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玨 馮 磊
(1. 南京友肯化工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442;2. 江蘇利宏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200)
聚乙二醇雙油酸酯屬于一類重要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由于分子結構中存在酯基和聚氧乙烯基,因此可被廣泛用W/O型乳化,工業(yè)清洗、工業(yè)潤滑等領域。在乳化行業(yè)可用于礦物油、植物油、煤油、農藥、油、油基切削液乳化等;在工業(yè)清洗中,可用于配置工業(yè)去油垢劑,工業(yè)乳化清洗;在工業(yè)潤滑體系,可作為金屬切削用潤滑劑,在紡織、制革上,是潤滑劑的組成之一。因此,聚乙二醇雙油酸酯在工業(yè)領域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國內目前聚乙二醇400雙油酸酯主要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備,采用如硫酸、對甲苯磺酸、硼酸、固體酸等[1-4]催化劑,在酸性催化劑且高溫條件下進行直接酯化,在此過程中產品色澤往往較深,一般都為琥珀色或深黃色。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對聚乙二醇400雙油酸酯的合成進行了深入研究,可得到色度為150APHA的產品。
聚乙二醇400雙油酯合成路線
聚乙二醇400:自制;油酸:工業(yè)級;Ti(SO4)2/SiO2:自制;抗氧劑X:自制;氫氧化鈉:AR;聚醚用精制劑:AR;硅藻土:工業(yè)級。
四口燒瓶1 000 mL;攪拌裝置1套; 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1套。
在1 000 mL四口燒瓶上安裝溫度計、氮氣導管、電動攪拌器。依次加入油酸、聚乙二醇400、催化劑、抗氧劑X。溫度升至210~220 ℃,保溫。用氮氣流導出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水,用酯化率判斷反應進度和酯化反應終點。當反應至終點后,將物料降溫,冷卻到室溫,經5%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酸值低于0.5 mg KOH/g,加入精制劑和硅藻土與物料混合,通過吸附、過濾等步驟,得到最終產品,產品酯化率可達到97%,產品色度可達到150APHA。
酸值:GB/T 6365—2006《表面活性劑游離堿度或游離酸度的測定》。
色度檢測:GB/T 3143—2001《液體化學產品顏色測定法(Hazen單位-鉑-鈷色號) 》。
酯化率計算公式:
酯化率(%)=[1-(實測酸值-過量油酸折算的酸值)/理論酸值]×100%
理論酸值:針對聚乙二醇投料量所需理論的油酸折算的酸值。
在一般聚乙二醇400和油酸反應過程中,往往加入過量油酸使反應完全,然后真空脫除油酸。通過調整酸醇摩爾比,對比投料量對產品酯化率的影響,按照如下投料,聚乙二醇400為200 g(0.5 mol),催化劑Ti(SO4)2/SiO2為2.41 g(投料量的0.5%),抗氧劑X為2.41 g(投料量的0.5%),在210~220 ℃下反應,反應時間控制為8 h,改變油酸的投料量,實驗結果如下表1。
表1 酸醇摩爾比對酯化率和色度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得出,在相同反應時間內,酯化率隨著酸醇摩爾比的增加而增加,在酸醇投料摩爾比達到2∶1后,提高酸醇摩爾比,其酯化率增加幅度趨緩,但是產品色度卻隨著酸醇摩爾比的增加而加深,這主要是因為過量的油酸需要在后期真空條件下脫除,導致產品色澤加深,因此綜合考慮酯化率和色澤,選擇酸醇摩爾比為反應理論配比2∶1。
為考查催化劑的用量對產品酯化率和色度的影響, 按照如下投料,聚乙二醇400為200 g(0.5 mol),油酸為282 g(1.0 mol),抗氧劑X為2.41 g(投料量的0.5%),在210~220 ℃下反應,反應時間控制為8 h,改變催化劑Ti(SO4)2/SiO2的用量,所得實驗結果見表2。
表2 催化劑用量對酯化率和色度的影響
由表2可見,酯化率隨催化劑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催化劑用量大于0.5%后,酯化率增加不明顯,但是色度明顯加深,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催化劑使用量的增加,導致氧化副反應發(fā)生增多,從而使色澤加深,因此綜合考慮催化劑用量選擇0.5%。
按照如下投料,聚乙二醇400為200 g(0.5 mol),油酸為282 g(1.0 mol)催化劑Ti(SO4)2/SiO2為2.41 g(投料量的0.5%),在210~220 ℃下反應,反應時間控制8 h,改變抗氧劑X的用量,所得實驗結果見表3。
表3 抗氧劑X添加量對產品性能的影響
從表3中可以得到,實驗過程中隨著抗氧劑X添加量的增加,產品的色度明顯改善,當抗氧劑X加入量為0.5%時,產品色度為150APHA??寡鮿繼續(xù)增加色度無變化,因此考慮在色澤較好的基礎上,選擇抗氧劑添加量為0.50%。
為考查反應時間對產品酯化率的影響, 按照如下投料,聚乙二醇400為200 g(0.5 mol),油酸為282 g(1.0 mol),抗氧劑X為2.41 g(投料量的0.5%),催化劑Ti(SO4)2/SiO2為2.41 g(投料量的0.5%),在210~220 ℃下反應,改變反應時間,實驗結果見圖1。
圖1 反應時間對酯化率的影響
由圖1可以得出,隨著酯化反應的進行,酯化率增加明顯,當反應時間超過8 h,酯化率達到97%。繼續(xù)增加反應時間酯化率無明顯變化,但是隨著反應時間增加,產品色度加深,并且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費,所以綜合考慮選擇酯化時間為8 h。
固定其它條件不變,只改變反應溫度,考查其對產品酯化率和色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得出,反應溫度越高,酯化率增加明顯,但是當反應溫度大于215 ℃后,在相同反應時間內的反應趨于平衡,酯化率幾乎無明顯變化,但是產品的色度卻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加深,這主要原因為反應較高,增加了氧化副反應的發(fā)生從而導致產品色度加深,所以綜合考慮選擇,反應溫度控制在215 ℃左右。
表4 反應溫度對酯化率和色度的影響
通過條件影響因素試驗,得出聚乙二醇400雙油酸酯的合成工藝如下:酸醇摩爾比為2.0∶1,催化劑Ti(SO4)2/SiO2添加量為0.5%,抗氧劑X添加量為0.5%,反應溫度控制在215 ℃左右,反應時間為8 h,酯化率可達到97%,然后粗品經5%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加入精制劑和硅藻土,經吸附、過濾等步驟,得到最終產品,產品色度可達到150A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