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宏安
摘 要 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各類攝影測量技術在行業(yè)中得到廣泛運用,有效提升勘測和調查工作的效率。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運用這些技術能夠提升調查的準確性。為此,探討當前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涉及的主要技術,并提出針對性的優(yōu)化方案,幫助提升技術使用水平,為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S757.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45
二類調查是森林資源規(guī)劃過程中的一種用以滿足森林經營方案、總體設計及林業(yè)區(qū)劃與規(guī)劃設計需要而進行的森林資源調查方式,通過二類調查能直接反映當前森林資源各方面的管理現狀,并結合當前的發(fā)展趨勢制定出相應的整改計劃和意見。傳統(tǒng)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以人工為主,在調查過程中會制定出相應的圖紙和報告,這樣的工作方式花費時間久、效率不高且錯誤率較高[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林業(yè)部門在進行二類調查的過程中,引進了各項技術幫助提升調查效率,森林資源的動態(tài)監(jiān)測、保護和利用等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為森林的調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還能為國家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的技術應用現狀
我國森林資源存在森林面積小、資源數量少、地區(qū)分布不均的特點,森林總蓄積量僅占世界總量的2.5%,加上南北地區(qū)間自然氣候和條件等因素的不同,植物種類繁多且類型較為豐富。而森林的分布一般都是遠離市區(qū),在山區(qū)和偏遠地區(qū)較多,在進行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時,人力、物力花費較多,部分地區(qū)森林林業(yè)管理人員較少,因此,調查工作就變得較為困難。截至目前,我國每10年進行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僅僅開展過3次,進行調查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當前森林和林木資源的種類、數量、質量和分布等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得出的數據能客觀反映調查區(qū)域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綜合分析與評價森林資源與經營管理現狀,并結合之后的發(fā)展趨勢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和管理方案[2]。但是在實施調查工作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林區(qū)本身面積較大,需要花費的時間和人力資源較多,需借助一定的設備和技術幫助提升調查的效率,就當前的發(fā)展形式來看,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所使用的技術為無線通信技術和“3S”技術,全球衛(wèi)星導航定位技術、地理信息系統(tǒng)、遙感技術,這3項技術統(tǒng)稱為“3S”技術。利用這些技術能有效提升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效率,為我國的森林防護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1.1 無線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是利用電磁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該項技術的研究時間較長,在我國的很多領域中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是很多林業(yè)部門在之前的調查中都有使用的一種技術。由于我國森林的分布較廣,很多林業(yè)人員在進行調查工作時都會配備相關的通信設備,以配合服務器獲取數據并傳輸實時數據給服務器進行更高級別的決策支持活動。
1.2 GPS技術
全球衛(wèi)星導航定位技術(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又稱GPS技術,GPS技術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運用,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也起到一定作用。GPS技術能準確高效地提供三維坐標,GPS與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使測定地球表面三維坐標的方法從靜態(tài)發(fā)展到動態(tài),從數據后處理發(fā)展到實時的定位與導航,極大地擴展了它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具有精準度高、效率高的特點,還具備較高的性價比[3]。但是GPS技術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森林內部的構造相比較其他地質條件存在一定的差距,森林中林木較多,樹葉和其他植被的遮擋會對衛(wèi)星信號產生不同程度的遮蔽,給測量技術的精準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后期的數據處理等還需不斷強化。
1.3 GIS技術
地質測繪技術(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又被稱為地學信息系統(tǒng)或是GIS技術,是一種特定的空間信息系統(tǒng),主要針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可以有效地對空間數據進行探究和處理,并利用自身具備的視覺化效果及地理分析功能將數據庫應用進行有機融合。GIS技術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被利用主要是為勘察人員提供精準的地形地貌圖,再結合其他的測量技術,形成相應的區(qū)域內坐標圖,以此獲取較好的數據圖形支撐。
