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婭婷
(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zhèn)初級中學 浙江金華 322000)
新課改要求下,在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分層教學的原則是尊重學生的差異化,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個體,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下面,筆者就淺談一些對道德與法治課堂分層教學的看法。
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也是不斷發(fā)展與變化的個體。傳統(tǒng)的整體教學方式不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效掌握知識,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尤為重要。
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表達不同,但意思相近,其核心就是“分層”二字。實施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更好地調(diào)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所以說,分層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大膽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性,推動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青春期發(fā)展階段,自尊心很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講究方式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具體的了解,分層分組的時候要做到科學、合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減少學生之間的差異,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1]。
教師在平時上課教時,可以以班級為單位,根據(jù)每個月的學科成績和學習態(tài)度展開分組教學,道德與法治成績較好的前15名為A組,成績中等的中間15名為B組,成績一般的后15名為C組。課堂上,布置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分組合作,通過分組合作解決問題,讓一些較為落后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課堂,并嘗試解決問題,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獲得感與自信心。課后,教師再根據(jù)這些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與能力,布置分層作業(yè),這既能讓學生有效掌握基礎(chǔ)知識,又能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升。
目前,教師采用的大多都是班級制的教學方法,一名教師帶領(lǐng)全班同學,用統(tǒng)一的教材,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和進度進行授課,而這種方式的弊端日漸明顯,教出來的學生,往往都是“批量生產(chǎn)”,無法滿足社會“個性化需求”。對此,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制定分層差異化教學方法,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法和目標,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傳授解惑,落實對學生核心素質(zhì)的培育[2]。
教學“生命的思考”時,教師需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小組成員不是固定不變的,需要根據(jù)同學不同時期的水平展開分組。A組學生需要熟練掌握本課的重點,突破本課難點,并闡述下對生命的思考以及舉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應該怎么處理。B組學生需要完全掌握教學內(nèi)容,并完成課程練習,做到盡量不出錯,有問題及時提出。C組學生需要理解課程內(nèi)容,教師在教課完后,應重點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更好地讓全體同學共同進步和發(fā)展。對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當學生達到要求后教師及時給予肯定,這也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在初中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教師要注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要一味用書本知識進行強行灌輸,可以以課本為基礎(chǔ),通過分層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小組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以“生”為本,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嘗試、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讓道德與法治課堂真正“活”起來。
教學“敬畏生命”時,教師可提前準備好與生命相關(guān)的資料,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圖片、視頻、文章等。首先由C組一位同學談談看過這些資料后的感受,然后請B組同學講述下從這些圖文資料中得出的知識點,最后由A組學生代表講述其中蘊含著怎樣的偉大抗疫精神。針對不同分組,設問難度依次提高,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
在強調(diào)核心素養(yǎng)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采取分層教學方法,要有針對性、科學合理地制定不同的有效的教學目標,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