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碧心
(西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四川 成都)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臨床死亡率較高的重癥疾病,是一種對胰腺和(或)身體其他器官被消化酶自我消化所產(chǎn)生的化學性炎癥疾病[1]。SAP患者早期主要為高分解代謝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況急速下降,血液中的谷氨酰胺(Gln)水平下降[2],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通過研究表明,早期腸內(nèi)營養(yǎng)(EEN)可有效保護SAP患者腸黏膜屏障、抑制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本次研究通過對SAP患者采用Gln聯(lián)合EEN支持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了觀察與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84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3]相關標準確診,于發(fā)病后48 h內(nèi)入院就診,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評定標準Ⅱ(APACHEⅡ)評分均超過8分。排除患有繼發(fā)性胰腺炎、惡性腫瘤、血液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以及相關藥物過敏史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觀察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37~72歲,平均(50.62±5.74)歲;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評定標準Ⅱ(APACHE Ⅱ)評分 8~12分,平均(9.76±1.12)分。對照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39~71歲,平均(49.48±6.06)歲;APACHE Ⅱ評分 8~12 分,平均(9.63±1.44)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氧、禁食、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并且依據(jù)患者生化檢查給予抗菌藥物等治療。對照組患者于入院第1天經(jīng)X線下于Treitz韌帶下30~40 cm處置鼻腸管,采用間歇式營養(yǎng)輸注泵,注意控制泵速。對患者持續(xù)滴注生理鹽水,后改用泵入腸內(nèi)營養(yǎng)渾濁液(TPF),確定患者無不適情況后,給予全量腸內(nèi)營養(yǎng),初始泵入速度為15~20 mL/h,逐漸增加至80~100 mL/h。第1天劑量約為全量的一半,確定患者耐受可于第2天采用全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0.4 g/kg,加于腸內(nèi)營養(yǎng)混懸液中由鼻飼管輸入。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指標(ALT、AST、BUN、SCr)和營養(yǎng)指標(PAB、ALB、TF)。療效評價標準[4]:①顯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各項指標恢復正常;②有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各項指標有明顯的改善;③無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以及各項指標均無改善甚至加重。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s)表示,若體現(xiàn)為P<0.05,則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顯效 28例(66.67%),有效 12例(28.57%),無效2例(4.76%),總有效率為95.24%;對照組:顯效 15例(35.71%),有效18例(42.86%),無效9例(21.43%),總有效率為78.57%。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觀 察 組, 治 療 前:ALT(67.74±5.12)U/L,AST(76.72±5.83)U/L,BUN(8.63±1.08)mmol/L,SCr(151.68±22.74)μmol/L; 治 療 后:ALT(30.83±4.06)U/L,AST(22.44±4.82)U/L,BUN(3.43±1.61)mmol/L,SCr(97.56±14.12)μmol/L。 對 照 組,治 療 前:ALT(67.83±5.06)U/L,AST(76.83±5.66)U/L,BUN(8.57±1.12)mmol/L,SCr(151.72±22.66)μmol/L;治 療后:ALT(50.02±3.27)U/L,AST(49.85±4.02)U/L,BUN(5.68±1.73)mmol/L,SCr(114.23±14.08)μmol/L。治療前,兩組肝腎功能指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肝腎功能指標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觀 察 組,治 療 前:PAB(152.92±36.06)mg/L,ALB(21.95±3.44)g/L,TF(1.39±0.44)g/L; 治療 后:PAB(222.07±35.14)mg/L,ALB(30.02±2.85)g/L,TF(1.96±0.36)g/L。對照組,治療前:PAB(152.84±36.22)mg/L,ALB(22.03±3.26)g/L,TF(1.41±0.39)g/L;治 療 后:PAB(175.96±40.25)mg/L,ALB(25.26±2.77)g/L,TF(1.74±0.25)g/L。治療前,兩組營養(yǎng)指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營養(yǎng)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起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是ICU常見的急危重癥,該病可累及胰腺及全身其他重要臟器,胰腺通過釋放大量的消化酶和炎癥介質(zhì),引起全身性的急性化學性炎癥反應[5]。
由于SAP患者代謝加快,營養(yǎng)治療變得十分重要,營養(yǎng)治療主要有腸內(nèi)營養(yǎng)和腸外營養(yǎng)。但SAP患者長期接受腸外營養(yǎng)可損傷機體腸黏膜屏障,引起腸道細菌移位和內(nèi)毒素血癥,加重胰腺損害。腸內(nèi)治療則可避免腸外治療的弊端,與谷氨酰胺聯(lián)合應用,可顯著降低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減輕炎癥反應,有效維持肝腎功能和腸道屏障功能,為機體提供能量,改善代謝。
谷氨酰胺是體內(nèi)最豐富的不飽和氨基酸,其為腸道黏膜上皮細胞和腸道相關免疫細胞的迅速分裂提供原料[6]。通過促進HSP70增殖避免腸道上皮細胞的凋亡,保持正常腸道黏膜結構及蛋白質(zhì)含量,改善腸道免疫功能,減少腸道細菌及內(nèi)毒素的易位[7]。人體一旦缺乏谷氨酰胺,會引發(fā)一系列生理病理問題,例如:腸道黏膜損傷、黏膜通透性增加、細菌移位及免疫功能低下等[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谷氨酰胺聯(lián)合早期腸內(nèi)營養(yǎng)治療,治療效果有明顯提升,觀察組患者在肝腎功能各項指標水平(ALT、AST、BUN、SCr)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各項營養(yǎng)指標水平(PAB、ALB、TF)相較于對照組也均有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與單一EEN治療相比,Gln聯(lián)合EEN支持治療可有效地降低SAP患者的高分解代謝,抑制炎癥反應,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