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燕華 蔡玉玲 葉淑婷
【摘要】目的:研究跟蹤護理模式對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影響。方法:80例入組對象均篩選自本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隨機、雙盲分組,對照組(40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0例)給予跟蹤護理。對比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以及心理狀態(tài)和治療依從性評分。結果:護理前,組間數(shù)據(jù)評分無較大差異;護理后,護理服務質量、治療依從性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則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抗病毒藥物在治療乙肝后肝硬化時要做好跟蹤護理,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心理狀態(tài),減輕心理壓力,要重視。
【關鍵詞】跟蹤護理模式;抗病毒藥物;乙肝后肝硬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1-00170-02
乙肝后肝硬化的發(fā)生率較高,增加患者治療負擔和疾病治療的難度,而且對患者的身體影響非常負面,要提高重視,并做好治療,降低肝癌發(fā)病率。抗病毒是治療乙肝后肝硬化的主要方法,規(guī)范化的抗病毒能降低疾病惡化的可能性,減少肝癌的出現(xiàn)。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需要入院治療,在治療時以及出院之后,很多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不全,在相關知識的掌握上不是非常完善,在加上長期治療負擔較重,很多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所以患者在抗病毒治療期間,就要做好跟蹤護理工作,對患者的治療進行指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課題主要探討跟蹤護理模式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影響。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為對象,隨機、雙盲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資料:觀察組:男女性別比為23:17,年齡42-79歲,平均值(56.3±3.6)歲,病程上限0.6-4.6年,平均病程(2.1±0.4)年。對照組:男女性別比為22:18,年齡43-78歲,平均值(56.2±3.7)歲,病程0.7-4.5年,平均病程(2.0±0.5)年。納入標準:醫(yī)學診斷確診患者為乙肝后肝硬化,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有一定的溝通能力;患者同意本方案,家屬知情,簽訂文件。排除標準:臨床資料有缺失和無溝通能力者?;颊哔Y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guī)護理:患者入院之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查,掌握患者的相關信息,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治療方面的準備,服用抗病毒藥劑;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調整,根據(jù)患者的個人口味、身體狀況等因素制定出對應的飲食方案,飲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不能給消化系統(tǒng)帶來負擔,要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量,滿足身體需要,加快病情恢復速度。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跟蹤護理[2]:①選擇醫(yī)院中護理能力強的工作人員組建護理小組,選出一名組長,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劃分,做好人員分工。②每周要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每個月至少家訪兩次,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及疾病恢復的狀態(tài)等,掌握患者的相關信息,告知患者定期來院檢查,避免病情出現(xiàn)惡化。③詢問患者的睡眠情況,對患者的體位進行指導,舒適體位為主,提醒患者定時調整體位,防止身體壓力長時間集中在身體一個部位。對房間的溫度以及濕度等進行調節(jié),提高房間的舒適度,在房屋中放置花草等植物,提升環(huán)境質量。④提醒患者做好衛(wèi)生方面工作,每天要進行身體清潔,定期更換床單、被褥等個人用品。對房間進行清掃,保持房間的衛(wèi)生,讓房間更加整潔,提高舒適度。⑤心理指導,在心理指導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分析患者在疾病恢復期間,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問題。⑥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講解疾病方面的常識以及治療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告知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時間較長,一定要堅持,明確藥物服用的劑量和方法,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提醒患者一定不能自行停藥,也不能隨意增減藥物劑量。講解在疾病治療期間,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等,以及相應的預防方法,降低不良事件出現(xiàn)的可能性[3]。
