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郭 燕*
(南京腦科醫(yī)院門診部,江蘇 南京 210029)
兒童精障礙的現(xiàn)狀:兒童精神障礙患病率高達20%,兒童精神心理衛(wèi)生問題得到更多家庭及社會的重視。兒童精神障礙急性期住院治療,待癥緩解后或者控制后出院,在家康復治療。要求患兒家屬承擔起照料患兒的重任[1]。家庭之中出現(xiàn)精神障礙的患兒,患兒家屬多數(shù)會感到思想壓力大,苦惱,有的還會出現(xiàn)明顯的焦慮、抑郁,對照顧患兒更是無從下手。 家屬的知識儲備及心里狀況將直接影響患兒的治療及預后。我院兒童精神科門診現(xiàn)狀,兒童精神科普通門診日均量約在200人次。普通號每日安排2位醫(yī)生坐診,門診就診時間緊湊,患兒多有言語及行為上的問題,門診配合度差。醫(yī)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及精力去滿足患兒家屬想更多了解疾病相關知識的愿望。
研究對象為2019年03月---2019年04月兒童精神科門診患者及家屬。患者年齡4-10歲,患兒家屬年齡28-45歲,按照就診的先后順序分成觀察組 150例和對照組150例,兩組家庭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兩組患兒家屬均能獨立配合接受調(diào)查研究。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不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觀察組患兒及家屬給予常規(guī)護理外,著重進行相應疾病的健康知識宣教。
1.2.1 實施健康宣教的護理人員的配置
選取普通話標準,表達清晰,取得主管護師職稱的護士。進行專業(yè)培訓,熟練掌握兒童精神科疾病的理論知識,家庭護理注意事項,心里護理等相關健康宣教的知識。
1.2.2 就診前指導
采用一對一的方式面談,評估患兒及家屬的配合度,認知度。了解患兒基本情況,家族遺傳史,生活事件、性格改變、社會適應能力。告知家屬導致患兒發(fā)病的可能因素,指導家屬就診時正確提供關鍵病史。
1.2.3 就診后指導
疾病的告知:針對性的告知疾病知識,發(fā)生、病情演變及治療后療效,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組織家屬參加醫(yī)院定期舉辦的健康知識講座。
用藥護理宣教:根據(jù)醫(yī)囑正確指導患兒家屬家庭用藥護理,患兒服藥的劑量及注意事項,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
生活護理宣教:根據(jù)患兒的疾病類型及病情,制定部分日常生活及文娛活動:如整理自己的床鋪,養(yǎng)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學習簡單的繪畫,手工藝、聽聽音樂,學習簡單的舞蹈,每日還可以看看動畫片,讓患兒參加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保持與周圍人的聯(lián)系,讓其意識到自己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有助于患兒重返校園。
對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斯特朗說“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蠟燭”。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患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兒童精神障礙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具有復發(fā)性。患兒家屬需要了解疾病及診療的知識,患兒家屬只有在對患兒疾病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克服自身心理障礙,接受患病的現(xiàn)實狀態(tài),重點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點,指導患兒正確認識疾病及日常自我護理的能力,幫助患兒克服心理障礙,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2]。
對比分析兩組家庭對疾病的知曉率及患者滿意度情況,疾病知曉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向患兒家屬取得,進行統(tǒng)計,疾病知曉包括完全知曉、部分知曉、不知曉。疾病知曉率=完全知曉+部分知曉。護理滿意包括十分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
采用SPSS18.0處理,知曉率及護理滿意度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150例患兒家屬中,69例完全知曉,81例部分知曉,6例不知曉.知曉率為96.00%對照組150例患兒家屬中,9例完全知曉,46例部分知曉,不知曉95例,知曉率為63.33%。
觀察組150例家庭中,122例對護理工作十分滿意,25例一般滿意,4例不滿意。觀察組中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7.33%。對照組150例家庭中,34例對護理工作十分滿意,93例一般滿意,23例不滿意,滿意度為84.66%。
患有精神障礙的兒童是一類特殊的人群,他們的人生剛剛起步,就被社會淘汰了。一旦被確診,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兒童精神障礙發(fā)病率雖然呈上升趨勢,發(fā)病率較成人低,但是預后不如成人,且兒童無獨立生活的能力,依賴監(jiān)護人。將健康教育應用于兒童精神科普通門診護理中,對患兒監(jiān)護人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指導對患兒日常的照顧及心理護理,能夠使部分家屬對自己教育方法不對造成的后果有新的認識,提高門診就診的滿意度[3]。實施健康教育在兒童精神科普通門診護理工作中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