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習平,宋丹丹,李國平
(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定為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一類新型病毒導致的傳染病,自2019年12月份中旬以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肆虐武漢。新冠肺炎猶如洪水猛獸,來勢兇猛,臨近2020年春節(jié),以武漢為中心,新冠病毒迅速向全國蔓延開來,嚴重威脅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這緊要關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wěn)定[1]。為了將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開學和課堂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積極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2]。
根據教育部指導意見,我院結合實際情況,迅速制定疫情防控期間高職護理專業(yè)線上教學實施方案,并立即啟動了教學相關工作。線上教學實施以來,根據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求,我們從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人文關懷、課程思政6個方面積極摸索探討行之有效的護理專業(yè)線上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組織實施,是對教學改革和教學模式的一次考驗。師生處于不同的空間,依靠無形的網絡,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教學空間體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是保障教學工作正常運轉和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3]。
在護理教學中,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教學,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雖然網絡教學平臺相比較傳統(tǒng)授課模式在課堂上的反響十分強烈,但它最終也是護理教育學中的輔助教育工具[4]。
此次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教學,全國各大中小學都在同步推進,教學平臺遴選、網絡暢通是保證線上教學得以有效推進的前提條件。我們提前做好了學生學情分析和摸底工作,并以班級為單位,充分了解和收集學生所在地網絡環(huán)境情況,堅持“以學生需求”為中心,在確保學生學習效果的前提下,參考教育部組織的22個在線課程平臺,擇優(yōu)遴選了符合本專業(yè)教學實際情況、與學生網絡環(huán)境條件相匹配的平臺,如騰訊課堂、智慧職教等平臺直播效果都很好,其中,騰訊課堂的使用率達到93.57%,學生對網絡平臺的滿意率達82.42%。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師生都滯留在家,無法通過常規(guī)方式獲取必需的教學資源。隨著“互聯網+”戰(zhàn)略在全國高等學校的進一步推進,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遠不能滿足高等學?,F有教學要求。所以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緊密與時代聯系發(fā)展,大力推廣網絡教學平臺[5]。一是根據我院高職護理專業(yè)課程資源建設情況,充分利用國家資源庫、省校兩級優(yōu)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依托智慧職教在線平臺和校內智慧課堂學習空間,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二是充分引入全國高校免費開放的高職護理專業(yè)優(yōu)質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及時跟蹤關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實時報道的防護治療措施中與護理專業(yè)教學內容相契合的護理資源,從中獲取整合優(yōu)質課程資源,豐富線上課堂教學。三是遴選和下載電子版的高職護理專業(yè)課程教材、課件,讓學生提前預習,熟悉內容。
線上教學能夠突破傳統(tǒng)的護理教學方法囿于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為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和改革帶來了有力支撐。通過引入翻轉課堂,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集課前、課中、課后于一體的學習體系??紤]疫情期間,學生在家時間較寬裕,任課教師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前階段將教學內容錄屏或制成微課,并部署學習任務、學習目標、重點及難點;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的30分鐘時間內,教師講授較短的時間,集中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為學生答疑解惑,實現師生的有效溝通,并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效率[6]。課后通過知識點習題練習復習測試,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全過程線上教學組織及實施,對師生來說,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zhàn)。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全天候的網絡課程,學生的倦怠感與日俱增,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求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解構、序化、重構,將課堂教師講授時間進行濃縮,一節(jié)課不超過30分鐘的線上講解,引導學生課前學習,充分利用課前和課后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7],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疫情時期實施線上教學,對部分實操性很強的專業(yè)課程教學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為了不斷提升線上教學“教”與“學”的效果,我們通過教師引導示范、學生互動演示的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實地情境教學法的深化和延伸,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基礎護理技術中的鋪床、更換床單、穿脫隔離衣等教學項目,讓學生在家就地取材,擔任護生角色,視頻直播演示,增強課堂效果和趣味性;又如健康評估中的體格檢查、胸腹叩診等知識點,讓學生請家里的親人擔任SP、實時演示。
為了保證學生在線學習與平時實體課堂的教學質量實質等效,我們及時引入實時監(jiān)測評價體系,采取學生學習評價措施。通過建立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聯盟,每天齊抓共管學生考勤和課堂紀律,考核結果在全院教學工作群里實時公布;通過對學生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跟蹤考核評比,組織每周一次平臺考試,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這些對學生檢測評價的結果都計入平時成績指標,占30%的學分比例。通過每周一次的學生評教評學問卷調查,每周一次教研室線上教學講評,每周四次學院教學質量督導等一系列教學質量保障聯動機制,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
與此同時,我們遴選了一批骨干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線上學習的實際情況,對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和平臺運行監(jiān)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傳播,保障在線教學安全平穩(wěn)開展[2]。
關懷能力是護士必備的職業(yè)能力,人文關懷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護理教育應充分重視護理人文關懷精神的傳遞和內化[8]。安排輔導員、班主任每天課余進入班級群,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和互動,建立學生疫情期間身心健康臺賬,關注每個學生的身體、心理動態(tài)變化;周末期間組織“開學延期師生同在、距離遙遠心卻溫暖”系列師生線上聯誼活動,讓學生在“抗疫”時期健康成長;專業(yè)課堂中融入“疫情中綻放的花朵、我是最美天使、新冠肺炎知識搶答”等貼近疫情的科普常識,提高了學生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知水平,緩解疫情帶來的恐慌,疏導長時間居家?guī)淼男睦碚系K;對于特殊(貧困生、偏遠山區(qū)等)學生,實行“黨員教師一對一”幫扶;課堂上要求任課教師通過作業(yè)完成、課堂活躍度、錄屏互動等情況,及時捕捉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單獨進行輔導、溝通和交流。
高職護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備精湛技術和高尚品德的合格護生,這既有專業(yè)教育的內容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因此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最終目標[9]。一是結合新冠肺炎的爆發(fā),在教學中及時引用數以萬計的醫(y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的英雄之舉;二是通過課前五分鐘觀看時事熱點直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冠肺炎期間的重要講話、融入新冠肺炎防控施治案例等,在潛移默化中滲透思政教育;三是借助平臺,師生一起聆聽“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課后組織青年團員積極研討,并寫下深刻的學習感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水平、職業(yè)素養(yǎng)和愛國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