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敘事與人物焦慮狀態(tài)的關聯(lián)

      2021-01-16 21:34:11許祖華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兩性家族觀念

      孟 亮,許祖華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一、家族、原生家庭與成長焦慮

      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是以“家族”和“性”為母題的[1],我們研究家族小說與心理學中的焦慮狀態(tài)的關聯(lián),也是以“家族”和“性”,尤其是以“家族”母題為中心的。小說中的家族,不僅是對人的身份和心理進行界定的場所,而且是人物心理矛盾的中心,是人物成長發(fā)展過程中進行反思突破的焦點所在,換言之,在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中,人和家族的矛盾是所有矛盾的核心。家族養(yǎng)育人的同時,也給家族中的人物打上了深深的家族性烙印,影響了他們的成長、性別、記憶、思維、觀念和行為等諸多方面,而這種烙印又常和個人的欲望以及時代文化的發(fā)展相沖突,從而給個體帶來深刻的心理焦慮。其中之一,即是人的成長焦慮。

      焦慮在心理學上是指人的一種精神的狀態(tài),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研究中將它看作是本能受到壓抑的產物,后來又將它看作是與人的自我防衛(wèi)心理相聯(lián)系的,自我被超我、本我和外界所共同壓抑的結果。[2]這種理論雖然遭到了很多詬病并被改善,但心理壓抑會使人焦慮卻是不爭的事實。家族在構成上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家族是家庭的合集,心理學中,單個的由父母和子女所組成的家庭被稱為子女的原生家庭。在這個家庭中,子女出生時的弱勢地位和生理心理的依賴性需求,都使得具有強大智力、體力和資源的父母成為子女直接的生命來源,子女的諸多欲望,如哭泣、飲食、睡眠、陪伴等,其滿足都需要父母的參與、認同和規(guī)訓,反之,一旦子女與父母觀念相左,其需要就面臨無法滿足乃至被剝奪的后果。因此父母成為子女早期成長中難以動搖的權威性和壓抑性的存在,并深刻影響了子女的早期性格,使之終生帶有父母的觀念的影響。由此,也帶來了子女的成長焦慮。即便日后父母的思想觀念已不再適用,但在心理和記憶中,父母早期的權威性烙印和觀念影響還是強大持久和很難短期內改變的,因此,子女的成長焦慮有時是持久的,甚至是終生無法擺脫的。由于每個人都有其原生家庭,因而成長的壓抑和焦慮是普遍的,是難以避免的。在心理學家中,萊因較早地研究了家庭與人之間的關系,并指出家庭內部的倫理關系壓抑了我們的本能,阻礙了我們表達真實的情感,使得成人后的人與真實的自我產生了間離。而這種自我的間離感,正是成長焦慮形成的重要原因。而這也是組成家族的基本單位,單個的家庭所帶給人的成長焦慮。

      然而家族是多個原生家庭的集合,當多個原生家庭相互聚集又彼此影響時,個人的成長焦慮就在其中被極大地加重和擴散了。從結構上講,單一原生家庭的人物關系是相對簡單的,僅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這幾種關系,但當單一的家庭成為家族的一部分時,這種關系就極大地復雜化了,家族不僅可以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還能容納眾多的姻親、姑表親、乃至非血緣非姻親關系的人物。雖然現(xiàn)當代的家族小說常因處理難度和篇幅的限制,大多只選擇直系血脈的家族人員來進行表現(xiàn),較少出現(xiàn)如《紅樓夢》式的復雜關系網,但人物彼此間的關系復雜度也遠非單一家庭所能比擬。如老舍的《四世同堂》將四代人放于一篇小說中來寫,其個人成長焦慮和彼此間矛盾沖突的復雜就遠非單一的家庭所能具備。[3]從人物受到的實際影響上看,家族的每個成員不僅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還同時處于其他人的原生家庭中,除了最底端的幼兒和最頂端的長輩,每個家族成員都可能既為人父母又身為子女,不僅承受著自己原生家庭及父母的壓抑,同時還可能受制于祖父母、叔伯、姑嬸等其它權威性長輩的壓抑,尤其是對于子孫輩、新生兒和女性而言,家族更是多權威的。弗洛姆就強調過權威對人的壓抑,及其所帶來的心理焦慮。而家族多重權威的壓抑,使得人物心理上的成長焦慮成倍增加,也使得個人借助釋放和反抗等方式來緩解焦慮的努力變得更加艱難。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家族的多重權威體系和多層次人際關系中,幾乎每個成員都受到他人的話語觀念和權力因素的影響,即使是附屬于家族體制的女性和仆傭等,也都會產生觀念影響下的焦慮。此外,由于這種影響很多時候是以一種無意識的、甚至主動性的方式被接受的,因此就容易出現(xiàn)觀念的強加和對自我觀點的虛假自信。換言之,讓家族成員稱其為個人觀念的觀點,可能并不是出自個人,而是家族權威和原生家庭的“強加”,即“他們身處父親的庇蔭而不認識他”[4]14,“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時候”[4]20。即使是家族的權威性長輩,也容易在家族晚輩和家族新觀念的沖擊下陷入焦慮,更惶論家族下層的子孫輩和女性了。因此,家族成員常在意識和無意識中深受觀念影響的苦楚,尤其是家族的新生力量,在個人強烈的成長欲望被家族體系和無形的觀念束縛住的時候,就更容易陷入到巨大的成長焦慮中。

