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勝
(開封市城區(qū)河道管理所,河南 開封 475000)
近年來,中國的水利項目發(fā)展迅猛,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同時也為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也會對河道產生一定影響,例如: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對河道護岸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此外,有必要加大對河岸保護技術的研究,以減少河岸倒塌現(xiàn)象的發(fā)生,減少水利工程施工對河道環(huán)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政府有關部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并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以促進水利工程項目的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施工單位要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內部系統(tǒng),在確保項目質量的同時做好保護環(huán)境工作,減少工程實施帶來的環(huán)境損害。
在水利工程項目中,水壩是相對普遍的建筑物?,F(xiàn)有的壩型襯砌結構一般采用平壩結構,用抗腐蝕材料包圍土芯,以減少堤壩被侵蝕和破壞的可能性。在平壩壩床的施工中,一般選擇網(wǎng)狀結構,并用高強度、低碳鍍鋅鋼絲網(wǎng)進行鋪設,然后用石頭填充,最后固定在堤岸上,達到了阻止水流侵蝕的目的。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邊坡襯砌工藝不僅施工簡單,且具有抗沖擊性強等特點,廣泛用于小江河護岸工程中。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沖擊能力,要選擇合適的工程材料,以提高工程施工進度和質量。在護岸施工階段,應做好護腳工程,其施工質量將對護岸工程的防腐蝕能力產生直接性影響。在正常情況下,河流中經(jīng)?;煊写罅康牡[石、樹枝等雜物,它們在水流的沖擊下快速移動,將對護岸產生一定影響,并且岸坡長期受水質酸度或堿度腐蝕。因此,在選擇堤防建設的原材料時,必須考慮河流條件、土壤特性、水質、沙礫含量等因素,就目前面言,石籠使用較為廣泛。
這項技術是在攪拌機的輔助下,將部分砂石料混入水泥漿中,并在壓力作用下用水泥漿噴射土壤或巖石表面,以達到保護土壤或巖石表層的目的?;炷凉袒螅纬煞罎B墻,以提高防滲性能。目前,該技術具有應用范圍廣、設備操作簡單、成本低、效果好等優(yōu)點。在通常情況下,常見的噴射技術包括定向噴射、旋轉噴射和振蕩噴射等,具體應用時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合適的噴射方式。
干砌石護坡技術具有較強的完整性,能有效抵抗8級風浪和水的侵蝕,因此被廣泛用于河岸變形量較小的地方。干砌石護坡施工中,通常采用1∶2.50~1∶3.00的坡度,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更改坡度,以提高坡度的穩(wěn)定性。
水利工程建設中,用袋裝混凝土邊坡防護,可以有效解決大壩和護岸問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填充袋裝混凝土的操作。其主要方法是:使用高壓水泵注入清潔水以潤濕腔室,當達到施工標準要求時,根據(jù)情況科學合理地選配閥門和管道,并泵送1.50 m3的1∶2水泥砂漿,同時動態(tài)觀察和記錄管接頭的情況,以避免水泥砂漿泄漏。當發(fā)現(xiàn)異常時,必須采取措施及時處理。混凝土填充過程中要防止袋織物存在收縮不均勻。填充混凝土階段,必須控制模袋的飽滿度,防止模袋由于過度填充破裂。在此過程中,最好組織專業(yè)人員觀察混凝土的流動狀態(tài),同時準確測量評估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參數(shù),根據(jù)情況及時進行調整。
管理人員要了解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由于一些施工人員素質不高,工作過程中無法理解設計要求和意圖,很難合理控制作業(yè)流程,從而導致施工時間延長和建筑材料的浪費,同時還造成一定程度的環(huán)境污染。因此,管理人員應嚴控施工過程,加強監(jiān)督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意識:一是嚴格監(jiān)管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二是明確崗位職責,提高施工效率;三是加強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淘汰責任心不強的管理人員;四是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確保水利工程項目順利實施。
水利工程建設中,施工人員必須對可能發(fā)生的質量事故有清晰的認識,管理人員要制定科學的質量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如果發(fā)生工程質量事故,必將延誤施工工期,并導致經(jīng)濟損失。因此,一是確保堤岸工程施工質量:在工程施工前,對全體員工進行崗前培訓,明確崗位職責,并制定合理的崗位責任制度,全體員工必須嚴格履行;二是確保材料質量: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建筑材料質量,如果工程材料不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標準,將直接影響施工質量,不僅會消耗大量的物力和財力,還會產生質量缺陷和質量事故。因此必須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確保堤岸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順利完工。
簡而言之,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包括許多不確定因素,如果工程質量不合格,就很難滿足工程的正常運行,甚至造成質量事故。因此,施工過程中,為達到理想的工程質量,應嚴控各施工環(huán)節(jié),并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另外,目前中國越來越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且建立了新的生態(tài)保護理念和理論,有效地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逐步實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