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力量,是專為消滅邪惡而存在的,那就是我。”這是電影《硬漢》中的主人公“老三”的一句口頭禪,作為一個底層的小角色,老三并不屬于社會正義秩序維護(hù)者的陣營,但難得的是,他百折不撓,見義勇為,面對暴力和死亡,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表現(xiàn)出的從容、鎮(zhèn)定、尊嚴(yán)和勇氣令人感慨,或許這正是信仰的力量。
當(dāng)下我們做很多事,注重效率,講求實際,所謂”不打無把握之仗”,“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分析利弊,理性選擇,這本無可厚非,但翻開歷史的長卷,多少仁人志士為了矢志不渝的誓言,為了可以實現(xiàn)的明天而舍生取義的時候,他們并沒有成功的把握,只有成仁的決心,我們是否汗顏?假如生命到了該結(jié)束的時候,回顧每一個平淡日子里的往事,是否會覺得少了點什么?像老三那樣的品質(zhì),那種追逐信仰的決心,正是我們平凡人身上的弱點。
信仰有時干干凈凈,是用一生去詮釋的人格。因此有些事,明知可以做也不做。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令多少文人墨客扼腕嘆息。對于他寧死不過江東的選擇,更是悲壯的令人蒙生許多遐想,唐代詩人杜牧曾經(jīng)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闭J(rèn)為項羽忍一時之羞。卷土重來,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上?,歷史沒有如果。令人意外的是,在眾多評點文章中最懂項羽的人竟然是數(shù)百年之后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這位婉約派大師雖為一介女流卻一反常態(tài)寫下:“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钡溺H鏘贊歌。或許正是李清照這樣一個經(jīng)歷坎坷,飽受顛沛卻堅毅果敢的女性真正讀懂了項羽的貴族氣質(zhì),那種愛惜名節(jié)超過愛惜生命的個人信仰,不禁使人贊嘆:“力拔山兮氣蓋世”,是那么的一塵不染。
信仰有時更轟轟烈烈,是用一生去實現(xiàn)的理想,因此有些事,明知做不成也要做。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杜甫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我想諸葛亮足夠聰明了,他何嘗預(yù)料不到自己失敗的結(jié)局,但為了光復(fù)漢室的理想,不論成敗,也要義無反顧??菇鹈麑⒃里w,一生追逐收拾山河的理想:“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睘榱四莻€他牽掛一生卻岌岌可危的南宋小朝廷。救國,是的,他明知救不了,卻還要救。那是他的使命,更是他的信仰。
不能成功又怎樣呢?當(dāng)一個人的一生只追求一個目標(biāo)時,他們別無選擇,也無需選擇。在信仰的路上,可能真的需要一些固執(zhí)?!安蛔R時務(wù)”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文天祥寧死不屈,譚嗣同慷慨就義,吉鴻昌、方志敏,還有戰(zhàn)爭年代,一個個明知守不住卻灑滿熱血的戰(zhàn)壕,太多太多的人,為了信仰,為了畢生追求,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放棄自己的全部。他們做出抉擇時看不到,看不到未來是怎樣,更看不到,自己戰(zhàn)死沙場后墳?zāi)股蠒酋r花還是狗屎。如果可以,我真想大聲告訴他們,都實現(xiàn)了,因為他們的選擇,一切都實現(xiàn)了。但我又感覺到,他們能看到,或許早就看到。光明,正因為信仰。
最后,想起一個文不對題的故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有一段趙敏為了心上人張無忌而搶婚的情節(jié),面對眾多武林正派人士的阻撓,身邊的人這樣勸他:“世上不如意之事十居八九,勉強不來。”趙敏卻擲地有聲的回應(yīng):“我偏要勉強。”一個女孩子,在面對真愛時,尚且勇敢無畏,可以放下身份,拋開尊嚴(yán),不顧生命。這樣大膽純真的愛情觀或許談不上信仰,但令我動容的是,在追求信仰的路上,我們正應(yīng)該有這樣的執(zhí)拗。這是一種力量,就像老三那樣。
作者簡介
李瀚之(1993—),男,愛好舞文弄墨,有文字在媒體公開發(fā)表,現(xiàn)為江蘇省丁山監(jiān)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