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志國 圖片提供/壹 圖
多年心理咨詢實踐中,我接待的老年來訪者大多有家人陪同。然而,讓我意外的是,60多歲的劉女士卻是一個人單獨來訪,而且是千里迢迢從外省而來。見面后,更讓我意外的是,劉女士的整個身心狀況,全然不像我想象中的60多歲的老太太,幾乎沒有多少老態(tài),難怪可以一個人來訪。
我情不自禁地表達我的贊嘆:“一個人如此遠道來訪,您真是很棒??!”
劉女士繼續(xù)讓我意外——對我的贊嘆并不買賬:“不行的,不行的,我什么都不行,我什么都不行的?!?/p>
我聽得出劉女士并非謙虛:“此話從何說起呢?”
劉女士愁眉苦臉:“我有強迫癥,讓我很困擾……”
“有什么表現嗎?比如……”
劉女士邊說邊做動作:“比如梳頭,對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我卻要反反復復地梳很多次。再比如洗臉,別人很快就做完的事,我卻要磨磨蹭蹭好長時間也洗不完?!?/p>
“您是說,梳頭、洗臉都特別仔細,好讓自己形象好些,是這樣嗎?”
劉女士似乎找到知音:“是的,我這個人特別自卑,腦子里對自己總是有消極的想法,總怕別人看不起自己,總怕在別人眼里形象不好。我知道,這個病根小時候就有了。從小我的家境不好,兄弟姐妹幾個,我在中間,那種被忽略的感覺讓我自卑。后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看我家境不好,在班里組織同學們捐款幫助我。我知道老師是為我好,可是,我卻感到自尊心非常受傷,從此就更加自卑了。長大后工作了,雖然自己認真努力地工作,卻總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20 多歲的時候,也就正是該戀愛的時候,這種自卑就更讓我擔心在別人眼里形象不好了。好像就是從那時起,自己開始強迫性地沒完沒了地梳頭和洗臉。
“40多歲的時候,我下崗了。隨后,前夫和我離婚了,兒子也跟了他爸爸。這時候,自己的消極想法更多了,更感覺自己抬不起頭來了,強迫癥也更重了。離婚后,我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后來我再婚了,繼續(xù)經營公司到現在……”
我再次由衷點贊:“您看,一個女人,40多歲下崗了,自己再創(chuàng)業(yè),真是挺棒的!”
這回劉女士總算有些笑容了:“是,我的工作能力還行,就是生活能力不行,所以總怕別人看不起我……”
“那么,您來訪主要想解決什么問題呢?”
“就是我的強迫癥,還有對自己的消極想法,這些年來總在困擾著我……”
綜上可見,困擾劉女士的并不是什么強迫癥,而是她內心消極的自我意識。
所謂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tài)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關系的意識,其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三種心理成分構成。
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部分。自我認知包括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等。自我認識的形成,首先有賴于自我評價。例如,為自己的身材、容貌而感到驕傲,或者為自己的某些缺陷而感到痛苦。自我認識的形成,還依賴于其他人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一個人在同周圍人的接觸中,總是會注意他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推測他人心目中對自己的評價。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的情感部分。人在形成對自我認識的同時,必然會伴有這樣或那樣的情感體驗。自我體驗的內容十分豐富,比如自尊感、自信感、自我價值感、自我效能感、成功感與失敗感、自豪感與羞恥感等。
自我調控是自我意識的意志部分。自我調控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行為和態(tài)度的調控,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監(jiān)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檢查是在頭腦中將自己的活動結果與活動目的加以對照的過程。自我監(jiān)督是以良心或內在道德標準為準則,對自己的言行實行監(jiān)督的過程。自我控制是對自身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控??傊?,自我調控是自我意識中直接作用于行為的環(huán)節(jié),是自我意識能動性的集中表現。
就劉女士的情況來說,由于家境以及小學時候的經歷和成人后的生活經歷,讓她形成了消極的自我認識,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對自己總有消極的想法。消極的自我認識,必然帶來消極的自我體驗,具體表現為她自己說的“特別自卑”“什么都不行”“對自己總是有消極的想法”。對此,劉女士也進行了自我調控,比如認真工作,比如積極創(chuàng)業(yè)。但是,由于消極的自我認識和消極的自我體驗,讓她的自我調控走向了極端,不僅沒有建立起積極的自我意識,反而讓自己把梳頭、洗臉等自我調控的行為誤當成了強迫癥,從而陷入惡性循環(huán),形成了更加消極的自我意識。
劉女士告別困擾的根本出路,在于學會接納自我。
溝通了上面的內容后,我問:“知道只有誰才能把自己打倒嗎?”
劉女士脫口而出:“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打倒?!?/p>
我順著劉女士的思路說下去:“對,人就是這樣自己把自己打倒的。由于消極的自我意識,全然讓自己看不到自己積極的表現。前面馬老師的點贊,都是由衷的,都是真誠的,都是有事實根據的!一個60 多歲的人,能千里迢迢獨自來訪;一個60 多歲的人,還能經營自己的公司;一個60 多歲的人,還能有積極的心理互動和自我心理救助。這都是許多老年朋友做不到的了,這難道不都是應該自我肯定的嗎?“
“您的意思是,我身上還有很多積極的東西?”
我肯定了劉女士的領悟,隨之,引導她發(fā)現總結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喜歡讀書、內心善良、做事仔細,有工作能力、有創(chuàng)業(yè)能力、有自救能力、有表達能力。雖然這是個艱難推進的過程,但是,劉女士到底學著開始從積極的角度看待自己。
這個過程剛剛開始不久,劉女士的思路又回到老路上去:“可是,我的不足確實有啊,就說我反反復復地梳頭和洗臉,難道不是強迫癥?難道也應該被肯定嗎?”
我笑了:“難道作為一個女性,對梳頭、洗臉的事情馬馬虎虎,才該肯定嗎?仔仔細細地梳頭和洗臉,難道不是應該肯定的女性的性別特點嗎?哪來的強迫癥?”
就是這樣,換個角度,缺點就是優(yōu)點,何況很多特點根本無所謂優(yōu)缺點,所以要學會自我接納。自我接納是人天生就擁有的權利,哪怕身上有很多缺點和不足,也應該全然接納自我。不接納自己的人,常會把很多能量用在自我否認和排斥上,帶著那么多對自己的不滿和失望,甚至否認和拒絕,如此豈不是自己把自己打倒了?只有自我接納了,才能順其自然,才能促進自我發(fā)展,才能享有幸福人生。
劉女士的領悟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走出幾十年的心靈誤區(qū)是很艱難的。但愿劉女士能努力踐行,逐漸學會接納自我,走出消極自我意識的困擾,讓自己的老年生活多些坦然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