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服用口服抗凝藥的患者需要介入治療是否要停用抗凝藥,國際指南對此推薦不一。
近日,JACC子刊發(fā)表的一項大規(guī)模注冊研究提示,對于這類患者,維持抗凝藥治療不會增加出血風險,并且還縮短住院時間。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停用或不停用抗凝藥,調整后120 d的出血風險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和缺血性事件)沒有顯著差異。停用抗凝藥組和不停用抗凝藥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8.2%(269例)vs. 8.2%(254例)。調整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在兩組間無差異。同樣,兩組間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或出血的風險沒有差異(12.6% vs. 12.9%)。兩組間的院內(nèi)大出血和小出血的風險也沒有差異。
然而,與停用抗凝藥相比,不停用抗凝藥患者的住院時間有縮短趨勢(4 d vs. 5 d),提示不停用抗凝藥更具成本效益。
研究數(shù)據(jù)支持了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南建議,主張不停用抗凝藥作為介入治療患者的首選圍手術期抗血栓策略。也有專家認為不停用抗凝藥僅用于非常緊急的情況下,而對于非緊急情況下,建議停用抗凝藥。
這項研究的6485例患者均接受了急診介入治療,80%的患者確診的急性冠脈綜合征。其中約84%的患者服用華法林,約16%的患者服用新型抗凝藥物。停用抗凝藥物組3322 例,不停用抗凝藥物組3163例。根據(jù)40個變量進行傾向匹配后,停用抗凝藥物組和不停用抗凝藥物組均有2108例患者。
同期述評指出,停用或者不停用抗凝藥物,這一決策與患者出血和血栓性風險狀況等因素有關,但隨著臨床上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新型抗凝藥物,這種擔心就不那么重要了。
來源:
[1] Venetsanos D,et al. Uninterrupted 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Unplann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JACC Cardiovasc Interv,2021 Apr 12,14(7):7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