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76000)殷慧敏
剖宮產為婦產科重要分娩方式之一,在婦產科全部手術類型中占比為32.8%[1]。剖宮產雖可一定程度保障高齡初產婦和圍生兒生命安全,但產婦年齡大、麻醉、手術創(chuàng)傷等因素均會引發(fā)術中低體溫。采取積極保暖措施,維持產婦圍術期體溫穩(wěn)定,對降低術中低體溫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極其重要?;诖?,本研究選取我院高齡初產婦68例,探討輸注加溫液體聯合暖風機保暖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高齡初產婦68例分為兩組,各34例。研究組年齡35~41歲,平均(38.72±0.80)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39.01±0.46)周。對照組年齡35~40歲,平均(38.46±0.71)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18±0.50)周。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既往無生產史;年齡≥35歲;符合剖宮產指征和手術適應證;產婦知情本研究,并簽訂承諾書。
1.2 方法 均行剖宮產術。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保溫干預,調節(jié)手術室溫度為25℃,濕度為40%、60%,在產婦臀下放置吸水墊,避免羊水、血液等液體浸潤產婦身體下床單,帶走部分熱量;在不影響手術前提下,使用無菌毛毯覆蓋產婦下肢、上肢及肩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輸注加溫液體聯合暖風機保暖護理干預,使用加溫儀加溫,術中所需輸注的可加溫液體均使用加溫儀(BFW-1000型貝斯曼輸液加溫器,中國深圳市貝斯曼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加溫,將輸液管纏繞在加溫儀上,調節(jié)加溫儀溫度為37℃~40℃;在產婦進入手術室后使用暖風機保暖,調節(jié)暖風機溫度為恒溫60℃,維持至手術結束。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熱舒適度進行量化評分,共0~10分,評分越高,熱舒適度越高;記錄對比兩組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記錄對比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計量資料(±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熱舒適度 研究組熱舒適度評分(8.29±0.71)分較對照組(6.49±0.84)分高(t=9.523,P<0.001)。
2.2 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 研究組術中低體溫2例;對照組術中低體溫8例。研究組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5.88%(2/34)較對照組23.53%(8/34)低(χ2=4.221,P=0.040)。
2.3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94%較對照組20.59%低(P<0.05)。
輸注加溫液體聯合暖風機保暖為新型保溫方案,可通過降低“冷稀釋”作用、強制性變溫提高保溫效果。本研究針對高齡初產婦剖宮產術中予以輸注加溫液體聯合暖風機保暖護理干預,發(fā)現研究組熱舒適度評分較對照組高,研究組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5.88%較對照組23.53%低(P<0.05),與徐莉莉等[2]研究結果一致。暖風機保暖能通過維持手術室溫度平衡,改善產婦外周寒冷狀況,從主觀上提高產婦溫度舒適性,并能通過交感神經介導作用,促使產婦血管舒張,促使血容量重新分布,產生加溫效果。輸注加溫液體能實現持續(xù)熱量交換,從內部預防再分布體溫降低,減少低體溫發(fā)生風險。相關研究指出,剖宮產術后低體溫是導致產婦心血管意外、蘇醒延遲、術后恢復延長、術后切口感染等重要因素。本研究數據表明,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94%較對照組20.59%低(P<0.05)。暖風機保暖可滿足產婦術中對環(huán)境溫度需求,輸注加溫液體能維持熱平衡,減少術中熱丟失量,二者聯合可發(fā)揮協同作用,提高保溫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輸注加溫液體聯合暖風機保暖護理干預應用于高齡初產婦剖宮產術中,可提高熱舒適度,降低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