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艷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長春 130000)
體操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不僅要錘煉自己的技術動作,提升運動強度,還要不斷補充營養(yǎng)并控制體重,保持最佳體型,使自身保持體操比賽的最佳形體狀態(tài),獲取更高的分數(shù)。隨著運動營養(yǎng)學的誕生,飲食營養(yǎng)管理與體重調節(jié)已納入體操運動日常訓練體系中。
隨機選擇國家體操運動隊二線隊10名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身體基礎情況進行追蹤檢測,獲取相關數(shù)值如表1所示:
對國家體操運動隊二線隊教練員及行業(yè)訓練專家進行走訪調查,咨詢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不同階段的飲食營養(yǎng)問題,并進行實地考察。對調查對象的日常訓練、飲食、體重、體脂等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測量和統(tǒng)計,監(jiān)測礦物質、維生素、食物攝入、血常規(guī)、體脂成分、生化指標、能量供給與分配等數(shù)據(jù),結合網(wǎng)絡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體操運動訓練和比賽對運動員體重要求格外嚴格,技術動作消耗主要以無氧功能為主,因此體操運動員必須在飲食熱量和能量消耗之間找到平衡點。通常情況下,男子體操運動員每天需要消耗3 500~3 800 kcal,女子體操運動員每天需要消耗3 000~4 000 kcal,在攝入這些熱量飲食的同時還要保持體重和形體控制。在綜合考量體操運動員力量爆發(fā)力需求和體重形體控制需求的條件下,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應在飲食營養(yǎng)管理中有所提升,配合優(yōu)質蛋白質,幫助體操運動員有效修復運動后的肌肉組織損傷,并搭配富含水溶性的維生素,促進脂肪分解,通過合理飲食,保障能量供應,在保持肌肉重量的同時降低脂肪轉化率,提升脂肪分解效率。
體操運動訓練期間,對于需進行降體重的運動員要適當限制食物熱量的攝入,但也要兼顧肌肉修復和體型控制,應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類食品,提供優(yōu)質的蛋白質。通常情況下,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食物比例為14%、30%和56%,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1.5~2 g,保障必需氨基酸的供給量,避免出現(xiàn)負氮平衡現(xiàn)象,通過這種飲食攝入模式獲取更多的血紅蛋白,實現(xiàn)運動機體肌肉質量和爆發(fā)力的有效提升。
采取科學有效的飲食管理辦法達到降體重的最佳效果。膳食營養(yǎng)師會在日食種類不變的前提下減少單次攝入量,進行飲食營養(yǎng)管理,將每天定量的食物分5份,從早到晚訓練結束每隔3 h進餐一次,食物品種以鮮菜、水果、精瘦肉、脫脂乳品、蛋、奶等為主。日食水果應挑選含糖量較低的果類,適當給運動員補充維生素和鹽,確保留在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使多余的脂肪燃燒得更快,防止脂肪在體內沉積,幫助運動員減重,實現(xiàn)形體塑造。
賽前準備階段為了進行良好的機體營養(yǎng)儲備,要嚴格把控進糖時間。為了促進肌肉收縮,要搭配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比賽進行階段的飲食要以少量多餐為主,禁忌食用酸性食物和脂肪類食物,以面包和水果為主,注意食物保溫,配備飲用富含微量元素的水。比賽結束后,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補充適量的糖。體操運動員在得到充分休息后往往需要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搭配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食物。應為其提供一些有益消化的蛋白質,飲食總體要保持清淡。
要把握科學飲食營養(yǎng)管理與體重控制之間的關系,科學調整飲食營養(yǎng)結構,不損害脂體重,堅持低熱量高蛋白飲食,減少主食,多食新鮮瓜果蔬菜,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在保持肌肉強度的同時,合理降低體脂率,保持運動能力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
要做好賽前飲食營養(yǎng)調節(jié),通過多樣化的高質量飲食,降低賽前耐力訓練量,最大限度幫助其儲備糖原,達到40%肌糖原的目標。
比賽階段要采取適當?shù)娘嬍碃I養(yǎng)策略,以濃縮的高滲溶液為主,搭配高纖維主食和新鮮水果,避免過量或過低的飲食介入。比賽結束后,要快速進行膳食營養(yǎng)補充,補充電解質,恢復體能,提升肌體蛋白質合成速率。要通過補充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的方式防止出現(xiàn)貧血現(xiàn)象,提升機體神經(jīng)細胞功能。
體操運動是一項對運動員體重和體型要求較高的競技運動項目,訓練過程中要通過科學的飲食營養(yǎng)管理來實現(xiàn)科學的體重調節(jié),最大限度地控制形體變化。教練員要結合每名運動員的體質特點及不同階段飲食營養(yǎng)管理策略,制定針對性的飲食營養(yǎng)攝入體系,幫助體操運動員時刻保持膳食的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使其體能和能量代謝保持在較高水平,獲取更好的運動能力和競技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