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林,羅 琴
(惠州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7)
針織CAD軟件中,時裝款毛衫可利用紙樣輔助進行衣身范本幅片的形狀和尺寸設定[1-2],依據紙樣的形狀建立幅片[3],由于要考慮紙樣的成型編織實現(xiàn)方式[4-5],幅片與紙樣的形狀不完全相同,需要對紙樣進行切展和旋轉等操作[6]來獲得相應的幅片形狀,同時還要考慮幅片成型編織工藝和CAD實現(xiàn)方式對衣片形狀的影響[7-8],對幅片做局部修改。
本文重點研究用于針織橫機的針織CAD軟件中的同一紙樣不同范本幅片的制作方法[9-10],對衣片形狀的影響,為本文重點研究的問題,為紙樣在CAD中的實現(xiàn)方法和成型編織方式選擇提供參考。
袖身連體紙樣款式圖和后片局部紙樣見圖1。
圖1 袖身連體毛衫款式圖和后片局部紙樣
后片袖身連體紙樣CAD范本制作可以采用以下4種方法:直接應用法、旋轉法、一次停針法、多次停針法。
1.1.1 形狀和尺寸設定
直接應用法即直接依據紙樣形狀來建立工藝單范本的方法。可以在軟件中將袖身連體紙樣圖像匯入,并將其放置于最底層,利用量度尺寸功能,設定其形狀尺寸與實際紙樣一致,然后利用描摹的方式,新增交點、建立形狀和設定尺寸。直接應用法工藝單見圖2。
圖2 直接應用法工藝單
1.1.2 范本制作
利用原始范本通過分邊織法建立,分邊織法即所建立幅片形狀的一半與所建紙樣的形狀相同的方法,直接應用法范本制作過程見圖3。
圖3 直接應用法范本制作過程
新增原始范本幅片見圖3(a),將紙樣圖像匯入并放置最底層,將幅片疊放在紙樣上,將幅片底邊JL與紙樣底部交點重合,見圖3(b);將幅片頂部交點O拖動與紙樣側頸點重合,見圖3(c);對線段OJ新增交點A、B、C、D、E,由于對稱性,右側自動對稱增加交點,見圖3(d);將線段OP新增交點F、G、H,見圖3(e),注意交點H不可缺少,以保證起針部位有一定寬度,能使用“圓腳起針停針做法”,選擇分邊織顯示,并修改下數(shù),使幅片各線段與紙樣曲線形狀擬合;見圖3(f)。直接應用法下數(shù)設定和織物見圖4。
圖4 直接應用法下數(shù)設定和織物
其中EI、GH線段采用循環(huán)加針,F(xiàn)G線段采用循環(huán)收針,循環(huán)的目的是保證相應線段以直線形式顯示,避免由于分段加針和收針,形成折線效果,BC線段采用放針。OA、OF線段由于減針速度較快,因此采用停針。HK線段采用“圓腳起針停針做法”。
由于從尖部開始編織,對應圖4(a)中EI和GH段進行加針,容易將這2個線段相對比原紙樣放大,造成尖部突出,見圖4(b)。
旋轉法紙樣及下數(shù)設定和織物見圖5。
圖5 旋轉法紙樣及下數(shù)設定和織物
AB段采用收針,BC段采用加針或放針。CD和EF段采用收針。DE段因為坡度較緩,采用停針見圖5(b)。
旋轉法范本制作與直接應用法類似,但相對簡單。該方法優(yōu)點是編織簡化,缺點是后片布紋方向呈斜絲效果。圖5(b)中B點部位,由于牽拉和加針的作用,造成B點部位松弛有過多的松量,BC部分長度會大于實際紙樣長度見圖5(c)。
旋轉法工藝單見圖6。
圖6 旋轉法工藝單
一次停針法紙樣和紙樣修改見圖7。
圖7 一次停針法紙樣和紙樣修改
將紙樣在AB處切開,并將袖子部分旋轉至AC處見圖7(a),使袖片和后片均與實際布紋方向一致,切展部分則采用停針操作來實現(xiàn)。從AC段到AB段,由于其橫向寬度減小,因此除了停針外還需縮針,但通常停針操作部分織物有收縮趨勢,因此將CAD幅片AB段進行修改,使其橫向寬度與AC段相等見圖7(b)。一次停針法編織工藝單見圖8。
圖8 一次停針法編織工藝單
一次停針法避免了布紋方向問題,但某些機器停針轉數(shù)有限制,且因為一次性停針過多,對停針線部位的彈力和延伸性產生影響,造成紙樣形狀與實際不符。
多次停針法將一次停針拆分成多個轉數(shù)較小的停針,多次停針法紙樣及一次和多次停針法的織物對比見圖9。
圖9 多次停針法紙樣及一次和多次停針法的織物對比
圖9(a)中將原停針量分成3份,分別為AB、BC、CD之間的停針量,減小加工難度和對織物外觀的影響。
多次停針法的袖中線傾斜角大于一次停針法見圖9(b)(c),因此若將停針量拆分時,其傾斜效果會降低,可將拆分后的停針量適當加大,進行修正。多次停針法工藝單見圖10。
圖10 多次停針法工藝單
從范本制作難度看,直接應用法較復雜,旋轉法較簡單,一次停針法、多次停針法難度居中。從編織難度看,一次停針法難度較大,旋轉法較簡單,直接應用法、多次停針法難度居中。
從織物外觀看,直接應用法、旋轉法和一次停針法都會使織物出現(xiàn)局部變形,其中旋轉法有可能出現(xiàn)布紋錯誤,一次停針法有可能出現(xiàn)彈性缺陷,多次停針法雖有袖中線傾斜角略大問題,但可以修正。
本文提出在針織CAD軟件中,袖身連體紙樣有3種應用方式:直接應用、旋轉后應用和切展后應用,并將切展分為一次切展和多次切展,進而提出袖身連體紙樣的4種實現(xiàn)方法。
通過用4種方法分別建立范本并編織出織物,從制作及編織的難易程度、織物變形、布紋方向等織物外觀進行比較分析,對如何選擇袖身連體紙樣的實現(xiàn)方法進行研究。每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缺點有:直接應用法易出現(xiàn)衣片織物局部變形問題;旋轉法易出現(xiàn)布紋方向錯誤問題;一次停針法受機器限制,易出現(xiàn)編織困難問題。可以克服的缺點有:多次停針法袖中線的傾斜角略大,但可利用調整停針量數(shù)值的方式進行修正,具有較大的綜合優(yōu)越性。本文研究為袖身連體紙樣和同類產品的實現(xiàn)方法提供參考,并對紙樣在針織CAD軟件中的應用方式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