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陽嘎
摘要:漢蒙顏色詞諺語蘊含著深厚的本民族的文化心態(tài)和感情色彩,因此,多數(shù)具有豐富的文化象征義。顏色詞諺語與社會文化思想有密切關(guān)系的。漢語和蒙語在顏色詞的認(rèn)知方面既有共同特點,也有不同之處。漢蒙綠色都象征生機和活力,白色都具有純潔的象征意義。但漢族對黃色特別尊崇而蒙古族對白色特別尊崇,漢民族傳統(tǒng)文化對紅色非常偏愛的。
關(guān)鍵詞:漢語 蒙古語 諺語?顏色 語義
黃色是漢民族崇尚的顏色之一,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代表色。在古代,黃色象征神圣、皇權(quán)、遵規(guī)、崇高、莊嚴(yán)、土地、國土等。
除此之外中國人認(rèn)為黃色是中國的國色,因為稻田是金黃色的。中國人非常注重象征意義的,與農(nóng)業(yè)文化有著息息相連的黃色。2秦朝時期認(rèn)為黃色是上等顏色,只能皇帝和高官才能使用,甚至因為黃色是自然中永不變易的顏色,并且從古到近沿著黃河流域中國民族居住繁衍,在黃色土地種各種糧食,吃的是黃米、飲的黃河水,發(fā)展至今。所以,黃河對中國人來講是搖籃。黃河又稱“黃龍”。
在公元前184年,東漢國的“黃巾軍的起義”的發(fā)生,與此相同西藏傳佛教的喇嘛們穿著黃衣袍、戴著黃帽子為其標(biāo)志。黃紙,道教用黃紙畫驅(qū)鬼避邪的符咒,也用黃紙祭祀神靈。黃紙還用來刊印御準(zhǔn)歷書(世稱黃力),舊時用黃紙書寫官方文告或編造戶薄。
漢語有黃色詞的諺語。如“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指夫妻齊心協(xié)力,家業(yè)定能振興;“麥穗發(fā)了黃,秀女也出房”指秋收、麥?zhǔn)諘r,天氣易変,要趕快搶收,連平日不多出門的少女也得下地;“黃銅箱子白銅鎖,外面好看里面空”喻指某些自我炫耀,表面上裝得很有學(xué)問的人,實際上確是空空的,沒有一點真才實學(xué);“黃土不虧勤勞人,冷天不凍下力漢”是勤勞的人肯定會得到應(yīng)有回報的意思;“黃鐘毀棄,瓦釜雷嗚”表達當(dāng)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之時,無才德的人便會得意橫行;人遲早都會去世的真理用“黃泉路上無老少”來表達,這條諺語把泉水顏色比喻成黃色,因為土地顏色是黃色的,所以把去往天堂的路比喻成黃色。
紅色是漢蒙民族最常用也最喜用的顏色。兩個民族人民都喜愛紅色,人們可從紅色聯(lián)想到太陽和火的顏色,由于太陽和火可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及幸福,所以人們自古至今喜歡用紅色來比喻幸福、喜慶、吉祥、歡樂、熱烈等義,并由此引申出興旺、發(fā)達、順利、成功、運氣好、福利、成就等含義。蒙古民族也用紅色來象征家產(chǎn)。
漢民族在慶賀傳統(tǒng)的重大節(jié)日時喜歡在大門兩旁貼上紅對聯(lián),門口掛著紅燈籠,晚上點紅燭,燃放紅炮等。
人們把結(jié)婚稱作紅喜事,所以新娘子要穿紅衣裙,頭上要蓋紅蓋頭,新郎要撥紅綢帶,胸前要戴紅花,大門上要貼紅喜聯(lián),屋內(nèi)要貼紅喜字,晚上要點紅燭,賓客要吃紅豆包,送喜錢或結(jié)婚禮物要用紅紙或紅包,婚前的婚帖也是紅紙寫的。由紅色的順利、成功等象征義又可引申為受社會好評、受群眾愛戴、歡迎、受上級領(lǐng)導(dǎo)的重視或重用等含義。
古代的女子,多用胭脂紅化妝,所以又稱美女為“紅顏”。
兩個民族語言中,紅色聯(lián)想到戰(zhàn)火和鮮血的顏色,所以近代常用紅色來象征革命斗爭。
漢語的紅色詞諺語是“日沒胭脂紅,無雨也有風(fēng)”表達太陽落山的時候,天空呈現(xiàn)胭脂般的紅色,那么第二天不是下雨就是刮風(fēng)的意思;“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傳統(tǒng)戲曲中以不同色彩的臉譜來顯示角色的不同性格,紅臉指敢于嚴(yán)聲厲色、直言不諱的人,白臉指和事佬或偽裝公正的人,指兩人互相配合所采用的軟硬兼施的手段;“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喻指別人先進,或者個別單位先進,不能算形成了大好局面,只有大家都爭當(dāng)先進,才能形成繁榮昌盛的新局面;“紅花需綠葉扶持” 表達出無論多優(yōu)秀的人離不開眾人的支持;“紅日西升,高山起浪”中表達了遇到多么動心的事情也不能展開自己的心扉;“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指人的境遇或人們之間的交情,不可能長久不變,就像鮮花不可能常開不謝一樣;“此地?zé)o朱砂,紅土子為貴”比喻沒有合適的人才,差一點的也只好將就。
