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江,李 紅,黃美艷
(1.云南省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普洱 665000;2.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yī)院,云南 普洱 665000)
附子理中湯為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由炮附子、炮姜、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組成,原為丸劑,具有補虛回陽、溫腎健脾的作用。方中炮附子、炮姜為君,具有溫中散寒、溫腎補脾的功效;人參甘溫,大補元氣,助運化而正升降為臣藥;白術(shù)苦溫,具有益氣健脾、燥濕利水的功效,為佐藥;炙甘草甘溫,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的功效,為使藥。諸藥合用,有溫補元陽的功效?,F(xiàn)將附子理中湯臨床應(yīng)用進(jìn)展綜述如下。
結(jié)腸炎。黃寧等[1]用溫針灸合附子理中湯治療慢性結(jié)腸炎55例,治愈24例,有效2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55%。趙廣剛[2]用附子理中湯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34例,痊愈10例,顯效2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8.24%。
腸易激綜合征。郭杏斐[3]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43例,基本治愈28例,顯效8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02%。殷慧芳[4]用參苓白術(shù)散合附子理中湯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脾虛濕阻型47例,治愈28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74%。
腸梗阻。林冬莉等[5]用賴氏"通元針法"結(jié)合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卒中后麻痹性腸梗阻,取得良好療效。
便秘。梁艷玲[6]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脾腎陽虛型功能性便秘39例,治愈18例,顯效10例,好轉(zhuǎn)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9.74%。
腹瀉。張艷敏等[7]用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抗生素相關(guān)性腹瀉脾腎陽虛證23例,痊愈12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65%。余方宇等[8]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腸內(nèi)營養(yǎng)性腹瀉,取得良好療效。史秀英[9]用附子理中湯配合艾灸治療慢性腹瀉75例,治愈34例,有效3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00%。
呃逆。王會錄等[10]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胃病呃逆41例,顯效35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56%。
功能性消化不良。苗曉霞[11]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虛寒證46例,顯效38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83%。
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陳路軍等[12]用附子理中湯合四逆散治療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33例,治愈21例,顯效7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94%。
糖尿病胃輕癱。張蕾等[13]用附子理中湯合補陽還五湯治療脾腎陽虛兼氣虛血瘀型糖尿病胃輕癱32例,顯效14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63%。
胃脘冷痛。邱宗全[14]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胃脘冷痛96例,治愈52例,有效31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6.46%。
胃下垂。李繼年[15]用補中益氣湯合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胃下垂25例,治愈18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00%。
慢性胃炎。徐訓(xùn)貞等[16]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52例,臨床療效方面,治愈5例,顯效24例,有效1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38%;中醫(yī)癥候療效方面,治愈6例,顯效30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31%。劉先勇[17]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萎縮性胃炎46例,顯效26例,有效1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6.96%。李宗清[18]用加減附子理中湯治療中焦虛寒型慢性胃炎43例,顯效26例,有效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02%。
Hp感染。蘭文春[19]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寒證Hp感染,取得良好療效。
幽門梗阻。何曉燕等[20]用附子理中湯治療幽門梗阻32例,痊愈19例,好轉(zhuǎn)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4.38%。
胃潰瘍。幸君華等[21]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胃潰瘍25例,顯效17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為100.00%。
胸痹。劉秀敏等[22]用艾灸和附子理中湯治療心腎陽虛胸痹41例,顯效19例,有效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12%。
心律失常。馬永澤等[23]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心律失常66例,顯效20例,有效3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7.88%。
早搏。馬永澤等[24]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早搏46例,顯效22例,有效1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6.96%。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張正陽[25]用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老年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40例,臨床綜合療效方面,顯效18例,有效1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00%;中醫(yī)癥候療效方面,顯效22例,有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00%。
2型糖尿病。張智勇[26]用附子理中湯治療2型糖尿病23例,痊愈7例,顯效9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1.30%。
眩暈。焦雪蕾等[27]用苓桂術(shù)甘湯合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腎虛寒證型眩暈50例,治愈32例,好轉(zhuǎn)16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為96.00%。
急性面神經(jīng)炎。吳振成[28]用附子理中湯重用附子治療急性面神經(jīng)炎120例,治愈102例,顯效14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為100.00%。
精神分裂癥。樊旭升[29]用附子理中湯加減頻服治療精神分裂癥,取得良好療效。
糖尿病腎病。龔勝男[30]用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腎病陽虛證33例,顯效7例,有效1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8.79%。
胃癌。羅嵐等[31]用附子理中湯加減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脾胃虛寒型胃癌60例,完全緩解20例,部分緩解32例,穩(wěn)定5例,進(jìn)展3例,總有效率為86.67%。
腫瘤所致癌痛。楊利軍[32]用附子理中湯治療消化道腫瘤所致癌痛23例,顯效14例,有效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65%。
腫瘤相關(guān)性食欲減退。張敏妮等[33]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腫瘤相關(guān)性食欲減退,取得良好療效。
化療后免疫功能。穆雷霞等[34]將附子理中湯用于脾胃虛寒型胃癌術(shù)后患者化療,可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降低化療的不良反應(yīng),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
化療后骨髓抑制。蔡德珺等[35]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減輕直腸癌化療后骨髓抑制,取得良好療效。
化療藥物性肝損傷。劉秋琳等[36]用附子理中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化療藥物性肝損傷60例,顯效49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為100.00%。
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王小琴[37]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腎陽虛型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30例,治愈13例,有效1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67%。
原發(fā)性痛經(jīng)。金焱[38]用附子理中湯配合艾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īng)65例,治愈45例,顯效18例,有效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46%。
兒童腸易激綜合征。左英俊等[39]用附子理中湯聯(lián)合匹維溴胺、雙歧三聯(lián)活菌治療兒童腸易激綜合征50例,顯著緩解42例,中度緩解5例,輕度緩解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00%。
小兒腹瀉。邵娟[40]用參苓白術(shù)散合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取得良好療效。王超群等[41]用附子理中湯加味灌腸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病108例,顯效97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9.07%。
小兒感冒。任雪萍[42]用附子理中湯(丸)治療小兒感冒30例,治愈21例,好轉(zhuǎn)7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為93.33%。
痤瘡。陳敏等[43]用加味附子理中湯治療脾陽虛型中、重度尋常型痤瘡63例,臨床療效方面,痊愈12例,顯效24例,有效2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65%;中醫(yī)癥候療效方面,痊愈14例,顯效13例,有效3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0.48%。
面部粉刺。邱勇皓[44]用附子理中湯合烏蛇榮皮湯加味治療面部粉刺,取得良好療效。
慢性蕁麻疹。莫懷民[45]用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蕁麻疹80例,痊愈20例,顯效45例,好轉(zhuǎn)1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3.75%。
復(fù)發(fā)性口瘡。吳強(qiáng)等[46]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治療復(fù)發(fā)性口瘡16例,痊愈5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3.75%。
附子理中湯是溫中祛寒的代表方,通過辨證配伍使用,治療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腫瘤及腫瘤相關(guān)疾病等有較好臨床療效。今后還應(yīng)對方劑的有效成分、作用機(jī)制進(jìn)一步研究,以便臨床更廣泛的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