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幼兒在園一日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離園活動是以幼兒有序、安全地離園為目標進行的短時間活動。本文從幼兒園離園活動實踐狀態(tài)著手,重點研究了活動的實踐對策,旨在幫助幼兒園教師規(guī)避離園環(huán)節(jié)無序、散漫等問題,提高離園活動的組織效率。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園;離園活動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46-0007-02
引 言
幼兒園的重要任務是打破幼兒家庭時間、空間、環(huán)境上的制約,為幼兒提供身心、質量發(fā)展所需的場所。為幼兒提供語言、藝術、科學、社會、健康五個領域的知識學習與活動,不僅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造健康快樂的童年生活,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向他們傳授初級社會與自然知識等。
一、幼兒園離園活動實踐狀態(tài)
第一,隨意式活動狀態(tài)。教師組織活動缺乏規(guī)范性、交流性、紀律性,會較為隨意地組織離園活動。例如,一些教師只是給幼兒隨意發(fā)幾本書或一些積木,并沒有與幼兒進行互動與交流;或當家長來到教室里,教師、幼兒、家長三者的話語混在一起,導致離園活動狀態(tài)雜亂無序,容易形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第二,乏味式活動狀態(tài)。教師會在離園環(huán)節(jié)組織開展兒歌背誦、回顧當天活動等,在紀律性、交流性方面有較好的表現,但缺乏藝術性、趣味性,會使幼兒覺得乏味、枯燥,還會導致幼兒在第二天的活動中興趣明顯降低,漸漸對幼兒園產生厭煩情緒。
第三,常態(tài)式活動狀態(tài)。在離園時,教師基本會提醒幼兒喝水、上廁所、穿戴整齊,收拾好要帶回家的物品,讓幼兒耐心等待父母等,并組織幼兒準備明天要做的活動,分發(fā)相關通知單等,這都屬于離園環(huán)節(jié)中最常態(tài)的活動,具有較高的普遍性、紀律性,但容易增強幼兒因等待父母而產生的焦躁感。
第四,多元式活動狀態(tài)。教師以常態(tài)活動為基礎,利用較短的時間組織幼兒一同進行趣味性、非連續(xù)性的活動或游戲。同時,教師需要針對幼兒的差異性、家長接送順序等調整活動,還應與家長事先進行溝通。在活動未告一段落時,家長可在教室外觀察或一同參與活動,近距離了解幼兒在園內的表現,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能夠更好地配合幼兒園教育[1]。
二、幼兒離園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目前,幼兒園離園活動存在的問題較多,許多幼兒教師不重視幼兒的離園活動,導致幼兒的離園活動松散無序。這樣的離園狀態(tài)很容易讓幼兒產生焦慮情緒,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幼兒離園活動之所以存在問題,與幼兒、家長與教師的狀態(tài)緊密相關。
1.幼兒方面
幼兒在家中與親人朝夕相處,對他們有依戀的情感,如果離開親人的時間太長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甚至有些幼兒會擔心家長工作忙而不來接自己,因此他們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焦急等待家長接自己回家的情況。
2.家長方面
家長因為一天沒有看到孩子,通常會提前來到幼兒園。部分家長到幼兒園后會偷偷張望,希望看到孩子在園的表現。而當教師將幼兒送出后,有些家長會大聲喊孩子的名字,甚至一擁而上而導致安全問題的出現。
3.教師方面
有些幼兒教師在離園活動中無心準備,只是讓幼兒坐著等家長,這樣會讓幼兒對上幼兒園失去興趣。有些幼兒教師忽略了幼兒的特點,只是發(fā)幾本圖書讓他們看,但有些幼兒不愿意看書,甚至會將圖書損壞。還有的幼兒教師在離園活動中帶領幼兒進行戶外活動,導致幼兒情緒高漲難以管理,從而出現安全問題。
三、幼兒園離園活動概述實踐研究
1.開展豐富的離園活動
(1)回憶型離園活動
幼兒園一日活動內容較為豐富,但幼兒的表達能力有限,難以自己組織簡練的語言與家長溝通。因此,教師應占用小部分離園準備時間,進行當天活動小總結,概括一天中的重要活動。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歸納、整理的好習慣,還可以與家長進行間接溝通。在進行總結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回憶當天的“高亮”時刻,如創(chuàng)設當時的情境,由幾名幼兒自己表演當時發(fā)生的事情,其他幼兒可以補充,通過小小的良性競爭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2)故事型離園活動
講故事可以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很快安靜下來。需要注意的是,故事的選取要注意篇幅、趣味性,同時要結合其他形式的活動,提升故事的豐富性。例如,教師可以設立一個讀書角,放一些有趣、簡短的故事集,每天讓幼兒評選一名當天進步最大的小伙伴,賦予其優(yōu)先挑選故事和決定誰來“演”故事中角色的權利。當教師講故事時,這名幼兒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并督促其他幼兒保持安靜,從而豐富故事內容,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音樂型離園活動
適合幼兒玩的音樂型游戲有很多,如傳統(tǒng)的開火車、洗手絹等。教師利用幼兒喜歡的音樂來串聯游戲,不僅可以減少體力浪費,還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音樂型游戲沒有人數限制,幼兒可以自主進行游戲,因此當家長接走某一名幼兒時,不會影響其他幼兒繼續(xù)游戲。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只剩下幾名幼兒的情況下,教師應將音樂型游戲轉為自主型活動,避免幼兒產生孤獨感。
(4)自主型離園活動
