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偉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構建高效課堂成了初中地理學科的重要教學目標。從當前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來看,教師要想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有效建構,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xiàn)他們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意識到地理的重要性,為進一步推動初中地理教學發(fā)展提供支持。
一、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興趣導入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紤]到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需求,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導入時,一方面要保證內容的趣味性可以滿足學生興趣需求,另一方面要讓學生產(chǎn)生認知沖突,進而形成探究動力,從而發(fā)揮信息技術導入的作用,為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海陸的變遷》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課堂教學導入階段,先向學生提出“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并進行討論。之后,我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地球海陸變遷的視頻資料,帶給學生感官上的沖擊,讓學生對“山脈是因為陸地板塊撞擊、擠壓而形成”的結論產(chǎn)生懷疑,并讓他們帶著疑問去進行本課的知識探究,讓他們明白山川、峽谷、高原、平原等都是因為海陸變遷中的垂直運動而導致的,從而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探究興趣,幫助他們完成對地理知識的積累。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增強學習體驗
初中地理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教師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措施。然而,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有些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以灌輸為主。這種單一的口述講解方式,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應付考試,但難以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為了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構建高效地理課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
通過對新課標內容的學習和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教學方法都適用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如自主探究法、任務驅動法、合作探究法等。不同的教育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民族》時,我在充分研究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為他們設計了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在該模式中,學生要完全依靠自己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找出關鍵性知識并進行歸納和總結。然后,我組織學生針對自主學習內容進行經(jīng)驗交流,讓他們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習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從而做到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完成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進行趣味實踐,培養(yǎng)學以致用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實踐是最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地理教學實踐,能夠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知識應用能力,這對實現(xiàn)初中地理素質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角度來看,教學實踐可以分為課堂實踐與課后實踐兩個方面。為了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教師要保證實踐內容具有趣味性。例如,在教學《疆域》后,我在課堂上為學生設計了拼圖游戲。在該游戲中,學生需要完成對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在地圖上的拼裝,由此來幫助學生了解各省級行政區(qū)的地理位置、疆域形狀等。又如,在教學《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家觀看天氣預報,并做好本地氣溫變化的記錄,讓學生在不間斷記錄本地氣溫的同時,觀察和發(fā)現(xiàn)本地的氣溫變化情況,并進一步了解本地的氣候條件,為提高學生的地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模式分析,能夠在改變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必須能夠有效掌握并處理好學生興趣與知識內容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可以在興趣的支持下主動地進行地理知識的探究,從而實現(xiàn)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教育目標,為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