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雄,曾偉,鄧永強,陳曉云
(四川省陽平種牛場,四川 洪雅 620360)
犢牛臍帶炎是犢牛臍帶及周圍組織的炎癥,多為細菌感染引起。根據(jù)感染性質(zhì)、程度可分為臍血管炎、臍帶壞疽、臍帶潰瘍。
患牛為母牛,人工助產(chǎn)產(chǎn)下,初生重48 kg,產(chǎn)后用碘酒浸泡消毒臍帶,其出生17 d 后發(fā)病,表現(xiàn)為食欲時好時壞,伴有腹瀉。病牛臍部有結(jié)痂物,觸摸臍部可摸到大拇指粗的堅硬索狀物,觸診時患牛有抗拒表現(xiàn)。病牛站多臥少,不愿行走,呈弓腰狀,體溫40 ℃。
牛舍陰暗、潮濕,地面積水、積尿,犢牛躺臥時臍帶浸泡其中而被感染。
頭孢噻呋鈉100 mg,一日一次,氟尼辛葡甲胺5 mL,一日一次,連用3 d。臍帶每天用10%的碘酒浸泡消毒。治療7 d后病牛痊愈。
如病牛臍孔端有少量白色膿汁,可用3%過氧化氫沖洗,再用生理鹽水沖洗,最后臍孔端用碘酒消毒,臍孔內(nèi)勿用碘酒消毒,會對黏膜造成刺激。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菌素類,再配合非甾體類抗炎藥,如氟尼辛葡甲胺,每日一次。如形成膿腫,可切開排膿,徹底清除膿汁及壞死組織后,用3%過氧化氫沖洗,再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后撒上消炎粉,最后傷口用5%碘酒消毒?;寂8綦x飼喂,保持圈舍干燥、通風、陰涼。
人工助產(chǎn)時可由助手在下方托住犢牛,避免臍帶在臍孔處斷開。牛犢產(chǎn)出后將臍帶血擼向犢牛側(cè),然后在距臍孔5 cm 左右處剪斷或扯斷臍帶,并用10%的碘酒浸泡斷端1 min,注意避免碘酒流進臍孔內(nèi)。正常情況下臍帶會在犢牛產(chǎn)下3~6 d 自然干燥脫落,臍孔變成疤痕,形成上皮。
產(chǎn)房、產(chǎn)圈、犢牛島保持清潔、干燥,墊草勤換,同時定期消毒。保持犢牛舍通風及采光良好。犢牛單獨飼養(yǎng)14 d 左右。喂奶后擦掉犢牛嘴上的奶或用頸夾固定5~10 min,減少相互吮吸,避免引起臍部感染。
誘發(fā)犢牛臍帶炎的因素有四類:人工助產(chǎn)過程中,犢牛突然墜地,導致所留的臍帶過短而引發(fā)感染;斷臍時剪刀沒有消毒或消毒不當而引起感染;產(chǎn)房未及時打掃,犢牛臍帶被尿液浸漬可引起感染;墊草更換不及時,過早混群,犢?;ハ嗨蔽矔黾痈腥撅L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