1.4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RS)又稱RS技術,是20世紀60年代末興起的一種勘測技術,主要是通過電磁波,運用各種傳感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并最后成像,從而對地面各種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遙感技術是根據物體光譜特性的不同,對它的綠光、紅光和紅外光譜波段進行探測,將探測反映出來的圖像進行動態(tài)分析,用來了解工程地質的實際情況。探測到的面積較廣、所用時間短,性價比高,相比傳統(tǒng)的探測技術,節(jié)約了時間的同時也給探測工作帶來很多的便捷。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使用遙感技術能及時發(fā)現森林系統(tǒng)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在森林系統(tǒng)中病蟲害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遙感技術能及時發(fā)現病蟲害,防止其進一步侵蝕林業(yè)系統(tǒng)[4]。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遙感技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與GPS技術同時應用時,會受到一定的干擾,測量數據的精準度會受到影響。
2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的技術優(yōu)化策略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主要技術的應用,在真正的實施和使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GPS易受到森林中林木的遮擋,導致測量的精準度不夠高,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才能解決此類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的產生,需采取相應手段和措施對技術的使用加以完善。
2.1 提高技術的精準度
森林系統(tǒng)因其復雜性在實際勘測過程中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進而使測量的數據和圖形等受到影響,這樣的問題在二類調查中時常發(fā)生。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應當細化林區(qū)內部樹種,確定周圍可視范圍內的精準點,或是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季節(jié)和時間等進行測量,獲取多個時間段內的數據和圖像,分析出相應的地理特征,為之后的調查工作提供
保障[5]。
2.2 加深數據庫應用
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運用數據庫技術,主要是針對地表環(huán)境的質量、數量等分布特征進行相關表示,再經過相關的圖形及文字表達將其進行處理,通過項目文字信息將測繪工程的項目管理空間信息進行表示,同時也會包含其他的圖像、數據等信息。數據庫的使用對于林業(yè)的發(fā)展和產業(yè)鏈的形成具有較大的意義[6],對于分析和預防當前森林資源中各項情況有較好的幫助作用。因此,在建立數據庫應用的同時,應當結合森林內部各種條件因素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使其在二類調查工作能夠顯現出自己的重要性。
2.3 建立完善的工作檔案
建立完善的工作檔案是二類調查的基礎工作同時也是核心工作,對于之后的森林防護工作能直接提供更加直觀的數據基礎。因此,相關林業(yè)部門應建立完善的工作檔案,形成相應的檔案資料,便于之后的交接和核查。此外,林業(yè)部門可以結合自身的發(fā)展需要,定期開展相關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并建立年度調查計劃,不斷細化調查和管理工作,為二類調查和一類調查工作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3 結語
隨著我國各項技術的進步,在發(fā)展過程中各種勘測調查技術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為適應當前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和人們對于勘測手段精確性的需求,實現自動化、規(guī)范化,在節(jié)省管理成本的同時還能提升管理效率,為調查工作的實施提供了基礎保障,需相關的技術人員不斷地對其進行研究與改進。完善、更新調查技術,為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幫助推動我國林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得印,欒忠平.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遙感圖像增強技術應用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2018(4):27-30.
[2] 陳強,黃光體,王曉光,等.平板電腦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中的應用與研究[J].湖北林業(yè)科技,2019,48(2):59-62.
[3] 孔穎,張宏巍.利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科學區(qū)劃保護區(qū)技術研究:以廣西花坪保護區(qū)為例[J].青海農林科技,2020,118(2):64-69.
[4] 辛成鋒.新一輪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技術要點:以廣東省茂名地區(qū)為例[J].湖南林業(yè)科技,2019,46(2):72-76.
[5] 高金萍,高顯連,于慧娜,等.基于東北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和樹種專項采集數據的森林場景仿真和技術實現[J].林業(yè)資源管理,2019(1):95-102.
[6] 鄭晨.衛(wèi)星遙感圖像技術在森林二類清查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yè),2018(6):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