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410004)
近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以及國家對教育的持續(xù)投入,高等學校國有資產規(guī)模呈“爆炸”式增長,但國有資產管理卻相對滯后。本文從管理機制、制度建設、基礎管理及資產利用等方面尋求增進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方法。
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資產管理政策、文件及規(guī)定,高校應成立相應的資產管理領導架構,但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沒有按照要求成立資產管理領導委員會或組織,即使有也只是停留在紙質文件上,沒有實際發(fā)揮作用。
每年年末高校各職能部門、學院可能基于本部門、本學院建設與發(fā)展利益,不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不考慮本部門、本學院實際需求,盲目上報預算,積極爭取下一年度預算資金的最大化,后果是部分資產重復采購[1],資產存在閑置,且常常忽視對采購后的資產進行有效管理。調研發(fā)現(xiàn),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非客觀原因導致的國有資產損壞、流失現(xiàn)象,以致年末國有資產盤點時部分資產存在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的問題,且事后沒有進行相關責任追究。
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起科學的資產管理制度與科學的配置標準,資產合理流動機制不夠完善,項目建設規(guī)劃性不強,資產采購預算細化不夠,導致資產使用效能與實際工作需求不適應,且存在部分資產長期閑置、提前更新等現(xiàn)象。
調研發(fā)現(xiàn),各高校普遍建立了相應的資產管理系統(tǒng),但部分高校購買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不能滿足高校的實際需求,不能有效實行高校資產的動態(tài)信息化管理。
高校除國有資產部門配備了專門的資產管理崗位外,學校各部門、學院的資產管理老師都只是兼職資產管理工作,資產管理工作變成了非主要工作,甚至部分兼職老師只是臨時負責資產管理工作,資產管理人員更換頻繁,且絕大部分兼職資產管理員沒有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再加上流動性大,高校資產管理水平效率低下[2]。
一是部分高校領導對資產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對于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資產就是入個賬,維個修,報個廢就行了,不能充分認識到高效的資產管理對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重要性;二是重視資產投入?yún)s忽視國有資產的管理,高校每年投入了大批經費,用來建設與購置大量國有資產,但這些資產有沒有發(fā)揮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是否得到了合理使用,部分高校領導并沒有充分關注。
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部分部門、學院,因招標采購時采購項目論證做得不實,特別是對需求掌握不準,往往存在盲目購買現(xiàn)象[3]。另外,高校部分部門、學院本著用完本年度預算的錯誤想法,采購了一些非必要配置的資產,導致部分資產閑置,且因資產閑置占用了有限的教學科研場地。其次,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及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或執(zhí)行制度不嚴肅,也是造成重采購,輕管理的直接原因。
一是部分高校資產驗收制度與資產處置制度不夠完善。資產驗收制度不夠完善,主要表現(xiàn)在驗收程序不清,驗收小組成員的構成不合理,驗收小組人員各自職責不明晰,比如技術專家由哪些人員擔任,驗收哪些內容不清不楚,驗收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高校資產處置制度不夠完善,主要表現(xiàn)在資產處置程序不科學不合理,資產處置的一般程序應該是待處置資產由高校各部門、學院進行處置申請,并在高校資產管理系統(tǒng)中進行提交,由第三方機構——資產評估公司對其待處置資產進行評估,評估完后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資產管理辦法、規(guī)定及要求,對評估后的資產進行公示,公示完后若沒有異議,再將該批待處置資產基本情況上報學校校務會、黨委會進行討論,由學校校務會、黨委會決定是否進行處置,會議決定同意處置后,將該批待處置資產掛網(wǎng)進行公開競價并進行開標,開標完后進行中標公示,下一步便是進行處置及清運,最后按照要求上報與備案。二是高校與企業(yè)合作的資產,相應的制度與管理缺位或滯后。目前,隨著國家大力倡導高校校企合作,全國高校校企合作項目逐年增多,對于提高高校的整體辦學實力有極大促進,但同時也給高校如何有效管理校企合作過程中各企業(yè)提供給高校使用的資產,提出了一道難題,因為企業(yè)提供給高校的大部分資產,高校只有使用權,歸屬權仍歸企業(yè),這樣一來,高校要不要管理與如何管理這部分資產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由于沒有找到辦法,這些資產因疏于管理,其使用效益大打折扣。造成校企合作資產難于管理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各高校對于這部分資產沒有與合作企業(yè)一起協(xié)商,共同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三是資產配置缺乏科學性,配置不合理。高校部分部門、學院資產配置時沒有進行深入分析論證,計劃性不強。另外,部分招標采購項目從立項到論證,再到招標采購回來資產,持續(xù)時間過長,導致資產不能及時更新,甚至設備還沒采購回來,就已經被淘汰了。
目前,高校普遍都采購了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但是市面上的資產系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滿足高校資產管理的現(xiàn)實需求。通過實際應用與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資產管理系統(tǒng)只能滿足高校日常的管理工作,比如新增資產的入賬、資產的變更與處置,簡單的資產信息查詢以及簡單的資產分析、賬表分析等,對于如何做好高校資產的動態(tài)化管理以及進行復雜的數(shù)據(jù)分析還有不小差距。另外,對于各系統(tǒng)之間的對接與資產大數(shù)據(jù)分析,各資產管理系統(tǒng)還不能做到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之間的數(shù)據(jù)共享與無縫對接。
