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邦枝 李慕榮
(泗洪縣特殊教育學校,江蘇宿遷 223900)
隨著特殊少年兒童的融合教育教學更多地受到關注和支持,在普通學校就讀的讀寫障礙學生也越來越被廣泛關注。讀寫障礙是一種學習障礙,是一種特定的語言障礙,由于文字解碼能力不足,通常在聲韻處理能力上反映出來。這種解碼能力和年齡、其他認知能力及學業(yè)能力并無一定關系,也不是由一般發(fā)展的障礙或感官障礙所導致。除了閱讀能力之外,讀寫障礙還會影響其他和語言相關的能力,如拼寫的能力。
1.閱讀學習。這方面的讀寫障礙表現(xiàn)在:閱讀后不理解內容、常讀錯字、朗讀不流暢,會出現(xiàn)漏字、跳行的現(xiàn)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會出現(xiàn)讀詞顛倒、說話不完整的情況,常逃避書寫任務,書寫不工整,速度慢、寫錯字、易出格。閱讀測試超過及格線的很少。
2.數學學習。這方面的讀寫障礙表現(xiàn)在:對文字題的理解較為困難,乘法表記不牢,常常遺忘;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有多動癥的表現(xiàn),邏輯推算困難,對順序或者數量的概念不清晰??荚嚂r文字題幾乎得不到分,總分通常在60分以下。
3.其他學習。美術、音樂學習與其他同學水平均等,甚至有超出部分,但運動能力低于其他同學的平均水平,感統(tǒng)協(xié)調能力不佳。
有讀寫障礙的兒童雖樂于與同伴交往,但有自卑心理,往往害羞或過于急躁,急于獲得同伴的認同與贊賞,缺乏自信;在交往實際中沒有固定的友好同伴,總想嘗試發(fā)展一段友誼,但又常以失敗告終;生活自理能力強,遵守學校規(guī)則,服從指令;容易情緒化,遭遇交往挫折后常會進行消極的自我暗示,如“我是傻瓜”“大家都不喜歡我”等想法。
1.更新觀念,營造融合校園文化。融合教育工作雖已經推行,但不少普通學校的領導、教師對其了解甚少。因此,各市、縣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可借助行政宣導和業(yè)務培訓的形式有序列、有針對性地引導各校深入了解《殘疾人教育條例》《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計劃》《教育部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法規(guī)精神,逐步讓大眾認識到國家層面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全面推進融合教育的要求。通過特殊教育通識培訓、特殊教育專業(yè)技能培訓、跟崗培訓等提高普通學校教師對特殊障礙兒童的干預技能,結合相關專題介紹特教影片如《地球上的星星》《擁抱讀寫障礙》《不可告人》《探秘讀寫障礙者的傳奇人生》等,引導普通教育工作者理解、尊重、接納特殊障礙人群,有效提升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學校要積極倡導尊重生命、包容接納、平等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校風、班風,把生命多樣化理念、融合發(fā)展理念融入學校管理,建立學生之間的同伴互助制度,結對幫扶,創(chuàng)設有利于讀寫障礙孩子和普通孩子共同成長的良好校園環(huán)境。
2.加強宣導,引導家長更新觀念。對于社會的不理解,家長的不認同,教育局、特教中心借助媒體宣傳、“扶殘濟困”專題系列演講、送教上門事跡展播、公眾號宣傳等多種形式讓大眾了解并熟知包括讀寫障礙兒童在內的各類障礙兒童,引導社會和家長知曉普通孩子也需要一個完整的教育。這個完整教育的融入過程對普通孩子的教育意義相當重大,這也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
普通學校課程標準的設置是針對普通健全兒童而言的,對讀寫障礙兒童要根據讀寫障礙的類別和程度適當降低難度、調整目標。
1.了解起點,協(xié)同制定。在調整課程時需以發(fā)展性為原則,要以兒童的發(fā)展作為起點,無論兒童的起點如何低,個性特征差距如何大,課程調整都要與他的實際水平相結合。通過平時的課堂觀察,單字命名測試、詞語命名測試、一分鐘讀詞測試等對兒童進行讀寫能力測試,分析目前兒童學習水平,了解實際起點。隨后,負責巡回指導的特殊教育教師及時與普校設立的融合工作小組相應學科的教師取得聯(lián)系,根據兒童讀寫實際起點共同商定課程調整的內容和方法,在實施過程中相互溝通,了解兒童學習情況,便于及時、合理調整進度和內容,科學轉化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對讀寫障礙兒童教育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2.一人一案,靈活教學。課程調整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個別化教學進行的,一人一案是為兒童量身打造的個別教育計劃。讀寫障礙兒童的特殊情況凸顯了個別化教育的重要性。個別化教育的關鍵是擬訂并實施個別化教育計劃,通過個別化教育計劃的擬訂,明確讀寫障礙兒童發(fā)展的教育需求和教學重點,靈活進行差異教學,為有效教育提供依據。
1.多媒體直觀教學法?,F(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為讀寫障礙兒童提供了更為直接和生動的教學手段,相比普通兒童而言,讀寫障礙兒童在學習生字詞時更樂于接受直觀形象的言語和動畫教學展示。例如,教學漢字“暖”,如果單純拆分字形進行教學,效果會不盡如人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一邊播放網絡識字動畫,一邊口頭表述:太陽在左上方當空照(出現(xiàn)“日”的字形),右上方伸出一只手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出示“爰”的字形),我們都會感到很溫暖,就像天冷曬太陽一樣,所以“日”和“爰”合起來就是“暖”。教學中通過圖文對照,認清字形、理解字義,以兒歌加強記憶,便于讀寫障礙兒童識記生字詞。
2.游戲教學法。游戲是諸多兒童的樂趣來源,對促進兒童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聯(lián)系起來的游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3.多感官教學法。“讀”與“寫”其實是多種感官協(xié)調運動的過程,在低年級讀寫障礙兒童中運用多感官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和記憶。如學習“菠蘿”一詞時,教師帶實物進入課堂,讓孩子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的方式使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協(xié)同參與。再練習寫一寫、記一記,加強手部肌肉運動和記憶運動,多感官共同參與“菠蘿”一詞的教學,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練習教學法。教學的最終結果指向是掌握和習得知識與技能,對于讀寫障礙兒童來說,大量的練習是必要的,機械性的練習只會引起學生厭煩甚至產生逃避情緒。教師和家長要根據讀寫障礙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練習教學。
閱讀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盡管學習“讀寫”一般并不認為是一個復雜的任務系統(tǒng),但是對于兒童尤其是讀寫障礙兒童來說確是如此。從筆者巡回指導實踐來看,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挖掘讀寫障礙兒童的閃光點,培養(yǎng)其自信心,贏得兒童信任,真誠對待每一位兒童。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讀寫障礙的評估和評價體系,平衡好普通班級學習和資源教室學習之間的關系,充分發(fā)揮融合教育專家團隊的專業(yè)優(yōu)勢,精準評估、精心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