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琴 甘晶晶 陳金花
[摘要] 目的 對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骨折患者傷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49例糖尿病骨折且傷口感染患者為入選研究對象,收治時間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按照計算機分組法將49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分別采取常規(guī)護理、護理干預,對比護理效果。結(jié)果 ①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100.0%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8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研究組患者生活狀態(tài)、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骨折傷口感染中發(fā)揮著重要意義,在提高護理滿意度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 護理干預;糖尿病;骨折;傷口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11(a)-01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wou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ractures.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ractures and wound infection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treatment period was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grouping method, 49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ing routine nurs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mpare nursing effects. Results 1.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0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8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2.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had higher life status,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und infection of diabetic fractures. 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le improv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Diabetes; Fracture; Wound infection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且多發(fā)的一種疾病,以往糖尿病是一種老年疾病,但是目前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不僅逐年增加,更呈年輕化的趨勢[1]。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機體免疫能力比較差,伴隨著疾病的發(fā)展甚至會損害重要器官,威脅著患者生命安全[2]。與健康人群骨折比較,糖尿病患者在骨折后受到了糖代謝紊亂的影響,因此患者傷口感染的發(fā)生率極高,不利于骨折的康復,對于糖尿病骨折傷口感染患者來說,除了積極的治療外,有效的護理也有著重要意義[3]。目前,人們生活質(zhì)量在不斷的提高,隨之健康意識等也有所提升,再加上醫(yī)療模式不斷的改變,常規(guī)護理已經(jīng)不能滿足就診患者的需求,隨之尋找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有著重大意義。此次研究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9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骨折傷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研究對象為糖尿病骨折且傷口感染患者,按照計算機分組法將49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24例患者為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在42~63歲,平均年齡為(52.5±5.0)歲;糖尿病病程4~25年,平均病程為(14.5±2.3)年;摔倒骨折、交通事故骨折、外力受傷骨折患者分別為8例、10例、6例。25例患者為研究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在42~65歲,平均年齡為(53.5±5.2)歲;糖尿病病程4~26年,平均病程為(15.0±2.5)年;摔倒骨折、交通事故骨折、外力受傷骨折患者分別為9例、9例、7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①環(huán)境護理:做好病房的通風、打掃、消毒工作,維持好病房內(nèi)溫度及濕度,提高患者的舒適程度。②血糖護理: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糖變化,根據(jù)患者血糖實際情況使用針對性的藥物,將血糖血水控制在正常范圍內(nèi)。③病情護理:根據(jù)患者骨折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方案,并向患者講解康復鍛煉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從性。
1.2.2 研究組 ?該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①宣教干預:在進行宣教前,護理人員首先掌握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實際情況,然后通過詢問的方式確定患者對糖尿病的掌握程度、用藥情況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的宣教,在宣教時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降糖藥物的種類、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等,使患者意識到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處理低血糖的相關方法,當患者出現(xiàn)饑餓感、頭暈等癥狀時,首先懷疑患者為低血糖,先予以患者糖果或糖水,然后告知醫(yī)生,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檢查、處理。②心理干預:骨折因素對機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再加上有糖尿病的癥狀,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比較差,護理人員應多抽時間與患者交流,不僅要將具體病情告知患者,更要耐心地傾聽患者內(nèi)心真實想法,不斷地鼓勵、安慰患者。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協(xié)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狀態(tài)。③飲食干預:手術對機體有一定的傷害,再加上各種檢查等,降低了患者的食欲。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合理地攝入每餐的熱量,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糖尿病的影響,患者的飲食應格外注意,過多或過少地進食對機體造成的危害均比較大,避免發(fā)生酮癥酸中毒。