各高校除財務部門或資產部門配備了專職的資產管理崗位外,其他職能部門及學院都是兼職資產管理員,這些兼職資產管理員絕大多數(shù)不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且流動性大,這也是導致資產管理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4]。
一是加強資產工作組織領導。高校成立學校法人擔任主任的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建立分管高校領導、財務、資產、紀檢、人事、基建、后勤等相關職能部門、各學院(系、科室)負責人和國有資產管理員等若干層次的管理責任制,按照“統(tǒng)一政策、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物盡其用”的原則開展資產管理。二是強化資產管理主體責任。高校資產管理處具體負責對全校資產管理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對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的資產進行統(tǒng)一采購與管理。建立各部門、學院資產管理績效考核制度,對其制度落實、資產管理、資產配置及利用進行年度考核,并計入部門、學院工作績效。三是規(guī)范日常管理。嚴格資產管理日常審批流程,高校從國有資產的招標、采購、驗收、入庫、變動、處置等流程進行嚴格審批。嚴格落實資產定期清查盤點制度,確保“賬、卡、物一致”,同時做到資產定人定位,確保每項資產都有專人管理。四是國有資產管理分部門歸口管理。高校資產管理處負責對行政辦公設備、家具、全校房產等進行管理。后勤處負責全校生活服務設施、水電設施、土地及土地使用權及建筑物等的管理??萍继庁撠煙o形資產的管理。財務處負責全校其他資產的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統(tǒng)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資產管理體制,實現(xiàn)資產采購、驗收、入庫、使用、處置等有章可循。高校以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管理辦法為依據(jù),及時出臺各自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辦法、高校國有資產處置辦法等一系列具有約束力和規(guī)范作用的可操作性管理規(guī)章制度.二是學校對各學院、職能部門資產管理績效進行全面考核;三是國有資產處置工作嚴格執(zhí)行部門申報、專家鑒定、校領導審批、公開處置的工作程序,所有處置費用全額上繳指定的非稅專用賬戶。對于交通車輛、乘用電梯等特種設備的處置工作,按照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制度與規(guī)定,逐級上報批復,統(tǒng)一交上級財政部門進行集中處置。四是嚴格把控驗收質量關。資產的驗收工作由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及相關技術專家共同參與,采購人員執(zhí)行內控回避制度,做到采購與驗收相互分離、相互監(jiān)督,確保國有資產真實、有效,驗收的資產符合采購響應文件及合同要求。
一是加強驗收管理。對采購回來的資產,高校資產管理部門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及相關專家統(tǒng)一對所采購資產先進行預驗收,再進行正式驗收,嚴格驗收程序流程,驗收時,驗收小組各成員各司其職,對照招標采購響應文件、合同等,逐項內容、條款及技術要求進行一一核對核實,對驗收不合格的采購項目,要求項目部門整改后重新進行預驗收與驗收。二是加強資產入賬管理。對于驗收合格的國有資產,嚴格入賬程序。同時粘貼固定資產條形碼(或二維碼),確保資產“一物一卡一條碼”。三是定期開展資產盤點,防止資產流失,每年度年末,學校資產管理部門應及時與財務部門就國有資產入賬情況進行對賬,確保資產管理“賬賬相符”,并對照資產賬盤點實物,可以采取高校各學院、部門自行盤點,資產處再進行抽盤的形式進行,也可以統(tǒng)一由資產處組織相關人員對全校資產進行盤點,目的是確保資產管理“賬實相符”。四是高校研究出臺本校的資產配置標準,建立自增資產項目的績效評估,進一步優(yōu)化閑置資產調劑使用平臺,加強資產利用率的考核,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資產配置及利用機制。五是進一步理順各部門、各學院資產管理職責與關系,將管理責任落實落細。六是進一步規(guī)范各項管理措施,逐步完善在資產配置、使用、統(tǒng)計及監(jiān)督檢查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七是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會計控制規(guī)范。對資產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全過程管理,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標準化流程,從制度上保證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與高效率[5-6]。
一是利用高?!爸腔坌@”平臺建設,實現(xiàn)資產管理系統(tǒng),學校其他與資產管理相關的系統(tǒng)無縫對接。二是利用已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tǒng),對日常的資產實施有效管理。
一是制度建設。首先,從學校層面出臺本單位資產管理員隊伍建設的文件,對如何加強資產管理員隊伍建設提出具體措施; 其次是配優(yōu)配強各部門、學院資產管理員隊伍,選拔一批具有相應專業(yè)知識且工作認真負責的老師,充實到資產管理隊伍中來。二是穩(wěn)定資產管理隊伍。對資產管理員加強管理,人員一旦確定,報高校資產部門與人事部門備案,備案后未經人事部門批準,學校各部門、學院不得隨意換崗。三是加強專業(yè)培訓,提高資產管理員的專業(yè)水平。一是學校選派優(yōu)秀的資產管理員參加全國性的或省一級的資產業(yè)務培訓;二是學校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各部門、學院資產管理員進行一年不少于一到兩次的業(yè)務培訓,提高其業(yè)務水平,培訓完后進行相應的考核。四是制定資產管理隊伍的資產管理績效考核管理辦法,每年度年末,學校統(tǒng)一對其進行考核[7-8]。
高校資產是學?;A設施建設的主要指標,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資產,發(fā)揮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使資產更好的服務教學與科研,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整體辦學實力,下一步,將從如何建設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如何充分運用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大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功能,形成對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等信息的綜合分析報告,為編制資產預算提供真實、完整的資產動態(tài)信息進行深入的研究[9][5]。