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內鄉(xiāng)縣人民醫(yī)院(474300)陳小力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VBI)作為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等造成血流速度減慢、腦組織供血不足,從而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癥狀,臨床上主要通過血管擴張劑、鈣離子拮抗劑、中藥等進行治療[1]。為了提高VBI患者的生活質量,現研究葛酮通絡膠囊聯(lián)合倍他司汀對VBI患者癥狀改善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收治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患者78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對照組采用復方丹參聯(lián)合低分子右旋糖酐,試驗組采用葛酮通絡膠囊聯(lián)合倍他司汀,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40~72歲,平均(53.61±4.54)歲;試驗組男19例,女20例,年齡42~70歲,平均(53.60±4.55)歲,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可比。納入患者經臨床確診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排除免疫系統(tǒng)疾病、藥物過敏的患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復方丹參(生產廠家:廣東省博羅先鋒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聯(lián)合低分子右旋糖酐(上海長征富民金山制藥有限公司)500mL靜脈滴注,8~16mL/d;試驗組采用葛酮通絡膠囊(生產廠家:安徽九方制藥有限公司)口服,2粒/次,2次/d,倍他司?。ㄉa廠家:上海信宜九福藥業(yè)有限公司)30mL加入500mL(5%)靜脈滴注,1次/d,治療期間禁止使用中樞藥物,兩組均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觀察兩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以率(%)和(±s)表示,采用X2和t 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 試驗組頭暈發(fā)作時間(13.21±3.22)min,發(fā)作頻率(2.01±0.52)次/d,對照組頭暈發(fā)作時間(18.67±3.27)min,發(fā)作頻率(3.64±0.54)次/d,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 試驗組全血高切比黏度(5.53±0.92)mPa·s、全血低切比黏度(7.82±1.04)mPa·s、血漿比黏度(1.71±0.52)mPa·s優(yōu)于對照組(7.02±0.98)mPa·s、(9.31±1.08)mPa·s、(1.97±0.54)mPa·s,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VBI作為老年易發(fā)病,與老年人多易患心腦血管疾病有關,隨著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發(fā)病率日益增加,造成患者惡心嘔吐、頭暈目眩、肢體障礙、視力模糊等癥狀,嚴重時危害生命安全[2]。葛酮通絡膠囊作為二類新藥,主要成分為葛根總黃酮,是包含葛根素、大豆苷、葛根素-7-木糖苷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藥理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擴張腦血管、促進腦循環(huán)作用,有效改善腦血液供應,降低血液粘稠度,緩解血液高凝狀態(tài),葛根總黃酮能擴張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降低心肌耗氧量。倍他司汀作為組胺受體弱激動劑,是H3受體高效強拮抗劑,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產生顯著擴張作用,達到改善血循環(huán),提高耳蝸及前庭的血流量,減輕內耳淋巴水腫,提高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細胞外液吸收率,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研究兩者合用治療VBI的效果,結果表明,試驗組頭暈發(fā)作時間、發(fā)作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全血高切比黏度、全血低切比黏度、血漿比黏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葛酮通絡膠囊聯(lián)合倍他司汀明顯改善VBI患者的眩暈發(fā)作癥狀,患者機體微循環(huán)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葛酮通絡膠囊聯(lián)合倍他司汀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患者癥狀,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