      此外,血緣和親情的關系紐帶,還將家族成員拉入到了兩難的處境中。一方面,個體都有其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個人內在的成長欲望雖然可以被壓抑,卻不能從本質上被消解掉,因此,成長著的個體沖破有形權威和無形觀念的影響,從而釋放焦慮,實現(xiàn)自身的健康成長幾乎是必然的。但另一方面,導致個人焦慮的觀念的影響和強加,很多是借由親情和關愛的名義而施行的,同時,傳統(tǒng)家族又多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而重視孝道,這就使得家族小說中的新生力量在反抗家族的傳統(tǒng)和權威時,極易受困于孝道和親情的陷阱,從而在無奈中被迫妥協(xié),重又落入成長焦慮的牢籠中。如巴金的《家》中,即使如高老太爺般高高在上的統(tǒng)治者,他的思想和權威也會受到新生力量如覺慧等人的反抗,從而產生成長更新的壓力,而子孫輩,尤其是覺新,雖然接受了新觀念,萌生了離家出走的想法,但親情和責任的束縛,使得他最終選擇了忽視自己的成長需要,并終日被焦慮所折磨。[5]

      二、性、性壓抑與分離焦慮

      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的另一個母題是“性”母題?!靶浴币栏拍顏碇v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性”既包含了“食色性也”的普遍欲望在內,也包含了狹義的男女兩性的性別觀念、婚姻觀念、男女的交合和性生活等在內。其中,對狹義的“性”,尤其是對婚姻、性觀念和性行為等的差異的表現(xiàn),是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的一大重點。如《家》中,梅表姐和覺新、鳴鳳和覺慧的愛情悲劇,以及覺民和琴的愛情故事,在小說敘事中占據(jù)了重要比重,同時也是造成高家三兄弟心理焦慮的重要原因。[5]這種對性的描寫,既與古典家族小說一脈相承,又注入了五四以后的新觀念和新內容,如對性壓抑的批判和對現(xiàn)代平等的婚姻觀的提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性”是家族中的“性”,“性”母題的表現(xiàn),在家族小說中同樣離不開家族的范疇?,F(xiàn)當代家族小說在表現(xiàn)家族中人物的成長焦慮的同時,另一個重點,即在于表現(xiàn)家族及其性觀念對人的性壓抑,以及人物心理的分離焦慮。

