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宇,陳浙南,胡圣晨,姜瑩
(牡丹江醫(yī)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TRIM家族蛋白含有80余個成員,除了參與發(fā)育障礙、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等體內病理調控[1],還可作用于腫瘤泛素化、染色體異位轉錄、p53基因調控和NF-κB信號通路傳導,影響腫瘤相關基因和蛋白的表達,改善化療耐藥,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發(fā)揮促癌或抗癌作用[2]。消化系統(tǒng)是人體重要的功能系統(tǒng),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本文就近年來TRIM44蛋白在消化道腫瘤的研究進展進行簡要闡述,為研究發(fā)現新的診療靶點提供依據。
TRIM44蛋白最早于2001年從小鼠大腦的cDNA文庫中分離出來[3],位于染色體11p13,早年發(fā)現TRIM44與虹膜的先天性缺陷有關[1]。TRIM44鋅指結構域內包含泛素水解酶和泛素特異性蛋白酶,可抑制E3泛素連接酶terf在E2酶UbcH6存在時的體外泛素化,穩(wěn)定蛋白質。TRIM44發(fā)揮“USP樣TRIM”的作用,通過調節(jié)E3泛素連接酶參與靶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充當調節(jié)去基質化和穩(wěn)定化的促癌基因[4]。TRIM44過表達可通過作用于不同信號通路發(fā)揮癌變調節(jié)劑作用,促進胃癌[5]、肝細胞癌[6]、睪丸腫瘤[7]、子宮內膜癌[8]、宮頸癌[9]和非小細胞肺癌[10]等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還可誘導癌細胞上皮向間質轉化(EMT),或通過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進G1期向S期的轉化,參與腫瘤細胞增殖[11]。TRIM44還可通過激活肺癌中的NF-κB途徑促進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12]。TRIM44敲減與NUPR1、CDK19、CADM1、INHBA、TNFSF10和DDIT4的失調有關[7],而TRIM44過表達可抑制細胞凋亡調節(jié)因子Bax的表達,增強Bcl-2的表達[13],可見TRIM44在抑制腫瘤細胞凋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食管癌的發(fā)病率高,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常伴有淋巴結轉移,預后極差,5年生存率低于30%[14]。Dian等[15]研究發(fā)現,食管癌組織中TRIM44mRNA和蛋白均高表達,且高表達患者的腫瘤分化差、TNM分期晚、生存期更短。TRIM44和Ki67表達呈正相關,TRIM44可通過調節(jié)PI3K/AKT/mTOR信號通路,啟動EMT促進食管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11],PI3K/AKT/mTOR抑制劑可逆轉其促癌作用。c-myc和FOXA1是食管癌中失調的兩個轉錄因子,二者在TRIM44啟動子區(qū)域有結合位點[17]。TRIM44過表達可通過對c-myc或FOXA1進行轉錄調節(jié),促進食道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此外,TRIM44過表達還可同時激活WNT和mTOR通路,對腫瘤侵襲性具有協同作用[11]。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TRIM44與淋巴結轉移均可作為食管癌不良預后的獨立預后因子[17],有望成為食管癌患者新的預后指標和潛在治療靶點。
胃癌是世界第二大癌癥致死原因,發(fā)病年齡高,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升高趨勢[18]。目前胃癌早期診斷率提高,但更多晚期胃癌患者還面臨著腫瘤治后復發(fā),生存率仍然很低。Kashimoto等[5]研究發(fā)現,TRIM44在胃癌組織中高表達,主要分布于細胞核和細胞質。TRIM44過表達與淋巴管浸潤和較高的復發(fā)率顯著相關,而與組織學分級等其他特征無明顯相關性。TRIM44過表達患者腹膜復發(fā)轉移率更高。而TRIM44低表達癌中血源性復發(fā)更常見。通過在各臨床階段對比TRIM44高表達與低表達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發(fā)現胃癌II期患者TRIM44高表達者5年生存率明顯下降。結合臨床病理特征確定TRIM44高表達組腫瘤患者的預后更差。TRIM44敲減后,胃癌MKN28和MKN45細胞系的增殖比對照組低22.5%,細胞侵襲性也明顯降低,呈現出時間依賴。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TRIM44蛋白可作為胃癌獨立預測因子,為胃癌的診治提供依據[19]。