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立圖書角,放置繪本、故事集,當僅剩幾名幼兒時,教師可帶領他們一起閱讀圖書,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與降低他們等待時的焦急感。教師也可以帶領幼兒進行簡單的桌面游戲,如搭積木、繪畫等,注意讓幼兒共同行動,避免出現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教師還可讓幼兒進行玩具分享,設立一個專門分享玩具的活動日,在離園時進行玩具交換,并要求幼兒必須征得別人同意再進行玩具交換。這不僅可以增進幼兒之間的感情,還可以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師可以以玩具日為基礎,引申其他類型的活動,如趣物分享、拼圖分享等[2]。
2.提倡家長共同參與
學前教育的成效與家長有直接聯系。在學前階段,教師應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并在離園活動中、活動后讓家長共同參與[3]。一方面,在離園活動中,若家長直接進入教室,很容易造成離園活動中斷,從而擾亂活動紀律,不利于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教師應與家長溝通好接幼兒的時間,同時注意離園時段家長的往來情況等,務必保證每名幼兒的安全。此外,教師還可讓家長推遲接幼兒時間,趁此觀察幼兒的情緒狀態(tài),及時進行契機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
另一方面,教師還可利用離園短暫的5~10分鐘時間,讓家長參與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興趣、表現,培養(yǎng)親子之間的感情。同時,家長也可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真實情況。此外,家長與家長之間也可以進行協(xié)商,扮演“陌生人”來接其他幼兒,這不僅可以考查幼兒的安全意識,還可以此為例教育其他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順利開展離園活動的保障,離園活動瑣碎而有規(guī)律,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離園習慣能夠有效減少離園問題的出現。因此幼兒教師要重視幼兒離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如讓幼兒離園前將自己的物品整理好,禁止幼兒在離園時與他人打鬧。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教師還要請家長配合工作以保證幼兒安全離園。比如,在幼兒進行游戲活動時,家長不要打擾幼兒,接幼兒時不要擁擠等。此外,在離園階段,總會有一名或幾名最后回家的幼兒,這些幼兒經常會因無所事事而情緒低落,因此在等待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與情緒變化,并進行契機教育,以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及獨立、自主的性格。例如,針對小班的幼兒,教師應更加耐心、溫柔地安撫幼兒,通過和幼兒交流來緩解他們緊張、害怕的情緒。針對中班的幼兒,教師應注意讓幼兒保持與小伙伴玩耍的狀態(tài);當僅剩一名幼兒時,教師應充當好“同伴”的角色,與幼兒共同進行游戲與活動,從而分散幼兒的注意力。針對大班幼兒,因為他們較為獨立,所以教師可以與幼兒進行溝通與合作游戲,或提問幼兒一些有趣的問題。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幼兒的契機要隨著幼兒的興趣、反應進行調整,以幼兒為主體,重點把握幼兒的心理特征,在幼兒主動性活動中,捕捉能夠進行相應契機教育的瞬間,從而有效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4.其他需要注意事項
第一,同一班級的教師之間應注意工作配合。一方面要注意在離園時段,在幼兒園開放狀態(tài)下幼兒的安全問題,并及時調整、指導離園活動;另一方,教師要注意和家長進行溝通,對幼兒的日常表現、存在問題等進行簡單交流??傊?,教師應以分工明確為前提,共同預防、解決離園時段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從而保證離園活動的質量。
第二,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調整離園活動的類型與側重點,使其符合和滿足幼兒的心理、生理、生長規(guī)律與需求。例如,針對小班的幼兒,教師應以趣味性游戲為主,并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習慣;而對于大班的幼兒,教師應以教育性較高的活動為主,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后續(xù)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第三,除了要注意離園活動的內容,教師還應注意班級特色,在統(tǒng)一安排的活動中,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延伸,并根據每名幼兒的個體差異,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班級的離園活動項目。
結 語
總而言之,經過一天的學習與活動,幼兒在離園前的情緒是最為活躍的,且家長到達幼兒園的時間不統(tǒng)一,這就需要教師留心幼兒情況,同時與家長進行一定的交流。優(yōu)質的離園活動對幼兒的在園生活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能使幼兒對在園生活充滿期待和向往。因此,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離園活動,充分利用有趣的離園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保證活動狀態(tài)的規(guī)范、有序與幼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顧衛(wèi)紅.小班幼兒離園活動五部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9):98.
李敏.幼兒離園環(huán)節(jié)的思與行[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223+226.
廖鳳,李維.利用離園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J].基礎教育參考,2018(09):61-63.
作者簡介:戶麗芳(1989.2—),女,安徽宿州人,教研組長,幼兒園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