      性壓抑在精神分析心理學中是一個常見的觀點,如弗洛伊德就從廣義的性概念出發(fā),把性看作既包含了男女性交合、性沖動在內,又包括了眾多純粹情感沖動的一種內驅力和潛力,并將性視為人的一種本能驅動力,即一種廣義上的“愛”的沖動。[2]但正如母題所界定的,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中,家族中個體所受的性壓抑著重指向的是狹義的、兩性上的性壓抑。由于家族都自有其傳統(tǒng)和規(guī)定,而權威性的長輩與新一輩相比又往往多受制于年齡、習慣、眼界和觀念等的限制,因此不同輩分的家族成員在兩性觀念上很容易產生沖突,如《家》中,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觀的高老太爺,就與接受了新思想主張自由戀愛和婚姻平等的覺新三兄弟產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而這種觀念上的矛盾和沖突正是造成家族里性壓抑的重要原因。[5]同時,新觀念和新模式的出現(xiàn),意味著對家族既有傳統(tǒng)的威脅和挑戰(zhàn),往往不利于傳統(tǒng)家族模式的延續(xù),因此家族長輩就多以壓抑后輩的方式來維持家族傳統(tǒng)。如《家》中,高老太爺直到死前,都以其陳舊的婚姻觀來壓抑著覺民、覺新等人的性觀念和兩性訴求。[5]而且,即使是家族的權威本身,也需要考慮打破傳統(tǒng)的后果和代價,從而無形中也壓抑著自我的兩性訴求。因此,家族對個體的性壓抑是廣泛而普遍的。

      但在心理學上,兩性結合的訴求是與生俱來且難以消除的,訴求的無法滿足造成了個體巨大的分離焦慮。[6]追本溯源,人的出生即是與母體分離的過程,在這種分離中,嬰兒是孤獨和無能為力的,不得不依靠外界的幫助,尤其是與母親的結合,來滿足安全、飲食和被保護的需求,從而消除心理恐懼和分離之感。即人一出生就感受到了孤獨與無力之感,以及被分離的焦慮和結合的渴望。這一時期,家族的作用是可圈可點的,它為家族成員尤其是男性成員提供了最初的安全保護和生存環(huán)境。如《四世同堂》中,即使在抗戰(zhàn)背景下,祁家對小妞子和小順子的照顧也是盡可能無微不至的。[3]但隨著幼兒的成長和個體意識的確立,尤其是在意識到自我與他者有別,個人孤身一人,在社會、自然面前無依無靠之后,個體的分離焦慮開始逐步擴大,并成為難以忍受的心理牢籠。同時,個體的兩性觀念、性別歸屬慢慢形成,也慢慢超越了與母親、父親結合的沖動而產生出“愛”的欲望和兩性結合的渴望,并以此來緩和分離焦慮之苦。這種性的沖動源自人類兩性分離和結合的天性,且通常是男女兩性之間,因此是狹義上的性。但現(xiàn)當代的家族小說中,個體兩性結合的愿望卻往往被家族的傳統(tǒng)和長輩的兩性觀念所壓抑了,這也使得人物緩解分離焦慮的努力宣告破產,并被更大的心理焦慮和精神苦悶所替代。如在巴金的《家》里,家族的壓力使得覺民陷入與琴的愛情焦慮之中,最終不得不以離家的方式來進行反抗,而覺新,更是迫于家族的婚姻觀念,忍受著自我的痛苦和焦慮而娶了瑞玨,后又眼看著梅表姐和瑞玨在家族觀念的摧殘下雙雙死于非命。[5]可以這么說,家族對個體兩性愛戀的壓抑,有時甚至是殘酷和非人性的。這也是從狹義的性觀念出發(fā),來看家族對人的性壓抑,以及家族對個體分離焦慮的擴大。

      從另一方面來說,緩解分離焦慮的方式并不僅僅是兩性結合這一種,在心理學家如弗洛姆等人的理論中,個體消融于群體、個人的自我麻醉,以及用“愛”的方式所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都可以不同程度地緩解個體的分離焦慮。[6]但家族對人的“性”的壓抑卻也是十分廣泛的。家族的傳統(tǒng)使一切與家族相悖的行為和欲望都受到了本能的壓抑和阻礙,甚至在主流敘事模式中,家族是作為個體的對立面而存在的。如在《家》中,即使如參加游行、創(chuàng)辦新報紙、討論新思想、表達自我等非兩性關系的行為或觀念也會因觸犯家族傳統(tǒng)而被抵制。[5]然而,把個人的欲望與所“愛”的事物相聯(lián)系,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本身就是應對分離焦慮的一種好方法。但這種釋放愛、欲的行為在家族中仍是被壓抑了。家族不僅阻礙了一切與家族無關的活動,同時也在更廣闊的范圍上壓抑了人的“愛”的能力和欲望的表達。換言之,這種將個體訴求和欲望置于家族傳統(tǒng)中并加以管控抑制的方式,使得個體廣義上的“性”的訴求也被壓抑了,并導致個體的分離焦慮不斷擴大,個體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斷流失,個人的心理負擔愈發(fā)沉重。這也是不少家族小說中氣氛沉悶的一大原因。如《家族》中,寧珂每次歸家都會體驗到家族的壓抑感和離家出走的焦慮[7],在《家》中,高公館也一直籠罩在一種使覺新三兄弟倍感焦慮的壓迫性氛圍里[5],而在《四世同堂》中,老大祁瑞宣更是因家族內外的壓抑,而慢慢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活力,成為了戰(zhàn)爭中閉著眼混日子的人。[3]

