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推進,高校英語教師意識到應當在英語課堂中加入豐富的課堂活動,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文章以大學英語課堂為例,就英語課堂活動的定義、意義、設計原則以及設計步驟,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大學英語教學;英語課堂活動;課堂活動設計
[作者簡介]王靜靜(1988—),女,河南周口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7-0-02[收稿日期] 2020-05-26
一、引言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習者需要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通過理解、重復、靈活地運用新的語言知識,達到表達自我以及與他人交流的目的。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如翻譯法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都是由老師來講授知識要點,學生需要按照既定的要求來進行大量的實踐練習,掌握既定的語言規(guī)律。這種英語教學模式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配合度較高的學生完成知識點的掌握。但學生只能被動和機械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缺少表達和交流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無法將掌握的語言知識和規(guī)律實際運用到口語交際中,也就產(chǎn)生了所謂的“啞巴英語”,這種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英語學習者的語言交際需求。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甚至覺得英語學習枯燥乏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二、英語課堂活動的定義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中為了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既定的教學內(nèi)容和材料,采用特定的教學手段而實施的師生互動的活動。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對語言知識、語言結(jié)構(gòu)和語法規(guī)律較為側(cè)重,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放在語言點的學習上面,例如對詞匯的講解、對語法現(xiàn)象的解釋、舉例,以及對句型結(jié)構(gòu)的練習等。
三、課堂活動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
課堂活動設計是否合理、課堂活動實施是否有效,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至關(guān)重要。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從不同層面和不同維度,界定著一節(jié)英語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定語從句的用法為例,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步驟:(1)教師介紹定語從句的概念和分類,分析先行詞、引導詞和從句的作用和構(gòu)成;(2)教師舉例說明引導詞的選用原則;(3)學生按照老師講解的知識要點完成練習題,如單項選擇題、翻譯題等;(4)教師針對學生的做題情況給出反饋和進一步講解;(5)總結(jié)回顧本課學習要點。英語課堂中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學生大多性格內(nèi)向,不擅長交際,缺乏自信心,英語學習較為被動。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綜合能力
豐富有趣、切實有效的課堂活動組織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和經(jīng)驗,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合作意識。
四、設計教學活動的原則
中國著名的外語教育專家魯子問教授在《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提到了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四個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真實興趣原則、真實語用原則、動態(tài)調(diào)整原則。這四個原則的提出,為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一)學生主體性原則
課堂活動的實施需要將學生作為實踐的主體,充分地激發(fā)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主動地獲取新的知識。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境,讓學生有機會主動地完成意義的建構(gòu),真正地在課堂中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引起共鳴,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
(二)真實興趣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把握英語教育的教育因素的真實內(nèi)涵,特別是英語教育的真實目的、學習者的真實目的和動力、真實學習興趣和真實學習困難、真實學習機制等,并應該根據(jù)真實的英語教育因素,運用語義真實、語境真實、語用真實的英語教學材料、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技巧、教學技術(shù),給英語學習者輸入真實的英語,以利于提高英語教育的教育質(zhì)量、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魯子問,2004)
(三)真實語用原則
在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教師要遵循真實的語用原則,使學生能在活動中運用到英語語言的規(guī)范和習慣,在真實的語境中得以表達自己的意思。傳統(tǒng)的語言操練側(cè)重于語言形式,通過短時間內(nèi)的不斷重復,達到對特定語言結(jié)構(gòu)的運用。實現(xiàn)語用功能的教學活動則能在操練的基礎上,設計活動參與者之間的信息差,使得交際成為活動的必要內(nèi)容,通過教學活動的實施,達到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的目的。
(四)動態(tài)調(diào)整原則
設計教學活動要盡可能地多樣化,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靈活的調(diào)整,避免一成不變。教師要深入地了解學情,了解學習者的特點和學習困難所在,設計的教學活動難度適宜,既要能夠給學生一定的挑戰(zhàn),又不能難度過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五、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步驟
(一)明確教學總體目標
教師要通過具象化、可衡量的指標來明確教學目標。如:教學過程完成之后,學生能夠用一般現(xiàn)在時來描述自己一天的作息習慣。
(二)明確前提技能
明確為實現(xiàn)最終目標需要為學生搭建哪些腳手架(scaffolding),即學生需要掌握的前提技能有哪些,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活動指令使學生快速理解在接下來的課堂活動中應該完成哪些任務,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三)選擇課堂教學活動類型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選定教學活動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和活動類型。英國教育家安德魯·懷特、大衛(wèi)·貝特里奇和邁克爾·巴克比在《語言學習游戲》(Games of Language Learning)一書中,按照語言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主要的參與方式,將英語教學游戲分為七個類型:(1)行動型:位置移動、手勢表演、繪畫、完成指令等。學習者需要根據(jù)閱讀或聽力內(nèi)容,以非語言形式給出相應的反應;(2)辨別型:分辨、猜測、推理等。學習者需將難以辨別的事物與事實加以對比和辨別,這種類型的活動會給學習者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3)描述型:學習者需以口語或?qū)懽鞯姆绞?,準確地向他人描述某個事物,以便于后者根據(jù)學習者的描述來完成某個任務,例如畫出一幅畫。學習者可以進行客觀的描述,也可以主觀描述,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聯(lián)想。(4)關(guān)聯(lián)型:比較、匹配、分組。學習者需對不同類型的信息,如圖片、文本等進行關(guān)聯(lián)、比較、匹配或分組。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將使用語言來對這些信息的分組加以描述或評價。(5)排序型:學習者需將碎片式的信息按照質(zhì)量、重要程度來進行排序,或者將文本、圖片、物品等按照發(fā)展順序進行排列。(6)識記型:學習者需努力識記某些內(nèi)容,并根據(jù)識記的內(nèi)容與他人進行交流。(7)創(chuàng)造型:學習者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如編故事、寫詩,或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其他的作品等。
(四)根據(jù)教學實際改編教學活動
根據(jù)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同,教師需要設計不同功能的課堂活動。如: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可加入用來活躍課堂氣氛,帶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課堂活動。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如詞匯學習、聽力訓練、閱讀理解、寫作技巧、口語訓練等不同維度,需要不同類型的課堂活動設計。因此,課堂活動的類型只是一種原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活動都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jù)學習對象、學習內(nèi)容的不同而進行相應的改編,從而在教學實踐中滿足不同的課堂需要。
六、結(jié)語
通過不斷設計和開展有效的英語課堂活動,及時地進行總結(jié)、反思和改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夠得到提高,教師能夠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同時學生也能夠通過“從用出發(fā)”“在做中學”來鍛煉語言技能、使用語言來表達和交流,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Andrew Wright,David Betteridge & Michael Buckby. Games for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1-10.
[2]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47-60.
[3]Janice Yalden. 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43-145.
[4]Mary Spratt,Alan Pulverness,Melanie Williams.The Teaching Knowledge Test Cours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美]R.M.加涅,等.教學設計原理[M].皮連生,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劉丹.基于翻轉(zhuǎn)課堂的大學英語課程活動設計探析[J].高教學刊,2015(18):93-94+96.
[7]魯子問.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18-30.
[8]孫蕊.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素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and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reform,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nglish teachers have realiz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more meaningful classroom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The thesis makes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classroom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activity designing, with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classroom activities; classroom activity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