④藥物干預: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糖水平變化,根據(jù)血糖水平實際情況合理的調(diào)整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在使用后密切關注患者的變化,以免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⑤感染護理: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過程應全程無菌操作,手術室內(nèi)設備與進出人員嚴格消毒;嚴格控制手術室內(nèi)的溫度與濕度,確保手術室內(nèi)的空氣質(zhì)量;對手術流程的相關管理措施進行加強與完善;取得患者配合,盡量縮短手術時間,護理人員依據(jù)主刀醫(yī)生習慣做好手術器械的擺放工作,保障手術相關物品的充足準備;手術結(jié)束后對出血、患肢血供進行觀察,尤其是患者的疼痛程度。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幾率極高,術后應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深呼吸,叮囑患者多飲水;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計劃,以免發(fā)生墜積性肺炎、褥瘡、下肢靜脈血栓;針對發(fā)生傷口感染的患者來說護理人員應格外注意,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避免感染的加重;保持傷口敷料引流管的通暢,觀察引流液的性質(zhì),避免形成血腫,對于尿失禁患者來說可留置尿管,避免影響傷口的預后;對于煩躁不安患者適當?shù)氖褂面?zhèn)靜藥物、約束上肢,以免敷料出現(xiàn)撕脫等現(xiàn)象。
1.3 ?觀察指標
①患者在出院前填寫該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問卷的內(nèi)容包括環(huán)境、護理技術等,總分為100分,分為3項,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②按照生活質(zhì)量綜合評定問卷判定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在此量表中包含4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為100分,得分的高低與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好壞有直接關系。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x±s),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護理總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為83.3%,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100.0%,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zhì)量評分
研究組患者生活狀態(tài)、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比對照組高,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血糖水平
兩組患者干預前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顯著下降(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多糖代謝障礙性疾病,對各系統(tǒng)造成的危害比較大,進而導致全身性骨質(zhì)疏松,從而增加了骨折的發(fā)生風險。受到糖尿病病情的影響,一旦發(fā)生骨折,因營養(yǎng)代謝使血供不足,再加上在骨折的過程中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發(fā)生了改變,因而加重的患者的病情,不利于骨折的康復,尤其是傷口感染[4]。傷口愈合是比較復雜的過程,糖尿病患者長期受到高血糖損害血管、神經(jīng)等影響,增厚了管壁,導致皮膚血液供應不足,延緩了傷口愈合的速度[5]。
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實施護理干預后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zhì)量。對于骨科手術來說糖尿病并不是禁忌癥,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受到機體代謝紊亂因素的影響,增加了手術的難度與風險,再加上骨科患者需要臥床休養(yǎng),因此加重了糖尿病疾病,想要控制血糖水平有一定的難度[6]。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骨折傷口感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如下:①護理干預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②增加了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感情,使患者更加信任、依賴護理人員,不僅利于護理工作的實施,也減少了醫(yī)護糾紛的發(fā)生,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③護理干預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使護理工作具有整體性,更不斷地完善了護理流程,促進了傷口的愈合;④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宣教,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也可及時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更利于骨折的康復[7-8]。在該次研究中,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生活狀態(tài)、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等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與以往的報道研究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該次研究說明通過對糖尿病骨折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從而減少患者傷口感染,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骨折傷口感染中發(fā)揮著重要意義,在提高護理滿意度的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徐愛花,王琨,滕云.骨科護理人員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對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后感染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 25(14):104-106.
[2] ?李佳憶,來積芳,馮宜蒀.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0):70-82.
[3] ?陳億芬.預見性護理策略改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作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8,15(35):65-69.
[4] ?羅美珠.骨科護理人員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對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后感染的影響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 21(24):150-151.
[5] ?孫婷婷.糖尿病骨折患者傷口感染的護理策略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7):294-295.
[6] ?唐攀,蘇小蘭,王鳳玲,等.糖尿病骨折患者傷口感染的護理對策[J].西部醫(yī)學,2015,27(9):1425-1428.
[7] ?寧禮彬.糖尿病骨折患者傷口感染的護理策略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4):80-82.
[8] ?王雅麗,洪瑞芬.優(yōu)質(zhì)綜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骨折合并傷口感染患者中應用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159-160.
(收稿日期: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