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徐樺
(昆山市春暉小學,江蘇 昆山 215300)
小學語文的閱讀欣賞式教學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重要的教學模式,符合當代教育教學發(fā)展的要求,并且具有濃厚的現(xiàn)代時代的特征。通過讓學生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對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情感熏陶,提高自身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同時,讀賞式語文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學習更多的文學方面的知識,能夠為自身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對于語文的讀賞式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應用效果不佳的現(xiàn)象。
教育教學方式是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與手段,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主要的追求目標在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方面,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與智力的發(fā)展,學生無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也是停留在淺閱讀的基礎上,這樣使得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都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
目前,雖然讀賞式語文教學已經(jīng)得到了認可,并且新時代的教育體制的改革也要求教師能夠迎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改進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培養(yǎng)一批符合當代發(fā)展要求的學生。我國也有很多如A學校語文閱讀式教學的模范案例,但縱觀整體的語文教學方式改革,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大部分資歷較深的骨干教師,仍然難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對于讀賞式教學理念理解不深,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認可上,對于如何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案,如何實現(xiàn)讀賞式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與研究,嚴重阻礙了我國的語文教育體制的改革進程。其次,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讀賞式語文閱讀的重要基礎是通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積極探求文學知識,提高自身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但是大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應用過程中仍然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仍然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宰,學生缺乏與老師進行情感交流的機會,對于自己在欣賞文學作品過程中所受到的啟發(fā)與困惑難以得到分享與交流,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的激發(fā)。
通過讀賞式語文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在學習優(yōu)秀文學作品后,感受到了文學作品帶來的魅力,并且對于文章的主體以及文中人物的情操與人格等都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體會,大大提高了自身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以及對于文學的熱愛。
同時,語文是我國重要的文化傳承,我國具有豐富的優(yōu)秀文化資源,語言文字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最具有特色的象征,值得一代代人去學習和了解。因此,讀賞式語文教學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新生語文教學方法,值得推廣并且值得相關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一種符合時代特征與發(fā)展要求的教育方式。
要想實現(xiàn)讀賞式教學策略的有效執(zhí)行,就必須切實改變教師對于讀賞式教學的思想觀念,能夠真正認可讀賞式教學,并通過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教學教育方法,響應讀賞式教學的執(zhí)行要求。同時,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也要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能夠一味地否定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承認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所起的積極作用。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要求教師能夠轉變教學理念,能夠將機械的讀文識字和有情感的閱讀欣賞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讀賞式語文教學模式,老師應在課前對教授的內(nèi)容進行精心的備課,并且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正確地把握課堂時間,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與欣賞文學作品的時間,讓學生能夠獨立地完成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吸收,對于在欣賞和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鼓勵學生能夠邊讀邊記錄,并在空白的地方寫上相應的讀后感,將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和方法教給學生,并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閱讀后產(chǎn)生的心得體會進行溝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老師要認真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欣賞的文學作品的讀后心得,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建議,解答學生的疑難,在學習中為學生開闊道路。
激趣教學要求老師能夠通過引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法作為課堂教學的鋪墊,如在講授《少年閏土》一文時,老師應該在講課之前首先為學生講授一些少年閏土的相關事例,介紹一下閏土,讓學生能夠對閏土的人物特征有一定的了解,順利地將學生帶入到課本當中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文章進行欣賞。同時,除了課本中的文章作品外,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對課外優(yōu)秀文學的欣賞閱讀也是必要的。老師可以選擇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一些國內(nèi)外唯美的詩歌,用詩歌的唯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感受文學的藝術美,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中文章內(nèi)容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值得學生們精讀與欣賞,例如,《草船借箭》就是贊揚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鼓勵學生面對問題要積極地思考。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些意思呢?老師也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提問的方法,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會怎么做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學生能夠將自己代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在閱讀與欣賞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
1.善于口頭表揚
讀賞式語文教學的進行需要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密切配合,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文學欣賞的過程中來。對于小學生來說,表揚、鼓勵是最好的樹立學生自信心的方式,因此,教師在進行讀賞式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主動發(fā)言,并且通過口頭鼓勵的方式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點滴進步。
例如,在學完《雪梅》之后,老師應該讓學生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且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此時對于學生說出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能夠明確地表達自己喜歡的理由,老師就應該給予表揚與鼓勵,讓學生充分樹立起回答問題的自信,也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給予肯定。這樣的方法對于平時在課堂中不愿發(fā)言的同學尤為重要,通過給予學生表揚與鼓勵,我們能夠在日后的語文課堂中看到他們顯著的變化。
2.結合物質獎勵
在進行口頭表揚與鼓勵時,結合一定的物質獎勵也是必要的,例如,糖果、小紅花等。在探索讀賞式語文教學階段,需要師生之間進行密切的互動,共同完成對讀賞式文學的學習。糖果、小紅花的獎勵能夠瞬間激勵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也是對學生進步的一種鼓勵,學生在得到獎勵以后,對于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會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中年級讀賞式教學是重要的語文教育教學方法,也是當代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的方法與手段,這樣的教學模式應該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學習與運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響應讀賞式教育教學模式,增強自身對于讀賞式教學的認識,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