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學習共同體模式構建的學術英語課程模式

      2021-01-03 18:19:11魯玲萍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17期
      關鍵詞:選題共同體學術

      魯玲萍

      (湖北大學外國語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2)

      隨著國家對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重視不斷加深,國際間學術交流活動的日漸頻繁,學術英語課程的重要性愈加凸顯。近兩年,關于學術英語的教學目標,學術界基本上達成一致意見,即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專業(yè)學習和學術交流的能力。研究重點逐漸轉向學術英語教學實踐(蔡繼剛,2019)。然而,由于教師自身及現(xiàn)實情境諸多因素的制約使得教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章木林,2019)。缺少專業(yè)(英語之外)背景的教師向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教授“學術英語”,對學科知識難以把控,有些學術英語課程甚至變成以教師為中心的語言傳授課程。因課時有限,學生專業(yè)學習任務繁重,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時間投入不夠,學術英語語言能力偏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也不夠理想。

      構建專業(yè)學習共同體,可以作為上述問題的一個解決思路。本文擬在學術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構建學習共同體,探索一條能夠避開外語教師的專業(yè)短板,充分利用學生專業(yè)所長的學術英語教學途徑,使師生雙方能在共同學習中互補互助,合作共贏,最終實現(xiàn)師生雙方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美好前景。

      1 學習共同體理論

      學習共同體這一概念最早見于教育家博耶爾(Ernest L.Boyer)在1995年發(fā)表的題為《基礎學校:學習共同體》的報告,提出“學習共同體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學習的組織”,學習共同體的成員“朝著教育這一相同的目標相互作用和共同參與”。隨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其展開了深入研究,但學術界并未對學習共同體做出統(tǒng)一的界定,與此提法相近的有“學習社區(qū)”“實踐共同體”“知識建構共同體”等(馮銳、金婧,2007)。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定義來自張建偉(2005),其表述如下:“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或譯為“學習社區(qū)”,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經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聯(lián)系。

      2 基于學習共同體模式構建的學術英語課程模式

      2.1 課程目標

      學術英語課程,以英語這一語言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術交流能力為目的,系統(tǒng)訓練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學術技能,培養(yǎng)學生有效地、得體地使用英語進行初步的專業(yè)知識學習和學術交流的能力,同時注重學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2 課程內容

      《學術英語》課程,旨在為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服務,課程結束時,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撰寫本專業(yè)領域的一篇文獻綜述,并進行學術演講。具體而言,聽說方面的內容包括區(qū)分主旨和細節(jié),提取重要信息并有效記錄筆記;學術演講的基本語篇構成,PPT制作規(guī)范等。閱讀方面內容包括:區(qū)分文獻的主旨和細節(jié)、論點和論據(jù);學術文章中的一些常見修辭功能,如定義、分類、描述等;學術語篇中的常見文體特征,如句型結構和語法特征;寫作方面的內容包括:文獻綜述的基本構成和語篇特征;基本的論文規(guī)范要求(包括如何對他人的觀點進行引用、轉述、總結、闡釋;參考文獻格式;如何防止剽竊等)。

      2.3 課程原則

      學習共同體是在共享性的、協(xié)作性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為促進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交流,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學術英語》課程的學習目標應該與學習者共同建構,應該來源于提出的問題和學習活動。因為是學生在進行研究,教師必須清楚學生的需求、興趣和能力。教師和學生要對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對評判他們是否達到了目標有一個標準。具體而言,教師讓學生采取小組學習的方式,合作撰寫一篇與其專業(yè)相關的文獻綜述,這個任務對學生有意義,它將學生的興趣點或專業(yè)與學術英語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了,激發(fā)了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具有挑戰(zhàn)性。這樣所有的學習者才能施展各自的才能去努力工作。不同學習者興趣點也不同,需要進行討論交流,承擔不同的小組學習任務,并最終合作完成一份“作品”。

      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要具有高度的組織性。課堂建設有兩個共同體。一是以課堂為單位的師生學習共同體。二是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的學生共同體。在這個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的學生共同體中,學習者要增強“共同體意識”,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團體中進行學習,而且感受到團體對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比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每個學習小組安排一個組長,負責協(xié)調本小組的活動,如建立QQ群,組織成員為小組命名,共同商議感興趣的話題,制定進度表,組員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的閱讀和寫作任務,每個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共同體知識的貢獻者。

