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愿
(四川省瀘州市梓橦路學校 四川瀘州 646000)
寫作一直是語文學習的重點,考試中的作文分數(shù)幾乎占整張卷子的三分之一。但小學生由于自身生活閱歷不足、情感不充沛等原因,在寫作文時,很難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大部分學生是按照作文書照貓畫虎,或是寫的和流水賬一樣,平淡無奇。面對類似的問題,教師可以把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進行整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閱讀教學本身就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其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這些正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在進行閱讀學習時,學生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理解作者的心情,欣賞作者的表達能力,緊接著教師進行寫作訓練,學生可以把作者的感情移情到自己身上,寫出相同感情的作品。這樣的閱讀教學效果好,學生寫作能力也會有所提高。閱讀教學可以進行日常素材積累,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往往覺得閱讀教學沒有意義,因為教師只是教會學生閱讀的方式方法,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得學生上課提不起興趣,教學效果差。在進行了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整合后,閱讀之后就是相同主題的寫作,學生可以學以致用,能夠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閱讀教學效果。閱讀教學可為寫作訓練提供素材,而寫作訓練能夠促進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這兩者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關系[1]。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精心選擇閱讀文本,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積累,可以為寫作提供素材。有的文章中有優(yōu)美的語句,有的文章描寫的景色非常動人,有的文章本身就可以被學生寫作時拿來引用,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學生將之積累運用到寫作訓練中,能降低寫作難度,學生不會無從下筆,同時能提高了文章的檔次。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了《田忌賽馬》后,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孫臏幫助田忌贏得賽馬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實例。這個故事也是田忌賽馬這個成語的由來,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引用這個故事,簡單明了地講道理。還有《威尼斯的小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重點講解了兩個比喻:“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边@兩種一個明喻一個暗喻,形象地寫出了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和它動作的靈活,學生在進行類似的寫作時,可以進行變形引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增加文章的亮點。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除了文章本身所表達的感情,也會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和運用寫作方法,學生可以進行仿寫。仿寫可以給學生提供寫作思路,這樣學生寫起作文會比較簡單。仿寫的前提是學生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法,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運用,經(jīng)過仿寫訓練,學生會把這些寫作技巧牢記于心,在以后的寫作中不自覺地運用。
例如,教師在進行《落花生》的閱讀教學時,介紹《落花生》的寫作手法?!堵浠ㄉ肥且黄獢⑹律⑽?,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其中種花生和收花生描寫的比較少,一筆帶過,而作者對吃花生和議花生的描寫比較詳細,這種有詳有略的寫作手法,可以很好地突出重點和主題,學生可以進行仿寫訓練。作者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中心思想。學生可以就借物喻人進行仿寫,通過仿寫掌握借物喻人的寫作技巧,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
每篇文章都會體現(xiàn)作者的感情,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豐富寫作感情。學生缺少社會生活經(jīng)驗,感情不夠充沛,很難有真情實感流露。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從作者豐富的生活中體會世間百態(tài),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從而豐富自身的情感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2]。
例如,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體會兩種不同的親情。閱讀了文章之后,學生能夠明白了作者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關愛自己,母愛是寬容、和藹和鼓勵,父愛是理性、深沉和嚴格。學生對父愛和母愛有了更深的認識。從《開國大典》描寫的參加開國大典的群眾激動、興奮和主席的語句中可以感受到人民對領袖無比愛戴和為新中國誕生而歡欣鼓舞,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自豪感。
閱讀教學是寫作訓練的基礎,寫作訓練是閱讀教學的目的,兩者相互依存。將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相整合,可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在寫作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