數(shù)ETF,而不是去買入聞名天下的主動基金。即使在A股市場也是如此。截至10月16日,幾千只主動型A股基金,有多少只能跑贏今年漲幅52.2%的創(chuàng)業(yè)板,漲幅38.1%的中小板和漲幅30.6%的深成指呢?以贏輸作判斷,大多數(shù)主動型基金是不值得信任和托付的,買基金不如買指數(shù)ETF。
投資市場也是與時俱進的。華爾街新崛起的ARK女股神,以ETF方式買賣主動型基金,竟然連續(xù)5年以上領跑基金界,還打敗標普500、納指100的指數(shù)ETF,其破壞性創(chuàng)新的選股思路,儼然已成為華爾街的照抄作業(yè),更是當下投資者追逐的新寵。
有數(shù)據(jù)有真相。截至10月16日,標普500,納指100的ETF,今年漲幅6.9%,34.2%,女股神麾下ARK主要的4只ETF,未來互聯(lián)網ETF(ARKW)、基因革命ETF(ARKG)、創(chuàng)新ETF(ARKK) 和金融創(chuàng)新ETF(ARKF)的漲幅分別為:102%、118%、103%和74%。在這類新型ETF面前,誰還會去買主動型基金乃至傳統(tǒng)指數(shù)型ETF呢?
在這類創(chuàng)新型ETF面前,打新也好,量化也罷,緊貼市場也行,似乎都有點敗得無語吧?當然,每年也一定會有個別主動型基金跑贏ARK系列,但連續(xù)幾年,乃至5年以上都能保持這樣的佳績,目前華爾街已沒有第二人,主動型基金ETF將是基金市場的未來。已有海外財經界喊金句了,買美股就買ARK。不知螞蟻金服IPO后,能否進入女股神的法眼,成為ARK的新成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