      因此,家族不僅壓抑了人的成長并加深了他們的成長焦慮,也壓抑了人的或狹義或廣義的“性”需求,并加重了他們的分離焦慮,而長期焦慮的無法釋放,最終影響了人物對家族所采取的不同的心理選擇。

      三、敘事、認知模式與文化焦慮

      在形成了“家族”和“性”的母題的同時,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敘事模式,大體可分為兩類,即家族“從有序到無序,再到衰敗”的模式,和家族“從無序到有序,再到興旺”的模式。[1]而在以啟蒙、反封建和反思等為主題的現(xiàn)當代文學中,書寫家族衰亡史的前者占據(jù)了家族小說中的主流地位,而描寫家族奮斗史的后者則是一種非主流的存在。在主流敘事模式里,有序、無序和衰敗的敘事環(huán)節(jié)分別對應了家族小說的開端、發(fā)展和結局,而在人物的焦慮心理上,則分別對應了焦慮的起始、沖突過程和解決方式。即主流的敘事模式,不僅是家族由興到衰、人和家族在沖突中消解舊家族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以人物的心理平和及其打破為起點,經過復雜的心理焦慮和矛盾沖突,并最終以某種方式來緩解焦慮的心理過程。如《家》中,以三兄弟和家族的貌似融洽及高公館的繁榮為起始,以他們各自的心理焦慮和與家族的矛盾沖突為表現(xiàn)過程,以高家的衰敗、高老太爺?shù)乃篮腿值芙鉀Q心理焦慮的不同選擇為結局,完成了小說的敘事過程。[5]而在這種主流敘事中,家族“無序”的狀態(tài)是敘述的中心,也是人物的心理焦慮和與家族的矛盾沖突集中爆發(f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人的心理圍繞新的家族模式與舊的家族傳統(tǒng)、家族的牢籠與心理的自由、個體的欲望和家族的利益等一系列問題,開始了焦慮、懷疑、猶豫、掙扎、徘徊、確信、行動、又懷疑、又猶豫等多重心理矛盾和精神沖突的復雜交織過程。

      然而,這種情感反復和無序掙扎的焦慮狀態(tài),是與個體認知的發(fā)展變化相聯(lián)系的,即家族小說的敘事模式是與人的心理認知模式密切相關的。雖然早期的心理學將人的認知看作是從低到高踏臺階般的進化上升過程,但人的心理和認知的改變并不是踏臺階般的穩(wěn)步上升,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中的人物,如《家族》的寧珂,雖然在矛盾和焦慮中提升了對家族的認知,并認識到了家族的壓抑和自我的使命,但他的認知的改變卻不是一蹴而就的。[7]正如記憶如果不經過反復識記,就會疏漏、遺忘一樣,認知的形成和改變也是要經過對新觀念的實踐、認識、再檢驗、再認識的過程,以及對舊有認知的檢驗、修正、再檢驗、再修正的反復過程的。只有這樣新認知才可以被固定下來并維持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直到它被再度檢驗和修正。換言之,認知的形成和改變是螺旋式和波浪式的上升,期間會伴隨著下滑乃至倒退的曲折過程,而不是穩(wěn)步的踏臺階。這在家族小說的敘事中也是很明顯的。如《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從北平被占領前就有離家抗日的想法,但直到老三歸來之前,他的認知和決心都一直處于猶豫和徘徊的階段,在焦慮中猶豫再三舉步不前。[3]而巴金《家》里的覺新,也是在漫長的焦慮和心理斗爭,乃至家破妻亡之后才在《秋》中走向新生活的。[5]主流家族小說中人物在“無序”狀態(tài)中所經歷的心理焦慮和認知發(fā)展,其指向不僅是對家族存在的合理性的認識,同時也是對家族背后整個文化層面的一種焦慮和反思,即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中個人焦慮的最終指向是文化焦慮。

