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珠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研究表明,一般成年人肌肉占體重的40%左右,而經(jīng)常鍛煉的人占比約50%[1-2]。加強運動,對延緩肌肉萎縮、軟組織退行性病變以及保持健康體重具有積極作用[3]。體脂率是指脂肪組織總量占人體體重的比例,脂肪分為基礎脂肪和非基礎脂肪兩個部分[4]。
體脂是指人體內(nèi)的脂肪,通常正常男性的體脂率應該保持在15%-18%范圍內(nèi),而正常女性則應該保持在25%-28%范圍內(nèi)[5]。較高的體脂率,對人體健康有害、降低生活質(zhì)量[6]。通過選擇合理的運動方式和強度,改變體脂率變得尤為重要。不同運動方式對體脂率的改變有所差異[7-8]。運動方式主要有搏擊操、籃球、健美操、太極拳、瑜伽、網(wǎng)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等。不同運動方式對體脂率的影響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基于此,提出不同運動方式對青年人群機體體脂率的影響建模,分析不同運動方式、不同運動強度和不同運動時間下的樣本體脂變化特征。通過分析不同運動項目對青年人群機體體脂率的影響,為青年人群科學選擇運動鍛煉項目提供一定參考。
建立不同運動方式對青年人群機體體脂率的影響模型,包括指標數(shù)學模型、測試樣本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
體脂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αBF為體脂率;BF為體脂量;BD為人體體重。
當采用間接測量法時,可通過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Dm為體密度。
體密度可通過測量人體肩胛骨下角與上臂三頭肌兩部分之間的皮褶厚度、代入體密度推算回歸方程計算得到。計算公式如下:
試驗對象:男性和女性樣本各為50 人,招募高校在校一、二年級身體健康、有一定運動技能的大學生,需進行身體機能檢查,排除不宜高強度運動的疾病,并簽署同意書。
運動項目:運動方式選取籃球、健美操、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瑜伽、搏擊、太極拳和網(wǎng)球。試驗開始前進行1 個月的各運動項目培訓,使受試學生基本掌握各運動項目的運動技能。
運動強度:以自我感覺運動負荷量表(RPE)和心率控制運動強度。中等運動強度(50%表示)心率范圍:130 次/分-169 次/分,RPE 為輕松、有點費力;大運動強度(100%表示)心率范圍:170 次/分以上,RPE 為費力、很費力。試驗過程中受試對象需佩戴胸掛式心率帶。
測試方法:
(1)30 分鐘、50%運動強度場景,測試體脂率,并計算降低體脂率幅度。
(2)30 分鐘,50%和100%運動強度場景,測試體脂率,并計算降低體脂率幅度。
(3)50%運動強度場景,測試男性和女性鍛煉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90min 的體脂率,并計算降低體脂率幅度。
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均方根誤差檢驗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進行檢測。
均方根誤差檢驗法(RMSE)統(tǒng)計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RMSE為統(tǒng)計量;a為樣本數(shù)據(jù);b為擬合數(shù)值;n為樣本數(shù)據(jù)。
分析不同運動方式、不同運動強度和不同運動時間下的樣本體脂變化特征。
男性和女性樣本各為50 人,進行30 分鐘、50%強度場景的測試。男性不同運動方式下降低體脂率效果見表1。
表1 男性不同運動方式下降脂效果
由表1可知,(1)不同運動方式降低體脂率效果有差異。(2)健美操降低體脂率效果最好,降低體脂率幅度約27.8%;其次是羽毛球,降低體脂率幅度約21.7%;搏擊效果較差,降低體脂率幅度僅為5.1%。
女性不同運動方式下降低體脂率效果見表2。由表2可知,(1)不同運動方式降低體脂率效果有差異,且相同運動方式下的女性降低體脂率效果比男性要好。(2)對于女性而言,健美操降低體脂率幅度達到35.3%,其次是羽毛球,降低體脂率幅度約28.8%;搏擊效果較差,降低體脂率幅度僅為11.2%。
表2 女性不同運動方式下降脂效果
運動時長30 分鐘,測試運動強度50%和100%下的樣本體脂變化。