蒙語也有紅色詞的諺語。如“好學(xué)無須臉紅,無知才應(yīng)羞愧”(Мэдэхийн?т?л?? ичилг?й, мэдэхг?йнхээ т?л?? ичих)意為愿意學(xué)習(xí)的人不應(yīng)感到羞辱,什么都不懂的人才應(yīng)覺得羞辱;“紅木房子,水稻食量”(Улаан?модон гэртэй, усан будаан хоолтой)表達蒙古民族把蒙古包的梁、天井、柱等喻成紅色象征著旺盛的意思。但是,這一諺語的暗藏含義雖然外貌顏色非常華麗,但其能力差的意思;受過很多苦頭的人比喻成“舔過紅鐵的,磨破腳底肉”(Улаан?т?м?р долоосон, улныхаа махыг элээсэн)來形容;“話語實在的好,狐皮紅色的美”(?гний ?нэн нь сайхан, ?нэгний улаан нь сайхан)意為說真話,能正確反映客觀實際,也反映說話人的誠實品質(zhì),所以如同狐貍皮紅色好一樣,說話自然是真的好。
漢語和蒙語中,綠色是植物的生命色,是草木及一切植物最茂盛的顏色。由綠色可以聯(lián)想到春天、草地、森林、綠寶石等。所以自古人們常用綠色象征春天、青春、和平、希望、安全、幸運、新鮮等含義。綠色在中國古代也表示“低微”、“下賤”、“不名譽”等含義。唐代官制規(guī)定:官七品以下穿綠服或稱“青衫”。
漢語有綠色諺語“草不可能永遠(yuǎn)碧綠,人不可能永遠(yuǎn)和睦”表達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這條諺語兩個民族語言中都有;“清明柳葉綠,趕緊種玉米”指清明節(jié)柳葉泛出了綠色,北方地區(qū)正是搶種玉米的時候;“綠了荒山頭,干溝清水流”指綠化荒山,能使自然恢復(fù)生態(tài)平衡,干闊的山溝就會有清泉流淌;“綠葉底下有害蟲”意為完美的表象下還會有隱患存在的意思;“牡丹花兒雖好,還要綠葉兒扶持”來表達人再有本事,也需要別人的支持;“紅了心頭,綠了山頭”指要先對綠化禿山有一個正確的認(rèn)識才能實現(xiàn)綠化荒山。
總之,漢蒙顏色詞諺語蘊含著深厚的本民族的文化心態(tài)和感情色彩,因此,多數(shù)具有豐富的文化象征義。顏色詞諺語與社會文化思想有密切關(guān)系的。
漢語和蒙語在顏色詞的認(rèn)知方面既有共同特點,也有不同之處。漢蒙綠色都象征生機和活力,白色都具有純潔的象征意義。
但漢族對黃色特別尊崇而蒙古族對白色特別尊崇,漢民族傳統(tǒng)文化對紅色非常偏愛的。
參考文獻:
Аким?Г. Монгол з?йр цэцэн ?гийн товч тайлбар толь[Z].УБ 2001
Гаадамба?Ш, Сампилдэндэв Х.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аман зохиол-з?йр цэцэн ?г[M].УБ 1988
Дамбас?рэн Н.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з?йр ?г [M].УБ 1959
Дашдорж?Ж, Ринчэнсамбуу Г.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з?йр цэцэн ?г[M].УБ 2009
Заяабаатар?Д, Чоймаа Ш.Монгол з?йр цэцэн ?гийн гурван мянган дээж[M].УБ 2009
Эрдэнэ-Очир Г. Зарим з?йр цэцэн ?гийн товч тайлбар[Z].УБ 1983
常敬宇.漢語詞匯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大學(xué)出版社,2000
程孟輝.漢語諺語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
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蒙古族諺語[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溫端政.現(xiàn)代漢語諺語詞典[Z].山西:山西經(jīng)濟出版社,2009
武占坤、馬國凡.諺語[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注釋:
Uyanga P. /Ph.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
常敬宇.漢語詞匯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