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吳明紅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在“培養(yǎng)”的高頻率、高動態(tài)下,信息量增加,大量的新事物出現(xiàn),影響著教育的步伐。越來越扭曲的德育觀導致個性化紛亂,那匆忙奔波的腳步,一閃而過的教育良機,無暇顧及的學生生命樣態(tài)。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學校的思政教育、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其真諦就在那一招一式、一點一滴、一張一弛的生活積淀中。唯有文火慢燉,讓教育多一些陪伴,讓品德自然地發(fā)生、發(fā)芽、發(fā)展。
現(xiàn)如今,大部分的學生對于教師仍然保持敬畏心,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主動交流。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教師只關心教學成績,忙于提升教學質量,從而忽視了學生真正需要什么。而且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成長規(guī)律,只一味地依據(jù)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無法做到順應大部分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繼而導致部分學生因受到忽視無法跟上進度而受到傷害,長此以往學生便會失去與教師乃至同學積極主動交流的興趣,也無法認真投入學習活動中。當學生出現(xiàn)挫敗感時,作為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進行干預和引導,避免學生因此徹底喪失學習信心。以往的教育引導方式多以說教為主,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較為蒼白,效果甚微,因此,作為教師要分析當前學生心態(tài),將說教轉向體驗。
例如,當?shù)湍昙墝W生因好奇心而犯錯時,教師不應該只是一味地說教。要先分析事件的起因,找到事情的利弊。在確保學生人身安全沒有受到影響后,可先對事件中學生對的地方進行肯定和鼓勵,然后再幫助學生分析事情的危險性,最后再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身為教師要明確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不是紙上談兵。而應該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滲入。而陪伴,陪出的是師生的溫情,陪出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陪出的是遇事膽大心細的品質,陪出的是思維的品質。這是陪伴式培養(yǎng)的功力,更是簡單空洞的培養(yǎng)無法企及的高度。教育就是陪伴,在當今浮躁喧囂的時代中,安靜陪伴更彰顯出一種職業(yè)精神和素養(yǎng)。
當前的學生從小生活在緊張、嚴肅的教育氛圍中,從家長到教師,無時無刻不在試圖滲透教育,教育就是他們天空中的霧霾,讓人生畏。當下的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許多留白,這些留白給予學生抒發(fā)感受的空間。只是,這些留白中留給成人與學生對話的空間卻不多,也就是說,教師在一味地在等待學生傾吐,卻缺少了相互的交流,這樣的教育也可能是一種缺失。于是有很多有心的教師開始利用便條、日記等寫下對學生的無聲引領。
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日記中寫下贊揚與提醒:“今天的你終于記得上完體育課帶回自己脫下的衣物,終于記得今天是你值日的日子。責任二字,說來容易,做來不易,但是你做到了!加油!男子漢更需要多些擔當,多些責任?!币部梢栽诮o學生的信中,寫下牽掛與愛護的話語:“足球場上的小英雄,你是我們的驕傲。但是你不小心受傷了,那紅腫的膝蓋讓我牽掛,那堅強的表情讓我喜歡,現(xiàn)在,你好些了嗎?”在便條中,可以寫下關心與幫助的話語:“今天你沒有來學校,這是今天的作業(yè)便條哦!”
教師可以通過這種間接的方式來彌補與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空缺,以此表達對學生的責任、堅強、關心、愛護與幫助。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進而對學校、教師產(chǎn)生依賴感。
對于學生來說,喜歡去體驗一種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過程,這遠比聽上幾十遍的教育言論來得深刻。而教師,守著童心,要想讀懂童心,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等待,哪怕等待的時間有些長。
例如,《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就有《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一課,課堂上,教師讓學生聽動物的聲音、看動物的視頻,為學生講解講動物與人類相處的親密瞬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歡笑連連,知道了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要給予關心和愛護。
身為教師,很多時候會受到課程的限制,拿到教材后,首先會考慮如何完成教學任務、怎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往往不會考慮課堂內容是否會被學生所接受,是否適應當前學生的接受能力?!皟和觥薄耙陨鸀楸尽辈粦搩H是一種理念的傳播,它應該讓我們的思政教育發(fā)生一些變化乃至課程的變化。放慢步子,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給教育一份從容與恬淡,不以自己的主觀意愿,強迫學生向我們“既定”的方向前進,“欲速則不達”不僅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對學校德育工作的一種警醒。
在道德與法治教育知識化、課程化的今天,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面前,我們是不是都在功利地追求培養(yǎng)的效果,而缺少了感悟的過程與體驗,缺少了陪伴的勇氣與耐性?陪伴就是教育,這樣的教育沒有痕跡,直抵心靈,浸潤生命,影響人的一生。不忘初心,是教育更加需要的品質,它渴求執(zhí)著淡然,渴求堅定與堅持,讓培養(yǎng)在陪伴中慢慢走,走得坦蕩磊落,走得踏實穩(wěn)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