1.3 觀察指標 (1)參照醫(yī)院制定的護理質量評分表,患者、家屬等對護理人員工作進行分數(shù)評估,內容:知識宣教、日常護理、服務態(tài)度、個人能力、出院指導,每一項滿分為30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質量越高。(2)使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數(shù)評估,每一指標中有20個項目,滿分為50,分數(shù)越高,說明焦慮、抑郁程度越深。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和家屬的治療依從性進行綜合評估,滿分為100,分數(shù)越高,說明依從性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用SPSS21.0軟件,(x±s)為計量資料,檢驗值t表示。檢驗水準α=0.05,如果(P<0.05),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評分 觀察組患者的知識宣教、日常護理、服務態(tài)度、個人能力、出院指導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意義(P<0.05)。如下表1。
2.2 心理狀態(tài)和依從性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依從性評分無較大差異,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觀察組患者低于對照組,而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存在統(tǒng)計意義(P<0.05)。如下表2。
3 討論
我國患上乙肝后肝硬化的人越來越多,該疾病的終末期是肝癌,但是疾病的變化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出現(xiàn)肝硬化之后,需要及時進行治療,防止疾病的惡化趨勢,降低肝癌的患病概率,降低治療工作的難度[4]。在治療乙肝后肝硬化時,需要進行綜合治療,抗病毒是常用方法,主要以藥物為主,而且抗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多患者在治療期間,擔心病情的變化以及長期治療的負擔,在心理上出現(xiàn)很大的變化,很多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出現(xiàn)負面的情緒等,這對于疾病的治療不利。而且在抗病毒治療期間,需要患者提升睡眠質量,在飲食上進行調整,提升藥物治療的效果,所以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跟蹤護理模式在護理工作開展中,優(yōu)勢明顯,患者在出院之后,也能對患者進行護理和干預,幫助患者解決在疾病治療期間遇到的問題[5]。
跟蹤護理指的是跟蹤患者的就醫(yī)過程或者醫(yī)院的系統(tǒng)運行軌跡,讓患者感受到醫(yī)院的護理服務品質,對醫(yī)院的相關工作作出評價,如管理系統(tǒng)是否完善、服務是否周全,有無存在疏漏等,該護理模式更加注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將患者放在護理服務的中心,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護理工作。在護理期間,要與患者交流溝通,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來思考問題,在實際工作中,讓患者感受到自身是被重視的。在護理工作中,更加追求服務的質量,并詢問患者護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和改進。肝硬化的治療是漫長的過程,在治療期間,病毒細胞存在變異的可能性,對患者進行跟蹤護理,能對患者的服藥情況進行分析,并囑咐患者定期來院檢查,掌握病情的相關信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對藥物劑量和治療方法進行調整,避免患者出現(xiàn)私自更改劑量等情況,影響到藥物療效[6]。在跟蹤護理期間,對患者進行生活上的指導,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多與患者交流溝通,能分析患者在治療期間,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患者解決,消除患者的顧慮。囑咐患者做好衛(wèi)生方面工作,降低細菌等因素對患者的影響,降低感染等情況的出現(xiàn)。在跟蹤護理中,對患者進行家訪,能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在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囑咐患者來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掌握患者病情信息。
跟蹤護理模式是建立在科學理念基礎上的護理模式,效果較高,而且實行的難度較低,在培訓之后,能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對患者來說,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身體健康水平和照護的質量,并對患者的就醫(yī)流程進行規(guī)范,減輕患者的就醫(yī)負擔。在護理服務中,醫(yī)護人員之間,能提升彼此的默契意識,增強團隊合作的能力。對醫(yī)療服務機構來說,降低治療的風險,對醫(yī)療服務的質量能持續(xù)進行改進,提升護理滿意度,提高醫(yī)院的影響力。
本研究結果說明跟蹤護理模式對抗病毒藥物治療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有應用價值,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升護理服務治療,對患者有利,在護理工作中,要重視。
參考文獻
[1]石俊華.跟蹤護理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評價[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6):107-109.
[2]陳海霞.跟蹤護理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9,49(1):36-37.
[3]王丹,張學原.觀察跟蹤護理對影響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藥治療(抗病毒藥物)依從性的實際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11):44-45.
[4]馬煒煒.延續(xù)護理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7):214-214.
[5]顧美君.延伸護理干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10):218-218.
[6]僧松娟,劉祎,李杰.跟蹤護理對乙肝后肝硬化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11):143-144.
作者簡介:麥燕華(1982.10-),女,漢族,佛山高明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感染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