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媚
(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廣東 惠州 516000)
在前列腺電切手術后膀胱痙攣性疼痛中使用PDCA循環(huán)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痙攣性疼痛,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1]。
選擇90例前列腺電切手術后膀胱痙攣性疼痛的患者,其中實驗組:男45例,平均年齡(69.32±1.25)歲。對照組:男45例,平均年齡(69.19±1.55)歲。
在對照組中使用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的疼痛干預。在實驗組中使用PDCA循環(huán)護理。(1)計劃,收集并整理關于手術后膀胱痙攣性疼痛的相關臨床資料,文獻,找出導致膀胱痙攣性疼痛的原因,還需要找出在疼痛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合適的護理措施。(2)實施,疼痛宣教,根據(jù)患者的心理情況,疾病的情況等進行教育,在手術前以及入院當天發(fā)放疼痛教育的手冊,讓患者了解疼痛的評估方法,糾正患者對疼痛錯誤理念。在回到病房后需要對患者進行再次疼痛教育。并使用NPS評分的方法評估患者的膀胱痙攣性疼痛的程度。在手術后患者均沒有使用鎮(zhèn)痛泵,當患者的NPS評分超過3分時,根據(jù)醫(yī)囑使用鎮(zhèn)痛藥物治療,在用藥后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進行復評。一般肌肉注射用藥復評時間為半個小時,口服用藥或者外用藥的復評時間為一個小時。導致手術后膀胱性痙攣性疼痛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過度牽拉尿管,尿管堵塞,沖洗液溫度過低或者速度過快,尿管氣囊注水量過多,患者的心理因素,便秘等導致的。定期對膀胱沖洗的情況巡視,檢查引流管,將導尿管固定好,牽引的松緊合適,注意需要減少導尿管氣囊的液體,使用膀胱沖洗液的溫度需要控制在35攝氏度左右,控制沖洗速度。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控制患者的情緒。(3)檢查,積極檢查護理操作落實的情況,每日進行一次檢查,并對效果的情況進行評價。護士長需要進行隨機檢查,每周進行一次階段小結。(4)處理,根據(jù)檢查評價的結果,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尋找新的問題,并制定措施,進入下一次循環(huán)。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shù)資料,x2檢測。P<0.05,那么差別較大。
在手術后4 個小時,1 2 個小時,2 4 個小時,4 8 個小時,72個小時實驗組的NRS評分分別為(1.85±0.57)分,(1.25±0.45)分,(0.53±0.38)分,(0.23±0.19)分,(0.11±0.05)分;對照組的NRS評分分別為(2.86±0.49)分,(2.63±1.29)分,(2.05±0.88)分,(0.86±0.46)分,(0.65±0.39)分;差異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的持續(xù)膀胱沖洗時間(4 9.9±6.3)小時高于實驗組(39.6±5.1)小時,差異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手術后住院天數(shù),留置尿管時間分別為(6.3±0.7)天,(86.8±7.5)小時;對照組的手術后住院天數(shù),留置尿管時間分別為(8.2±0.9)天,(98.8±8.8)小時,差異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疼痛管理滿意度(93.17±5.08)%高于實驗組(87.12±5.18)%,差異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前列腺增生癥在中老年患者中發(fā)病率較高[2]。在治療過程中一般使用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手術治療。在手術后早期出現(xiàn)膀胱痙攣性疼痛是一種常見并發(fā)癥[3]。在發(fā)病后患者會出現(xiàn)頻繁強烈的尿急,下腹疼痛,會對患者手術后恢復造成不良影響[4]。使用PDCA循環(huán)護理,尋找在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導致膀胱痙攣性疼痛的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認真執(zhí)行,在護理措施后定期檢查,確定護理措施落實,最后處理。
使用PDCA循環(huán)護理的患者的疼痛管理滿意度明顯高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并且患者的手術后住院時間減少,表示患者的手術后身體恢復較好,患者的持續(xù)膀胱沖洗時間以及留置尿管時間減少,在手術后4小時,12小時,24小時,48小時,72小時的NRS評分出現(xiàn)下降的情況。
在前列腺電切手術后膀胱痙攣性疼痛的患者中使用PDCA循環(huán)護理,可以緩解疼痛,促進手術后患者身體恢復,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