男性不同運動強度下降低體脂率效果見圖1,女性不同運動強度下降脂效果見圖2。
圖1 男性不同運動強度下降脂效果
圖2 女性不同運動強度下降脂效果
結合圖1和圖2可知,隨著運動強度的加大,同一運動方式的降低體脂率幅度增加;不同運動方式下的降低體脂率效果排序有所變化,如100%運動強度下的籃球運動降低體脂率幅度最大,而50%運動強度下是健美操。
測 試 男 性 鍛 煉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90min的降低體脂率幅度,結果見圖3和表3。
圖3 男性鍛煉30min和90min時的降脂幅度
表3 男性不同運動方式、不同運動時間下的降脂效果
結合圖3和表3可知:
(1)籃球運動、健美操、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在90min 的降低體脂率幅度分別為18.2%、31.9%、14.4%、11.8%、26.3%和13.7%。
(2)90min 時,健美操降低體脂率幅度達到31.9%,羽毛球降低體脂率幅度達到26.3%,乒乓球降低體脂率幅度11.8%。
測 試 女 性 鍛 煉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90min的降低體脂率幅度,結果見圖4和表4。
結合圖4和表4可知:
(1)90min 時,籃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網(wǎng)球在90min 的降低體脂率幅度分別為26%、38.2%、19.3%、38.9%和26.7%。
(2)90min 時,健美操降低體脂率幅度達到38.2%。
(3)各運動該項目降低體脂率效果在30min 后變得明顯,特別是羽毛球運動其幅度90min 時達到38.9%。
圖4 女性鍛煉30min和90min時的降脂幅度
表4 女性不同運動方式、不同運動時間下的降脂效果
不同運動方式對體脂率的影響不同。運動過程中對脂肪的消耗需要氧氣的參與,在一定運動強度下有氧運動所占比率越大,所消耗的脂肪越多,任何方式的運動都包含有氧與無氧的供能方式。實驗結果顯示,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相同運動方式下降低體脂率的程度也在增加,實驗在設定運動強度時并沒有做絕對劃分,中等運動強度也部分包含于大強度運動中,因此測定結果存在兩種可能原因:前期運動的累加耗脂;后期運動量增加,脂肪供能增大,體脂率降低加快。
中等運動強度和大強度運動條件下,降低體脂率的運動項目排序發(fā)生變化。籃球作為同場對抗性運動,運動期間存在較多短暫休停,中等強度運動下的運動量并未提高很多,但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休停時間并未增加,運動量隨之增加,機體需氧量、脂肪供能增大,因此在大運動強度情況下,體脂率降低加快。健美操運動屬于技能主導類運動項目,運動期間休停時間較少,持續(xù)性中等強度運動的運動量逐步增加,脂肪供能增加,體脂率下降增大,但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逐漸由有氧運動主導轉(zhuǎn)換為無氧運動主導,降低了脂肪供能比例,體脂率下降率降低。
中等運動強度下,分別測試了不同運動時間的體脂率降低情況,可以看到在30min時,各運動項目的體脂率下降顯著提高,并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隨著時間的增長,體脂率下降也逐漸增加,但并未有較大增幅,說明在中等運動強度下,機體脂肪供能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因此在中等運動強度下,運動30min左右可以開啟脂肪供能,促進脂肪新陳代謝,加速脂肪燃燒,并有顯著的降低體脂率作用。
運動可以增進健康,不同運動項目根據(jù)其運動方式的不同,健身效果也存在一些差別。現(xiàn)代社會,肥胖已成為影響大眾生命健康的危險因素,運動是降低肥胖率,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重要方式。無論選擇哪種運動,科學健身需要適宜的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以及對運動頻率的保持。體脂率是推測人體脂肪含量的一項指標,測量的精確性受到測量方法、測量技術的限制,本研究中對體脂率采用間接測量,并且實驗中雖有控制水分的攝入,但未考慮運動過程中水分的流失,后續(xù)研究中可采用更加精準化的測試方法,可加入適當?shù)纳笜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