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水邊鎮(zhèn)中心小學六年級 龔明瑞/文
店頭酥糖因其細如發(fā)絲,又叫“絲糖”,是江西的特產(chǎn)。我就出生在店頭酥糖的產(chǎn)地—峽江縣水邊鎮(zhèn)何君村委店頭村。
店頭酥糖歷史悠久,始于明朝嘉靖十年。這種酥糖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熬制的,要到每年大雪節(jié)氣前后,村民才開始熬制,每年的產(chǎn)量也只有幾千斤,所以它就顯得格外珍貴。每年冬季,很多外地人慕名而來,但酥糖供不應求,不少人都空手而歸。
每到冬季,尤其是春節(jié),酥糖就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零食。隨著年齡的增長,去年開始,我也參與了酥糖的熬制,雖然只是打下手,但是因此了解了酥糖的熬制過程。酥糖的熬制是很復雜的,我只能記下大概情況。
制作前,將1.5 千克小麥催芽成麥芽,13 千克黃豆炒熟磨成粉待用。
制作工藝:將30 千克白糯米冼凈、濾干、置木甑蒸熟,盛入缸中,再將麥芽搗碎后放入其中,加50 千克60 攝氏度左右的熱水攪勻,然后用稻草苫包密封保溫6 小時左右。待糯米充分發(fā)酵后,舀入竹制榨籃內(nèi)用木榨機壓汁,放入鍋中,用大火煎熬。接著,把榨干的糯米再倒入熱水中,大火熬制。等水蒸發(fā)到一定程度,鍋中糖汁開始起泡,熬至糖水滴入冷水中立即凝結(jié)即可。此時應十分注意火候,防止過老或燒焦。最后將膠狀糖液盛進陶缽,放在清水中冷卻,之后倒入一個大曬盤內(nèi),6-9 人圍坐用力拉扯,反復倒轉(zhuǎn),反復拉扯,并且邊拉邊撒黃豆粉,以防止粘連。直至將糖絲拉成頭發(fā)絲狀,再用手指團成長約3 厘米的小圈,盛進圓木桶,倒入熟黃豆粉拌和即成。
店頭酥糖色白,細如發(fā)絲,松脆滑潤,香甜可口,入口即融。不過,由于各種原因,現(xiàn)在店頭酥糖的生產(chǎn)量很少,只有幾家還在生產(chǎn),真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