      小說中的家族雖然以其壓抑性加深了個體的成長焦慮和分離焦慮,但從本質上來看,家族是一個動態(tài)的而非孤立的存在,是大環(huán)境下社會文化的產物。家族的個體及其觀念也都是在社會和文化的環(huán)境中形成的,并與某一時期的文化和社會規(guī)范息息相關。換言之,個體的思想觀念都是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功用的。如家族中門當戶對、父母之命的婚姻觀,雖然壓抑了人的兩性需求,并與五四之后重視個體價值和人的價值的思想觀念相悖,但在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卻是維持世家大族的貴族性和普通家族的穩(wěn)定性的重要手段,具有難以抹殺的歷史功用。因此,是歷史文化賦予了家族個體不同的思想觀念,而不僅是家族本身,家族壓抑的背后,是家族所處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現(xiàn)實對人的一種壓抑。所以,小說中個體的深層次焦慮是文化焦慮,是對群體或個體、傳統(tǒng)或現(xiàn)代、壓抑或反抗等不同文化命題的焦慮和選擇,而人物對家族的情感沖突和矛盾性認知,也是蘊含了與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存廢等命題相關的深層次文化焦慮。

      此外,文化對人壓抑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在于文化會對某些特定的品質和理念進行褒獎,而對另一些偏離文化理想的行為進行貶低,從而在大環(huán)境中造成人的不適和恐慌,加重人的精神焦慮。如霍妮等心理學家就指出了文化壞境是造成個體焦慮的根源。[8]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中,雖然與個人相關的某些事件是他們心理壓抑和精神焦慮的直接原因,如《家》里覺民和琴的愛情的無法實現(xiàn)和《四世同堂》里瑞宣的無法出走,但在深層次上引發(fā)他們焦慮的原因卻是自由戀愛和離家出走違反了傳統(tǒng)文化中“父母之命”和“長子持家”的文化理想。[3,5]換言之,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一旦偏離了文化的規(guī)范和理想,就會受到來自社會和個體周圍環(huán)境的指責,并感受到打破普遍文化模式所帶來的恐慌和不安。如祁瑞宣固然可以離家出走,免當亡國奴,但長子的身份使得他無法做出舍棄父母親人、拋棄家族責任和有違倫理孝道的事情,因此,在這種“孝”“敬”的文化要求和“四世同堂”的文化理想下,他難以承受偏離文化傳統(tǒng)所帶來的心理和精神壓力,便只好止步不前,任憑自我陷入到巨大的心理焦慮中而不得解脫。

      因此,小說中的人物在經歷著事件的刺激,并承受著成長焦慮和分離焦慮的同時,還經歷著對社會文化和家族傳統(tǒng)進行選擇的文化焦慮。而被家族擴大的成長和分離焦慮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文化借由家族這一載體來壓抑人的某種表現(xiàn)。由此,我們也看到了家族及其所代表的老舊的文化傳統(tǒng)給人帶來的巨大的成長壓抑、性壓抑和道德文化壓抑,從而更認同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和尊重人的選擇的文化觀念,認同了五四文化在人的解放和思想啟蒙上的歷史合理性。這也是現(xiàn)當代的家族小說認同進步的五四文化觀,并以家族“從有序到無序,再到衰敗”為主流敘事模式的深層次文化原因。

      猜你喜歡
      兩性家族觀念
      維生素的新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8
      皿字家族
      健康觀念治療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寶
      受控兩性分枝過程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論《紫色》中的兩性和諧
      汨罗市| 云南省| 江川县| 应城市| 东台市| 体育| 宁都县| 游戏| 仁怀市| 大庆市| 长顺县| 鄂尔多斯市| 阿坝| 阿合奇县| 厦门市| 资中县| 阜城县| 桓台县| 吴旗县| 巴彦县| 岳阳县| 绥芬河市| 桐柏县| 长顺县| 余江县| 广宁县| 来宾市| 威远县| 莒南县| 凯里市| 尼勒克县| 南雄市| 廊坊市| 杨浦区| 富锦市| 和林格尔县| 铁力市| 蒙阴县| 开远市| 天峨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