肝癌是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命腫瘤,全球每年約有70萬新患者被確診[20]。肝細胞癌占原發(fā)性肝癌的大多數,表現為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細胞分化不良、染色體不穩(wěn)定、TP53突變和MAPK、AKT-mTOR及MET等致癌途徑的激活[21]。Zhu等[6]發(fā)現肝細胞癌中TRIM44高表達,主要分布于細胞質,與腫瘤大小、血管浸潤、肝內轉移、遠處轉移和Ki-67表達顯著相關,TRIM44高表達者預后更差。TRIM44過表達可顯著增強癌細胞的錨定非依賴生長能力、DNA合成能力及細胞的增殖能力,通過加速癌細胞G1/S相轉變、誘導EMT或激活E3泛素連接酶活性促進AMPK的泛素化降解,上調mTOR的活性,增強癌細胞的轉移和黏附能力[22]。在使用阿霉素治療后,TRIM44沉默使核p65表達降低,IκBα表達增強,并抑制了c-IAP1,c-IAP2和XIAP的表達,提示TRIM44高表達可通過加速NF-κB的活化增強了肝細胞癌對阿霉素的耐藥,使阿霉素誘導的肝癌細胞凋亡受到了抑制。綜上,TRIM44在肝細胞癌的治療上可作為方案選擇的參考。
肝內膽管癌占原發(fā)性肝癌的5-10%[23],發(fā)病率高,起病隱匿,侵襲轉移能力強,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標志物,患者常在早期出現微血管浸潤和淋巴轉移,復發(fā)率高。彭睿等[24]研究發(fā)現TRIM44在肝內膽管癌組織中高表達且異質性高,主要分布于細胞質,TRIM44高表達與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及腫瘤不良分化正相關。TRIM44高表達者總生存期短,復發(fā)率高,而與MMP9共高表達者生存更差,二者聯合檢測可為肝內膽管癌患者的預后提供參考。TRIM44過表達與Bax和caspase3、9下調以及Bcl-2上調有關,還可增加AKT信號通路的活性,激活ERK1/2,通過ERK/MAPK途徑誘導肝內膽管癌的EMT,加速肝內膽管癌的疾病進展[25]。TRIM44對于肝內膽管癌細胞的侵襲和凋亡至關重要,是肝內膽管癌患者預后不良的生物標志。
結直腸癌與老年、飲食、肥胖、吸煙等密切相關[26]。生活方式的改變使我國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顯著增加。Li等[27]研究發(fā)現TRIM44在結直腸癌組織中高表達,主要分布于細胞質。TRIM44過表達與淋巴結和遠處轉移、血管浸潤以及癌胚抗原密切相關,且預后更差。TRIM44過表達可通過Akt/mTOR信號通路促進結直腸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是結直腸癌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Sun等[28]發(fā)現結直腸癌中LINC00265異位過表達可促進TRIM44表達,miR-216b-5p可靶向負調節(jié)TRIM44表達,miR-216b-5p可逆轉癌細胞中LINC00265上調所產生的表型,如細胞生存的改善、葡萄糖攝取增加、丙酮酸和乳酸產生,體現了LINC00265對miR-216b-5p及其TRIM44的下游靶標調控。結直腸癌中LINC00265/miR-216b-5p/TRIM44三者可構成ceRNA網絡,為結直腸癌診療的研究提供潛在的廣闊前景。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消化道腫瘤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其預后與確診時的分期、治療方式明顯相關。消化道腫瘤的確診依賴于內鏡活檢,由于是有創(chuàng)操作,作為篩查標準接受程度不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診療靶點。TRIM44蛋白在多種消化道腫瘤中高表達,主要調節(jié)PI3K/AKT/mTOR信號通路,促進G1/S期轉變及EMT途徑發(fā)揮促癌作用,還可調節(jié)癌細胞周期、侵襲和凋亡等,有望成為消化道腫瘤新的腫瘤標志物。對TRIM44作用機制的深入研究可為臨床診療應用提供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