      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要具有交互原則。在師生學習共同體中,教師要圍繞所確定的教學內容及目標展開與學習者的交互活動,同時鼓勵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協(xié)作活動,并對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調節(jié)。如教師要與學生共同討論,幫助其選題,組織內容、撰寫文章,提供意見與建議,激發(fā)他們的信息搜索、分析和綜合等高水平思維活動。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環(huán)境下采用的交互活動模式,如QQ或微信。在整個交互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根據(jù)學習者交流、提交的內容評價各個學習小組的進展情況,評價每個小組成員的貢獻,將過程性評價與最終的學業(yè)成績聯(lián)系起來。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小組及個人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種評價和監(jiān)控對于維持高水平的交互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2.4 教學步驟

      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1)了解本專業(yè)學術權威期刊名稱。學生首先從專業(yè)老師或者高年級學生那里了解到本專業(yè)國際國內權威期刊名稱1-2個,然后通過班級QQ群在線文檔分享并查看。

      (2)組建團隊。先通過自我推薦的方式,選出若干個學習小組負責人。然后小組負責人,寫一封信,進行自我介紹,通過郵件列表發(fā)送給本專業(yè)其他同學,發(fā)出團隊合作邀請。收到邀請的同學,回復愿意加入。沒收到邀請的同學,寫一封信向某一個團隊表達加入的意愿。

      (3)確定選題。各個小組開展組內會議,確定組內個人閱讀的期刊。每人負責讀一本業(yè)內國內或國際頂級期刊最近幾期的目錄欄以及文章摘要,了解所讀期刊的熱門選題,發(fā)現(xiàn)感興趣的、可探索和研究的、又具有一定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問題和課題。然后組內進行討論,每人介紹自己所讀期刊的選題熱點,推薦小組研究選題。小組協(xié)商決定選題后,由小組長向教師提交選題。

      (4)文獻閱讀。確定小組選題后,組內進行分工,分配每個同學的文獻閱讀任務,如選題為AI的發(fā)展趨勢。組內分工:學生A讀中文期刊上相關文獻;B讀國際期刊相關文獻。閱讀完,小組召開會議,小組成員各自匯報文獻閱讀的結果,交流并建立資料庫,以備后續(xù)寫作,同時小組長向教師上交小組討論記錄。

      (5)撰寫文獻綜述及PPT。小組召開組內會議,討論內容,框架并根據(jù)框架協(xié)商寫作分工。主要工作包括:開頭(1段),正文(2-3段),結尾(1段),參考文獻與致謝;后期展示PPT。討論完分工后,小組長向教師上交寫作分工名單,然后小組成員根據(jù)分配到的任務,分頭寫作,完后發(fā)到其中一人匯總,大家討論,內容上互相補充,語言上統(tǒng)一風格。最后制作PPT演示課件,發(fā)給教師,根據(jù)教師意見進行修改完善。

      (6)課堂展示及評價。課堂上,各小組依次進行陳述匯報,并接受其他小組提問。每一小組展示完后,教師在問卷星上發(fā)布評分表,其他小組對此小組進行評分。全部完成后,教師對各小組展示做出總結性評價。表揚優(yōu)點,指出不足,明確今后努力方向。

      3 結語

      通過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也彌補了學科知識的不足,增加了對其他學科的了解,并提高了教學效果。湖北大學從2016年開設本科的學術英語,一直堅持這種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良好。根據(jù)每次課程開始和結束后的學生問卷調查表明:(1)學生真切感受到了學術英語的現(xiàn)實意義和對其專業(yè)學習的重要性,激發(fā)了對學術英語的興趣。(2)通過閱讀專業(yè)性的英語學術文章,學生的專業(yè)英語語言能力得到提高。能看懂英文學術論文,使用嚴謹、精確的學術語言寫作,懂得用英語進行科研的演示。(3)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通過小組協(xié)作設計主題,收集材料,判斷整理信息和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最終總結結論。(4)學生增強了科研意識,提高了學術素養(yǎng),知道如何規(guī)范引用文獻、防范剽竊,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課程完成后一個班上總有一到兩位同學在一年里,寫出科研論文,并在專業(yè)期刊論文上發(fā)表。

      猜你喜歡
      選題共同體學術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時代郵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fā)的學術思考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談詩詞的選題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時代郵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時代郵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濉溪县| 台前县| 洛阳市| 化州市| 乐山市| 蛟河市| 肇源县| 乌审旗| 苏尼特左旗| 南阳市| 宿松县| 温州市| 西畴县| 浪卡子县| 阳原县| 客服| 望都县| 抚松县| 西丰县| 三台县| 恩施市| 乌拉特后旗| 玛纳斯县| 许昌市| 光泽县| 沭阳县| 嘉义县| 碌曲县| 虞城县| 巨鹿县| 承德市| 安康市| 应城市| 长白| 廉江市| 西城区| 邵阳县| 保山市| 浦城县| 当阳市|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