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用各種形式的“積分卡”積分,然后換取“禮物”,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商家給的“福利”。我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是,不要因小失大,不要沉迷。
我曾在一家超市辦了一張積分卡,說是可以用積分兌換商品。從那以后,我只在這一家超市買東西??粗e分增長,越來越接近兌換目標(biāo),心中還暗喜。商家大概也是掌握了顧客的這種心理。
我很在乎購物積分,為了積多點分,我甚至買了些原本可買可不買的用品,有一次收銀員沒能給我積分,我還特意找到服務(wù)臺,把分積上。這樣大半年過去了,我查看積分卡,竟然有7000多的積分,也就是說我買了7000多元的東西。我心中有了成就感:點滴積累,終于匯聚成河,可以用積分換商品了。
我在超市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3000多積分可以兌換一盒香皂,5000多積分可以兌換一個刷牙杯,也就是說,相當(dāng)于我花費3000多元只獲贈了一盒香皂,花費5000多元只獲贈了一個刷牙杯?!坝梅e分兌換商品”,實際上只圖了個名副其實的蠅頭小利。最后,我用7000多積分兌換了兩只盤子。盤子拿回家后,我不小心碰碎了一只。我仔細看了看,那種盤子質(zhì)量不好,特別薄,很容易碎。
算了一筆賬,這大半年我在這家超市多花的錢遠遠超過了積分兌換的商品的價值。因為我的心被“積分卡”綁架了,錯過了去別的超市貨比三家購物的機會。別的超市很多商品更加物美價廉,但想到能積分,我也會在這家超市消費。現(xiàn)在看來,我成了被小恩小惠蒙蔽的傻瓜。
再想想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有時候也會被一種無形的“積分卡”所困。
我的表弟在一家工廠工作,這家工廠為了留住能力高的工人,三兩年會漲一次工資,漲的金額極少,勝在可累積。這些年,表弟有好幾次機會跳槽去更好的地方工作,可他總是貪戀工廠的累積工齡福利以及經(jīng)驗積蓄而成的舒適圈,沒有離開。多年過去了,這家工廠的效益越來越差,待遇隨之降低,累積的工齡獎勵也沒有了。
表弟是被眼前無形的“積分卡”困住了,沒有把眼光放長遠,以為分越積越多,最終所得一定會很豐厚,而沒有評估會否得不償失。殊不知,這些眼前的蠅頭小利正是困住自己發(fā)展的一種桎梏。
生活中還有很多無形的“積分卡”,有的“積分卡”不僅沒給你的未來帶來好處,還會讓人生隨之打折。所以,當(dāng)一個人生的“積分卡”擺在你面前時,你需要先衡量一下得失,方才決定要“積”還是要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我們在人生大事上,諸如職業(yè)規(guī)劃之類的事,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小利蒙蔽,只有站得高,看長遠,才能不被浮云遮住遠望的眼睛。我們需要有很高的站位和境界,才能把控人生的大方向。如果被“積分卡”所困,而不審慎定度,很可能會因小失大,錯過時機,路也會越走越窄。
不被“積分卡”所困,指的是不被眼前小利所迷惑,凡事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你的人生境界才會開闊起來。
摘自《廣州日報》2020年9月20日 陳明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