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琪
幸福是什么?這是很多人一生都在追尋的問題。我認為,幸福不是獲取,而是給予。
星期六下午,我們一家人去逛商場。我來到副食品自選區(qū),琳瑯滿目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繚亂。我禁不住誘惑,向媽媽討要了一些零花錢,準備自己去消費。
我買點這個,買點那個,手中還剩下兩元五角錢。突然,我聞到熱騰騰的玉米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玉米可是我的最愛,不能委屈自己,趕緊買一個解饞。最后,我把剩下的五角錢硬幣裝進口袋,去向爸媽匯報我的消費清單。
正當我高高興興地啃著玉米,蹦跳著向停車場趕去時,突然看到墻角邊蹲著一位蓬頭垢面的老人,穿得破破爛爛,左肩上打著補丁,右胳膊袖子中間破了一個大窟窿。老人兩手插進袖口,裸露的手腕上暴露著青筋,前面放著一個小碗,好可憐哦!
那天很冷,凜冽的北風夾雜著零星的雪花,我和媽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還覺得有點冷,更何況老人穿得那么少呢?
真可憐!我想:他的家人在哪兒?他難道沒有親人了嗎?想著想著,我來到老人身邊,一股異味撲進我的鼻孔。小碗里零零星星有幾個硬幣。我定了定神,把手伸進口袋,拿出那枚五角錢硬幣,放進小碗里。接著,我又快速跑到車里向媽媽要了十元錢,跑回去放到老人的小碗里。老人顫抖著雙手,滿臉感激地說:“謝謝,謝謝……”
我坐在車里,透過車窗玻璃,看著零星飄落的雪花,心里暖暖的。此刻,我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給予。
老師小語
習作開門見山點明中心——“幸福是給予”,然后通過具體的事例詮釋了“幸福是給予”這一中心。在描寫老人時,外貌描寫加上當時環(huán)境描寫的渲染,我們似乎看到了一位老人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很無助的樣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作者系山東濟南市鋼城區(qū)艾山街道中心小學五·3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劉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